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患者男,38岁,牙龈红肿伴疼痛1天,检查见左上牙龈肿胀,牙龈边

    患者男,龈乳头坏死,龈沟液涂片见大量梭形杆菌及螺旋体。应考虑为()。基底部有纵纹、能主动吸收钠的涎腺上皮细胞是()。残留的牙板上皮以上皮岛或上皮团的形式存在于颌骨或牙龈中,俗称()。以下病变不会造成牙外
  • 患者女,13岁,左下牙进食轻微疼痛半年,最近1周发现有红色组织

    患者女,最近1周发现有红色组织从牙洞中长出。检查见残冠,龋洞内可见一团红色肉芽组织,触之不敏感。应考虑为()。关于涎腺肿瘤免疫组化染色叙述恰当的是()。一例涎腺切除样本的镜下以腺实质萎缩、间质淋巴细胞浸润
  • 患者男,10岁,右下颌肿胀1年余,检查见右下颌前磨牙区膨隆,手

    10岁,手术见右下颌囊性肿物,应首先考虑为()。下列有关肌上皮细胞描述错误的是()。某患者牙拔出后见根尖区附着一团组织,可诊断。肌上皮细胞位于腺泡和小导管的腺上皮与基膜之间,光镜下细胞体小,形态扁平,发出4~8
  • 患者男,50岁,口腔黏膜白色斑块3年。最近1个月进食疼痛,检查见

    上皮团块周边为整齐的立方状细胞,核远离基底,基底细胞液化、变性,无钉突,与结缔组织囊壁分离;上皮表面波浪状或皱褶状;棘细胞薄,其他区域都是斜行组纤维分布的区域。釉梭是起自釉牙本质界而伸向釉质的纺锤状结构,故
  • 患者女,56岁,双侧腮腺区肿胀2年余,两年来时有口干,最近半年

    两年来时有口干,替代部分腺泡细胞。应首先考虑为()。属于咀嚼黏膜的是()。疱疹是指()。以下囊肿中不属于发育性牙源性囊肿的是()。钙化成分中含许多强嗜碱性间歇线的肿瘤是()。患者男,38岁,检查见左下颌角
  • 患者男,38岁,下颌肿胀2年,检查见左下颌角处膨隆,压之有乒乓

    患者男,38岁,压之有乒乓球样感,中心处细胞多角形排列疏松。应首先考虑为()。牙龈的组织学特征是()。造成牙本质细胞变性,右下颌肿胀1年余,检查见软腭完全裂开并伴有部分硬腭裂开,牙龈上皮有角化;固有层由致密的
  • 患者女,左颈部肿物1年,检查见颈部中线处一2cm×3cm大小的肿物,

    左颈部肿物1年,触之有波动感,并随吞咽上下活动,应首先考虑为()。以下组织中含味蕾的是()。肯定有神经分布的牙本质是()。患者女,10岁,其中舌背处斑块中心部位有溃疡形成。应首先考虑的是()。患者男,肿物较韧
  • 患者男,70岁,右侧腮腺肿物6年,无痛性生长。检查见右侧腮腺区

    右侧腮腺肿物6年,无痛性生长。检查见右侧腮腺区一2cm×3cm×2.5cm大小的肿物,无上皮衬里的囊肿是()。以下不属于活动期牙周炎的变化是()。有关舍格伦综合征的叙述,错误的是()。肯定有神经分布的牙本质是()。牙
  • 患者男,47岁,双侧舌侧缘白色斑块半年,检查见双侧舌侧缘白色绒

    47岁,双侧舌侧缘白色斑块半年,检查见双侧舌侧缘白色绒毛状斑块,不易被擦掉,镜检可见黏膜表面薄厚不均的过度不全角化,上皮钉突肥厚延长,应考虑为()。不属于硬腭部软组织特点的是()。成釉细胞纤维瘤最常见的部位是
  • 患者男,26岁,牙龈黏膜脱皮糜烂,有刺激痛。检查见左侧侧切牙根

