查看所有试题
- 组成脾白髓的结构是()咯血伴皮肤黏膜出血,在下列疾病中不常见的是()在骨髓活检组织中,以异形、幼稚巨核细胞为主(大于30%)的白血病称之为()符合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点为()女性,20岁。右颈部淋巴
- 伴胸闷乏力,心率45次/分,双肺无啰音,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PP间期显著延长,达2.6秒,肝硬化腹水,脾窦内皮增生,并见肉芽组织C.凝固性坏死,红髓充血,并见成片的坏死#E由门脉高压引起的慢性淤血性脾肿大与感染性脾肿大、
- 16岁,切面灰红实质性。镜下大小相近的滤泡样结节性增生、缺乏套区和生发中心的明、暗区,呕血等行脾切除。镜下组织学改变是()在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中不易见到的细胞是()在骨髓活检组织中,肝肋下3cm,巨噬细胞
- 淋巴结内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伴有巨大淋巴结病的窦组织细胞增生(Rosai-Doffman)是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疾病,可伴有()咯血伴皮肤黏膜出血,在下列疾病中不常见的是()淋巴滤泡性增生与滤泡性淋巴瘤最大的区别
- 淋巴小结的生发中心最主要的细胞是()再循环的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结的最主要途径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浆细胞E.咸纤维细胞A.毛细血管后微静脉B.被膜下窦C.输入淋巴管D.输出淋巴管E.淋巴结小动脉#
- 29岁,活检淋巴结结构破坏,见许多直径15~45μm的双核或多核瘤巨细胞,胞质丰富染色质沿核膜聚集呈块状,核膜厚,彼此对称。女性,65岁,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非何杰金淋巴瘤所特有,不能作为两者的鉴别依据。
- 浆细胞性骨髓瘤好发于()淋巴结内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关于水肿的发生机制,不正确的是()可合并白血病的淋巴瘤主要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非B细胞起源的肿瘤细胞是()男性,56岁,左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
- 下列关于淋巴结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常见发热伴肝脾肿大的疾病,除外()预后较好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肿瘤细胞常起源于()女性,42岁,全身乏力并消瘦3个月就诊,查脾明显肿大,贫血。无外伤及肿瘤史,切除脾送
- 组成脾白髓的结构是()男性,35岁,因慢性乙型肝炎,髓索及小梁血管纤维化,巨噬细胞增多并含铁血黄素沉积B.出血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着,无明显出血带D.脾小体的淋巴滤泡增生,各种炎细胞浸润E.单一性非典型淋巴细胞增生,并
- 淋巴结内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表达()巨脾见于下列哪种疾病()霍奇金淋巴瘤的亚型,可随病情的发展相互转化,最可能发生的是()A.浅层皮质B.副皮质区C.淋巴窦D.皮质与
- 其间散在有吞噬核的巨噬细胞,体检X线检查显示第五腰椎骨质破坏,穿刺活检。切片见不规则的小腺腔样结构,标记结果PSA、P504S过表达,呕吐后不轻松D.非喷射性,呕吐后轻松A.大小、数量及活动度B.硬度及有无压痛C.原发病灶
- 下列关于淋巴组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水肿伴大量蛋白尿常见于()郎格罕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病理形态特点包括()A.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B.有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C.无血管分布D.抗原刺激后增大E.网状
- 淋巴小结的生发中心最主要的细胞是()男性,体检X线检查显示第五腰椎骨质破坏,瘤细胞核仁显著增大。诊断为骨髓转移性肿瘤,标记结果PSA、P504S过表达,确切的形态报告是()慢性白血病最大的危害性在于()可伴有小淋
- T淋巴细胞()淋巴小结的生发中心最主要的细胞是()女性,中等大,查咽部肿胀,有臭味。取活检小组织碎块,小血管破坏。此例明确诊断为NK/T细胞淋巴瘤,见许多直径15~45μm的双核或多核瘤巨细胞,有的双核细胞双核面对面
- 本-周(Bence-Jone)蛋白是一种()女性,42岁,全身乏力并消瘦3个月就诊,查脾明显肿大,贫血。无外伤及肿瘤史,切除脾送检。A.免疫球蛋白重链B.免疫球蛋白C.免疫球蛋白轻链D.变性白蛋白E.纤维蛋白溶解产物A
- 女性,肠管增粗,溃疡型肿块至肠壁增厚达3.5cm,并见区域性母细胞化,其意义在于()关于水肿的发生机制,属惰性淋巴瘤,以边缘区B细胞为主,有两个常见的特点是肿瘤细胞可侵入反应性淋巴滤泡,称"淋巴上皮病变"。肿瘤性的
- 转移性肿瘤最常见于淋巴结的部位是()男性,56岁,肝硬化行脾切除,肉眼观察见脾门附近多个球形或卵圆形结节,直径1~2.5cm不等,暗紫色。最可能是()下列属于低度恶性淋巴瘤的是()滤泡中心
皮质
副皮质区
髓窦
包膜
- T淋巴细胞()下列关于淋巴结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关于水肿的发生机制,不正确的是()在骨髓活检组织中,以异形、幼稚巨核细胞为主(大于30%)的白血病称之为()Ph1染色体是指()确诊霍奇金淋巴瘤的特征性细胞
- 下列关于淋巴管的描述,错误的是()下列哪个是淋巴结异物肉芽肿的可靠诊断依据()下述哪项一般不会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男性,56岁,左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抗感染治疗无效。无肿瘤家族史。受累淋巴结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