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前牙3/4冠受力后,可出现几种脱位倾向1
2
3#
4
5
- 唾液腺组织中的皮脂腺细胞位于( )腺泡内
闰管和(或)纹管壁内#
排泄管内
小叶内结缔组织内
小叶间结缔组织内
- 下列不属于个别牙错位的是牙列拥挤#
低位牙
腭向错位牙
近中错位牙
易位牙
- 颅部和面部的容量在出生时的比例为8:1#
6:1
4:1
2:1
1:1
- 下列关于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适用于拔除上颌磨牙、上颌结节部的手术
进针点一般为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口腔前庭沟
麻醉区域包括同侧上颌磨牙颊侧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
若进针过深则有刺破
- 不符合上颌骨的生长发育特性的是上颌骨主要由前颌骨和上颌本体两部分组成
上颌骨的唇侧增生新骨,舌侧吸收陈骨
上颌骨的宽度增长较慢,从婴儿到成人,宽度增长仅1.6倍
上颌骨高度的增加大部分是因牙齿的萌出和牙槽的表
-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发生面瘫的原因是注射点过高
注射点过前
注射点过低
注射点过后#
注射入血管内
- 牙周病患者何时可以进行正畸治疗牙周病患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进行正畸治疗
只要控制牙周病后,就可以进行正畸治疗
只要牙槽骨吸收不到根长1/2时,就可进行正畸治疗
牙周病患者牙槽骨吸收不到根长1/2时,控制了牙周病后方
- 关于牙周炎的特异性菌群学说主要观点认为牙周炎是一种机会性感染,即菌群失调的观点
牙周炎是由于宿主抵抗力降低所致
不同类型的牙周病由不同的特异性细菌所致,强调菌斑细菌的性质#
牙周炎是由非特异性的口腔菌群混合
- 不影响牙体缺损修复体粘结力大小的是预备体表面粗糙度
粘接剂的调和比例
粘接剂的种类
预备体的龈边缘形态#
粘接剂的厚度牙体缺损修复体粘结力大小与预备体表面粗糙度、粘接剂的调和比例、粘接剂的种类、粘接剂的厚
- 参与外耳道、鼓膜发育的是( )第一鳃弓
第一鳃沟#
第二鳃弓
第二鳃沟
第三鳃弓
- 唾液分泌型IgA主要来自于腮腺
颌下腺
舌下腺
唇腺#
腭腺唇腺是唾液分泌性 IgA的主要来源,其浓度比腮腺高4倍。此外,唇腺活检也被认为是诊断舍格伦综合征 (Sj (o) gren syndrome)的一种简便方法。
- 选择人工前牙时不必考虑的因素剩余牙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患者过去是否戴过义齿#
患者的面型
患者的肤色
患者的年龄
- 不影响牙体缺损修复体粘结力大小的是预备体表面粗糙度
粘接剂的调和比例
粘接剂的种类
预备体的龈边缘形态#
粘接剂的厚度牙体缺损修复体粘结力大小与预备体表面粗糙度、粘接剂的调和比例、粘接剂的种类、粘接剂的厚
- 聘盖宽度增长的原因是牙槽骨因恒磨牙的生长在颊面增生新骨而使腭盖加宽#
腭盖的表面增生新骨及鼻腔底面咽收陈骨
鼻部生长
眼窝底部生长
以上都不是
- 由婴儿到成人,上颌骨宽度增长约为1.0倍
1.6倍#
3.2倍
0.8倍
2.0倍
- 双期连续矫治的最适牙龄是第一乳磨牙萌出时
尖牙萌出时
除第二乳磨牙外的所有乳牙均已替换#
除第一乳磨牙外的所有乳牙均已替换
以上均不是
- 印膜材料根据塑形后有无弹性分为弹性。和非弹性印膜材料,根据是否可反复使用分为可逆和不可逆印膜材料,临床常用的纤维素印膜材料特点属于弹性可逆
弹性不可逆#
非弹性可逆
非弹性不可逆
热凝固类
- 牙萌出的一般规律为最早萌出的乳牙是上颌乳中切牙
最早萌出的恒牙是下颌第一磨牙#
最晚萌出的乳牙是下颌第二乳磨牙
最晚萌出的恒牙是下颌第二磨牙
最早萌出的恒牙是上颌第一前磨牙
- 急性期智齿冠周炎的处理方式一般不采用局部冲洗上药
龈瓣脓肿切开引流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
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
全身支持治疗智牙冠周炎在急性期应以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的治疗为主。如局部冲洗上
- 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的临床表现为眼睑闭合不全
额部皱纹消失
鼻唇沟变浅
舌偏向患侧
下唇歪斜#
- 下列哪项不是唾液的功能润滑作用
软化食物
语言功能#
消化作用
抗菌作用
- 腺体内出现大量脂肪细胞的是( )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腭腺
唇腺
- 牙萌出的一般规律为最早萌出的乳牙是上颌乳中切牙
最早萌出的恒牙是下颌第一磨牙#
最晚萌出的乳牙是下颌第二乳磨牙
最晚萌出的恒牙是下颌第二磨牙
最早萌出的恒牙是上颌第一前磨牙
- 关于牙周变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有指牙周组织非炎症性、营养不良性变化
包括水样变性、黏液变性及玻璃样变性等
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可能引起牙周变性
可见牙槽骨及颌骨形成障碍
牙周膜内血管的变化可直接引起牙周炎#
- "以人为本,践行宗旨"的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宗旨
发扬大医精诚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以上都是#
- 临床上需要进行预防性矫治的情况主要有乳牙或恒牙早失
乳牙滞留
恒牙萌出异常
系带异常
以上都是#
- 改变颌骨生长的最佳治疗时间乳牙期
替牙期
恒牙期
成人期
青春生长进发期前1~2年#
- 下述关于固有口腔境界的描述,错误的是前界为牙列
上界为腭
下界为舌下区
两侧为颊#
后界为咽门
- 患儿,10岁,混合牙列,平齐末端。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发展为安氏Ⅰ类磨牙关系上颌磨牙远中移动0.9mm
下颌磨牙近中移动3.4mm
上下颌磨牙均近中移动,下颌移位为上颌的两倍#
只能通过正畸干预
上颌远中移动,下颌近中移动
- 唇裂是因一侧或双侧的侧鼻突和上颌突未联合
上颌突和下颌突未联合
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
侧腭突和前腭突未联合
侧鼻突和前腭突未联合
- 下列感染中哪一种应该及早切开引流舌下间隙感染
眶下间隙感染
下颌下间隙感染
咬肌间隙感染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
- 出生后,面部长、宽、高的生长发育所增长的幅度最大的是长度
宽度
高度#
三者相同
不确定
- 被认为乃牙周有益菌的为变形链球菌
血链球菌#
消化链球菌
乳杆菌属
放线菌属
- 影响口腔pH的因素不包括牙石#
牙菌斑
唾液的缓冲能力
摄入食物的种类
细菌发酵碳水化合物
- 气管切开的部位一般在第1~2气管软骨环
第3~5气管软骨环#
第6~7气管软骨环
第8~10气管软骨环
低于第10气管软骨环
- 拔牙术后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发病的重要因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双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拔牙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主要细菌。
- 颌骨因炎症而引起的囊肿最常见的是牙龈囊肿
黏液囊肿
始基囊肿
舌下囊肿
根尖周囊肿#
- 由婴儿到成人,上颌骨宽度增长约为1.0倍
1.6倍#
3.2倍
0.8倍
2.0倍
- 一侧髁突滑动,另一侧基本为转动运动,此时的下颌运动称为小开颌运动
大开颌运动
最大开颌运动
前后运动
侧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