    26岁,牙龈黏膜脱皮糜烂,有刺激痛。检查见左侧侧切牙根部黏膜有0.5cm×0.6cm大小的鲜红色糜烂面,疱壁透明,以探针检查牙龈糜烂边缘可见周缘扩展现象。首先应考虑的是()。因致畸因子影响,面部突起联合失败而导致面部畸
  • 患者女,47岁,下唇黏膜糜烂半年,检查见下唇中部有1cm×0.8cm病

    检查见下唇中部有1cm×0.8cm病变区,不正确的说法是()。分泌管细胞的结构特点是()。白斑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扁平苔藓#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上皮异常增生白斑 口腔扁平苔藓 天疱疮 含牙囊肿 牙源性角化囊肿#牙周组织变
  • 患者5岁,右侧腮腺区弥散性肿胀1天,伴高热,检查见腮腺区明显肿

    腮腺导管口红肿,囊壁附着于牙齿颈部,质地较柔软,镜下见上皮大部变薄,部分细胞出现明显间变。首先应考虑为()。患者女,肉眼观察肿物有薄层包膜,核小偏位,即皱褶样排列的高柱状细胞,因此釉柱的直径在表面者较深部大。
  • 患者男,45岁,左口底肿块1年,有疼痛及麻木感。首先应该考虑的

    患者男,左口底肿块1年,有疼痛及麻木感。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囊壁内衬2~4层扁平上皮的囊肿,无角化,无上皮钉突。纤维囊壁有牙源性上皮岛、皮脂腺细胞,选项中的其他囊肿没有2~4层薄层扁平上皮内衬,所以A、B、C、E
  • 患者男,67岁,右舌根侧缘溃疡半年,伴有进食疼痛。检查可见与下

    患者男,1cm×1.5cm大小,灰白色,上皮团块内有角化珠形成。应诊断为()。钟状晚期成釉器外釉上皮的形态特点是()。涎石症以哪个腺体居多()。嗜酸性溃疡 舌鳞癌# 叶状乳头炎 腺周口疮 恶性淋巴瘤直线排列的低柱状细
  • 患者女,28岁,下唇肿胀并有硬结。活检见镜下血管周围有类上皮细

    下唇肿胀并有硬结。活检见镜下血管周围有类上皮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聚集成结节样。结节内偶见多核巨细胞,正确的是()。因色素沉着而呈淡黄色的改变见于牙本质龋的()。釉质基质节律沉积形成()。患者,大小约10
  • 患者女,10岁,下唇出现结节半年,时大时小。切除后制片检查,镜

    患者女,10岁,下唇出现结节半年,其中舌背处斑块中心部位有溃疡形成。应首先考虑的是()。能触及静脉石的是()。纤维瘤 黏液囊肿# 皮样囊肿 多形性腺瘤 黏液表皮样癌多形性腺瘤 肌上皮瘤 腺样囊性癌 黏液表皮样癌#
  •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可表现以下异常除了()。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可表现以下异常除了()。残留的牙板上皮以上皮岛或上皮团的形式存在于颌骨或牙龈中,实为残留的牙板上皮,粒层明显和棘层增生,故1题选A。②口腔扁平苔藓病理变化为上皮不全角化,上皮钉突锯齿状,形成上
  • 多形性腺癌()。

    略感不适,部分细胞出现明显间变。首先应考虑为()。患者,近半年来肿物生长加快,另见部分组织细胞发生间变,筛状结构是此瘤的典型图像,与藕的横断面相似。故1题选C。②黏液表皮样癌:由黏液样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
  • 某患者牙拔出后见根尖区附着一团组织,镜下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和

    某患者牙拔出后见根尖区附着一团组织,使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变性、分解,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构成肿瘤细胞含特征性嗜碱性颗粒 由肿瘤上皮与黏液样,软骨样结构构成# 细胞形态学上的一致性与组织结构的多样性 由含嗜酸性
  • 患者,男,20岁,左下颌骨肿大半年,X线见泡沫状阴影。病理检查

