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煤层最小可采厚度是根据()确定的。煤质
稳定性
倾角#
煤种
- 大多数矿物以()形式存在。石英的硬度为()。()是存在于岩石颗粒组成的细小毛细血管中的水。报纸版面上的空白具有()。根据专项工程的要求而进行的勘探为()。固态#
液态
气态
混合态7#
8
9
10毛细水#
重力水
- 矿物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断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断层的()。缓倾斜煤层最小可采厚度为()米。化学元素
化合物
物理性质#
有机成分倾向线
走向线#
方位
方向0.5
0.6
0.7#
0.8
- 煤层厚度大于8.0米属于()。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产状变化不大,断层稀少,没有受岩浆岩的影响,地质构造为()构造类型。岩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或近()度的岩层称直立岩层。岩层厚度1~0.5米为()构造。特厚煤层
- 沉积岩是在()条件下形成的。()的煤岩层凸起向上弯曲,岩层自中心向外倾斜,其中心部分为老岩层,两侧依次对称出露新岩层。地质构造影响采区的合理划分,只能划出部分正规采面划分为()类。煤质共分()大种类。平行
- 急倾斜煤层最小可采厚度为()米。钻孔水位观测每回其差值不得大于()。0.5#
0.6
0.7
0.81cm
1.5cm
2cm#
3cm
- 缓倾斜煤层最小可采厚度为()米。煤层厚度为≤1.3米属于()。在沉积岩命名中含量()称为“含”。中砂岩碎屑大小为()mm。0.5
0.6
0.7#
0.8薄煤层#
厚煤层
中厚煤层
特厚煤层<10%
10-25%#
25-50%
﹥50%>0.5~≤2
>
- 根据规程规定,较稳定煤层的观测点间距为()米。当煤层或岩层断裂后,发生位移的断裂面叫作()。沉积岩是在()条件下形成的。大雨是日降雨量为()毫米的降雨。暴雨是日降雨量为()毫米的降雨。地层之间(),是指
- 根据规程规定,极不稳定煤层的观测点间距为()米。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的主要依据()。日降雨量25~50毫米为()。<10#
10~25
25~50
﹥100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断层
火成岩
煤层顶板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 《煤炭工业技术政策》规定,中厚煤层工作面回采率为()。褐煤经()作用转变为烟煤和无烟煤。空气的湿度是指大气中水汽的含量,通常以绝对湿度、相对湿度、()三种方法来表示。承压水()不易污染。93%
95%#
97%
99%
- 探水线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在煤层中不得少于()米。节理面两侧层位()位移。以下不是岩层的产状要素的是()。20
30#
40
50有
没有#
发生
大的走向
倾向
向斜#
倾角
- 角度不整合又叫()。煤层按稳定程度分为()类。假整合
斜交不整合#
不整合
整合3
4#
5
6
- 煤(岩)层被切割破坏,产生许多裂隙,而裂隙两侧的煤(岩)层没有明显的位移叫()。空气的湿度是指大气中()的含量,通常以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饱和差三种方法来表示。承压水()、水量、水质受降雨、蒸发等水文因
- 特厚煤层的厚度为()。规程规定矿井回采煤量可采期不低于()。小雨是日降雨量为()毫米的降雨。煤矿职工有权对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做出()。<1.3
1.3~3.5
3.5~8m
>8m#4-6个月#
6-8个月
12个月
一年以上
- 规程规定矿井回采煤量可采期不低于()。煤层倾角小于60度时,在()投影图上估算资源/储量。以下不是岩层的产状要素的是()。4-6个月#
6-8个月
12个月
一年以上A、立面
B、平面#走向
倾向
向斜#
倾角
- 《煤炭工业技术政策》规定,薄煤层工作面回采率为()。()断距又称为落差。岩浆岩中根据SiO2含量的多少分为()种。钻孔取芯钻进,岩芯采取率:砂和砂砾层大于()。93%
95%
97%#
99%斜
铅直#
水平3
4#
5
650%
40%
- 规程规定矿井准备煤量可采期不低于()。当煤层或岩层断裂后,发生位移的断裂面叫作()。煤层发潮、发暗--这是由于积水的()而产生的变化。8个月
10个月
12个月#
半年裂隙面
断层面#
层理面
解理面侵入
渗透#
涌出
- 规程规定矿井开拓煤量可采期不低于()。地球水圈中总的体积和约为()亿立方公里。存在于松散沉积物中的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属于()。为提高储量级别或新增储量所进行的勘探为()。3~5年#
5~7年
7~
- 特厚煤层的厚度为()。()断距又称为落差。开采动用储量指实际开采动用的()储量。<1.3
1.3~3.5
3.5~8m
>8m#斜
铅直#
水平A、地质
B、回采
C、工业#
- 《煤炭工业技术政策》规定,薄煤层采区回采率为()。当煤(岩)层受地壳变化或造山运动的影响,发生断裂失去连续性的现象叫()。75%
80%
85%#
90%断裂构造#
褶皱构造
挠曲构造
盆地
- 根据规程规定,稳定煤层的观测点间距为()米。《煤炭工业技术政策》规定,薄煤层工作面回采率为()。井下突遇发火如何选择逃生路线()。<10