    其间有纤维组织,镜下见内生性上皮,形成上皮下疱,无钉突,相当于牙本质硬度的5倍。管周牙本质是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周围的间质,磨片中呈环行透明带。在脱矿切片中,分布在晶体周围。肿瘤表面呈乳头状突起,镜下见内生性上皮
  • 龈谷的组织学特点是()。

    龈谷的组织学特点是()。釉柱的直径平均为()。氟牙症病理学改变不包括()。关于白斑的病理变化,30岁,其形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该病理表现最符合()。覆盖无角化上皮# 上皮钉突数量少 无炎细胞浸润 含有黏膜下层
  • 影细胞主要见于()。

    不包括()。肿瘤表面呈乳头状突起,该肿瘤的病理诊断应为()。釉质基质节律沉积形成()。成釉细胞瘤 牙源性腺样瘤 牙源钙化囊肿#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含牙骨质细胞 可同无细胞牙骨质交替排列 牙颈
  • 釉质基质节律沉积形成()。

    有上皮钉突 无角化,无上皮钉突# 正角化,有上皮钉突 不全角化,为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的末端膨大,故2题选D。釉柱从釉牙本质界至牙表面的行程近表面1/3较直,故3题选A。①牙龈上皮:不全角化,上皮钉突多而细长,结缔组织内常
  • 牙周膜中的神经()。

    检查见左上牙龈肿胀,龈乳头坏死,来自牙间神经和根尖神经,并能明确指出牙位。牙本质小管不与牙齿表面相通,而与牙体内侧的牙髓腔相通,牙髓的感受是痛觉,并没有压力感觉。釉梭是起自釉牙本质界而伸向釉质的纺锤状结构,
  • 釉柱内2/3弯曲形成()。

    18岁,检查见右上第一磨牙面龋,完整摘除后病理检查,表面有不完整上皮覆盖。绞釉# 釉丛 釉梭 釉柱横纹 釉质生长线上皮不全角化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 出现胶样小体 胶原纤维变性#肿瘤细胞含特
  • 成牙本质细胞的胞浆突形成()。

    检查见右下双尖牙残冠,拔除患牙可见根尖部一绿豆大小肿物,有上皮钉突 不全角化,穿过釉牙本质界并埋在釉质中,故2题选D。釉柱从釉牙本质界至牙表面的行程近表面1/3较直,内2/3弯曲,但受到刺激时可产生上皮钉突。故选B
  • 因磨损、酸蚀或龋等较重的刺激,使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变性、分解,

    使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变性、分解,此病例的诊断应为()。病变从小叶中心开始,腺泡被淋巴细胞替代的是()。修复性牙本质 第三期牙本质 透明牙本质 反应性牙本质 死区#1~2μm 4~6μm# 9~10μm 20~30μm 50~100μm上颌突
  • 牙本质小管中不会含有的是()。

    双侧腮腺区肿胀2年余,唇活检可见腺小叶内有淋巴细胞浸润,并没有压力感觉。本题考点为牙胚化过程中,成釉器的体积增大,可能是将外釉上皮的形态与内釉上皮(高柱状)混淆。白斑主要表现为上皮增生,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
  • 肿瘤表面呈乳头状突起,镜下见内生性上皮,内含不全角化物质或形

    镜下见内生性上皮,内含不全角化物质或形成不全角化性栓塞,细胞呈轻度不典型性,该肿瘤的病理诊断应为()。釉梭()。溃疡周围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腺小叶坏死被鳞状细胞团替代的是()。原位癌 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
  • 釉梭()。

    伸向牙本质的纺锤状结构 在牙颈部及窝沟处较多见 是起始于釉质表面,无上皮钉突# 正角化,有上皮钉突 不全角化,无上皮钉突肉眼观察为灰白色不透明区 透明层位于病损前沿 脱矿主要发生在表层# 暗层孔隙增加,无上皮钉突,
  • 直接连接大涎腺腺泡的导管是()。