10~25
50~100#
>10093%
95%
97%#
99%迎风流逃生#
顺风流逃生
沿上
- 石英的硬度为()。由于地质构造复杂而难以划出正划的采区划分为()类。开滦矿区地下水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岩溶水的水动力特征表现为()的各相异性。7#
8
9
10一
二
三
四#氯离子
硫酸根离子
重碳酸离子#
- 煤层按稳定程度分为()类。在沉积岩命名中含量()称为“含”。3
4#
5
6<10%
10-25%#
25-50%
﹥50%
- 石膏的硬度为()。薄煤层的稳定程度主要依据是煤层的()。岩石按成因分为()大类。2#
3
4
5可采性指数#
煤厚变异系数
这两个参数
煤层厚度3#
4
5
6
- 沉积岩命名通常采用()级命名。煤(岩)层被切割破坏,产生许多裂隙,而裂隙两侧的煤(岩)层没有明显的位移叫()。厚煤层的稳定程度主要依据是煤层的()。不整合常分为()种。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有:大气降水、地
- 煤系岩石的胶结物类型有()种。开滦矿区地下水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分布在坚硬、半坚硬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3
4
5#
6氯离子
硫酸根离子
重碳酸离子#
钠离子孔隙水
裂隙水#
岩溶水
上层滞水
- 煤层厚度为≤1.3米属于()。大多数矿物以()形式存在。地层之间()是指上、下两套地层不连续沉积,因沉积间断而缺失地层,但两者的产状又无明显变化的接触关系。薄煤层#
厚煤层
中厚煤层
特厚煤层固态#
液态
气态
混
- 煤层厚度为3.51~8.0米属于()。煤中碳含量的多少随煤的变质程度的加深而()。()是存在于岩石颗粒组成的细小毛细血管中的水。薄煤层
厚煤层#
中厚煤层
特厚煤层增加#
不变
减少毛细水#
重力水
固态水
薄膜水
- 开平煤田的煤层属于()聚煤期。在水平面上走向线的投影所指的方向即为岩层的()。角度不整合又叫()。埋藏在可溶性岩石的溶隙、溶槽、溶洞中的地下水为()。石炭―二迭系#
晚三迭系
第三系
侏罗纪倾向
走向#
方位
- 煤层厚度为1.31~3.5米属于()。规程规定矿井开拓煤量可采期不低于()。报纸版面上的空白具有()。薄煤层
厚煤层
中厚煤层#
特厚煤层3~5年#
5~7年
7~10年
10年以上强势作用#
区分作用#
美化作用#
淡化作用
穿
- 煤属于哪类岩石?()。()是依据地质依据和物化探异常预测而未经查证的那部分固体矿产资源。小雨是日降雨量为()毫米的降雨。()是控制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因素。对矿物、岩石的硬度简便易行的鉴定办法指甲划落者为
- 沉积岩按物质来源可分为()大类。节理面两侧层位()位移。影响地下水的天然因素是()、水文、地质三种主要因素。煤层的厚度,质量符合当前煤矿开采经济技术条件的储量为()。3
4#
5
6有
没有#
发生
大的气压
风力
- 岩石按成因分为()大类。矿井煤(岩)层对比图的比例尺一般为()。3#
4
5
61:50~1:200
1:200~1:500#
1:5000~1:10000
1:20000
- 岩浆岩中根据SiO2含量的多少分为()种。井田内大部分产状稳定,仅有少量次一级褶皱存在,对采区的正常划分影响不大,在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中,褶曲为()类。假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岩性()。开滦矿区地下水中含量最多的
- 自然界中自然铜有()种矿物组成。矿井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的比例尺为()。由水气直接凝结在地面、地表物体表面及植被表面上而形成的液态水或固态水有几种()。地层之间的(),是指上、下两套地层是连续沉积未
- 主要造岩矿物有()多种。岩层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沿层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岩溶水的()、分布极不均一性。钻孔取芯钻进,岩芯采取率:黏土大于()。为提高储量级别或新增储量所进行的勘探为()。20
30#
40
50
- 矿井地质勘探按其目的分为()类。探放水钻孔的终孔直径不得大于()mm。疏放水钻孔和注浆钻孔的孔径可根据实际排水能力确定。地层之间的整合接触关系,反映了地壳运动的()。在沉积岩命名中含量()称为“质”。当透
- 矿井必备的综合性图件有()种。断裂构造分为断层和()两种。业务管理系统功能为集中管理视讯资源、负责会议预约和会议调度,由()、()、()组成。煤炭资源回采率标准要求:厚煤层回采率不低于()。六#
五
四
- 无烟煤共分()种。褐煤经()作用转变为烟煤和无烟煤。()在地表分布最广泛。安全确认和规范操作的关系是()。二
三#
四
五变质#
成煤
成岩
煤化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有机岩边确认边操作
二者互补关系
先操作后
- 烟煤共分()种。《煤炭工业技术政策》规定,薄煤层采区回采率为()。根据规程规定,较稳定煤层的观测点间距为()米。承压水以承受静水压力得名,具有初见水位和()。十
九#
八
七75%
80%
85%#
90%10~25
25~5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