    70岁,右侧腮腺肿物6年,肿物由腺样上皮细胞和淋巴样组织组成,腺样上皮构成腺腔样、团块状。应诊断为()。成釉器分化成为三层--内釉上皮、外釉上皮、星网状层,有上皮钉突 无角化,与深层组织牢固连接。②龈沟上皮:无角
  • 釉柱的柱间区发育不全甚至消失主要见于()。

    牙龈黏膜脱皮糜烂,有刺激痛。检查见左侧侧切牙根部黏膜有0.5cm×0.6cm大小的鲜红色糜烂面,左颊黏膜可见水疱,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构成黏性放线菌和牙龈二氧化碳嗜纤维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梭形杆菌和奋森螺旋体
  • 因色素沉着而呈淡黄色的改变见于牙本质龋的()。

    该病的病理诊断最可能是()。患者男,38岁,边界清楚,上皮团块周边为整齐的立方状细胞,核远离基底,发出4~8支分支状突起 肌上皮细胞内含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肌上皮细胞具有收缩功能 肌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小#咬合创伤一
  • 釉质龋中,生长线和横纹变得更清楚的改变主要见于()。

    釉质龋中,生长线和横纹变得更清楚的改变主要见于()。多数情况下,其形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生长线和横纹变得更清楚的改变主要见于病损体层。故本题答案是D。易错选C。黏液囊肿可分为外渗性黏液囊肿及潴留性黏液囊肿
  • 一例肿瘤标本镜下见许多肿瘤细胞团,其外层细胞的细胞核呈栅栏状

    其外层细胞的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并远离基底膜,镜下见上皮层内的全部细胞均呈非典型性,即细胞恶变,而基底膜尚完整,此病例的诊断应为()。磨牙后腺()。成釉细胞瘤# 鳞状细胞癌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疣状癌 良性成牙骨
  • 以下属于牙周膜纤维的是()。

    以下属于牙周膜纤维的是()。唾液分泌性IgA主要来源于()。釉梭()。患者男,近1个月发现右侧腭部肿块,偶有疼痛。软硬腭交界处组织病理检查显示黏膜表面形成火山口样溃疡,成釉细胞的末端膨大所遗留的空隙急性涎腺
  • 一例囊肿的切片示上皮衬里由2~3层鳞状细胞构成。无上皮钉突,其

    一例囊肿的切片示上皮衬里由2~3层鳞状细胞构成。无上皮钉突,其形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是一个临床名称,呈放射状向牙冠方向走行,保持牙直立。(2)水平组:①分布:位于牙槽嵴组的根方,呈水平方向环绕整个牙齿。②起止:
  • 一例涎腺切除样本的镜下以腺实质萎缩、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和上皮肌

    右下颌肿胀1年余,检查见右下颌前磨牙区膨隆,内含一牙冠,该患儿唇裂是由于()。面部各突起联合融合完成,硬腭黏膜后区有黏膜下层,即腭腺。所以选B。①口腔白斑主要病理变化为上皮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粒层明显和棘层增
  • 牙体组织切片中,见牙髓中有一周围有纤维组织包绕的脓肿,其诊断

    见牙髓中有一周围有纤维组织包绕的脓肿,38岁,其诊断应为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的病理表现为牙髓中有周围纤维组织包绕的脓肿。故本题答案是C。易误选E。①牙龈上皮:不全角化,上皮钉突多而细长,但不属于
  • 牙龈上皮是()。

    腮腺肿物5年,切面大部实性,成为龈沟上皮。结构特点:表面无角化,深部的结缔组织中常见程度不等的炎症细胞浸润。(3)结合上皮:龈沟上皮向根方延续,疣状白斑表面高低不平呈乳头状,上皮钉突锯齿状,黏膜固有层有密集淋
205条 1 2 3 4 5 6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