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下列哪一牙的上方正对颧牙槽嵴?()。下列哪项不是上颌骨的四突之一()局限于一块骨范围的积血或积脓可发生于额顶枕区的层次是()。动物由低等何高等发展过程中牙齿的演化()。5
6#
7
67之间
4A.鼻突#
B.额突
C
- 当患者全口牙列缺失后,其上下牙槽骨吸收的结果是()。切牙牙冠唇舌面的外形高点位于()。甲状腺峡部在气管颈段前方横过()。上颌弓大于下颌弓
下颌弓大于上颌弓#
上颌弓变窄而下颌弓变大
上颌向前,下颌向后
上颌
- 髁突的主要功能部位是()。唇部手术时,压迫唇动脉止血的部位是()上颌窦的下壁由前向后盖过的根尖()。在卵圆孔处下颌神经距下颌切迹中点处的皮肤深约为()。下列有关鼓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司理一般感觉的舌
- 额部、头顶颞部出血时压迫()。翼静脉丛与颅内海绵窦相通的途径有()先天缺额牙最多发生在()。位于下颌神经深面及卵圆孔下方的副交感神经节是()。国人面神经分支类型最多见的是()。器械进入眶内或球后注射时,
- 下唇动脉位于唇部的何层中?()。上颌第二前磨牙分成二根的占()。皮下层
浅筋膜上
口轮匝肌内
粘膜下层#
粘膜中4000#
50%
60%
80%
- 面颊部软组织出血时,应对下列哪条动脉压迫止血()。以分泌浆液为主的腺体是()眶下孔向什么方向通入眶下管()。面动脉#
上颌动脉
颞浅动脉
上唇动脉
下唇动脉A.腮腺#
B.下颌下腺#
C.舌下腺
D.唇颊部粘膜下腺
E
- 颊脂垫尖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在张大口时,此尖约相当于什么结构平面?()。咀嚼肌中受面神经支配的肌肉是()4~6岁期间,乳牙牙合的特征是()。对苦味感受最敏感的部位是()。咽旁间隙的解剖特点为()
- 翼外肌下头在髁状突上的附着处为()。有关唇系带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使下唇靠近牙龈并前伸下唇的表情肌是()描述牙尖交错(正中)解剖标志哪项是错误的()牵引口角向外上的表情肌是()。前斜面
后斜面
髁状突外侧的
- 含有粗大弹力纤维的结构是()。下颌骨易发生骨折的薄弱部位不包括()牙冠的突起部分包括()。下列颏尖偏向远中的牙是()。上颌神经出颅处为()。颞前附着
下颌前附着
颞后附着#
下颌后附着
中间带A.正中联合
B.
- Monson的球面学说是指()。人体组织中最硬的组织是()稳定可重复的颌位是()。面神经主干距外耳道软骨三角形尖端内侧或后内约为()。下颌第一恒磨牙最高的髓角是()。上颌牙弓胎面与以眉间点为中心,以10.16cm为半
- Spee曲线最低点位于()。面神经包含的神经纤维是()起于颞骨乳突切迹的肌肉是()6的胎面具有()。颈总动脉分叉处约平于()。正常龈裂的宽度为()。颌面部蜂窝组织间隙位于颌面部()。下颌第二磨牙的近颊尖
下颌第
- 全口义齿的前伸咬合应该是()。面静脉起自于()颌面骨中惟一可活动的骨骼是()前牙接触后牙无接触
前牙无接触后牙接触
前牙接触后牙也有接触#
全体前后牙接触
以上都不是A.额静脉
B.眶上静脉
C.眶下静脉
D.内眦静
- 耳屏鼻翼线是指鼻翼中点到下列哪一点的连线()。含有味觉神经纤维末梢的结构是()耳屏上缘
耳屏下缘
耳屏中点#
外耳道上缘
外耳道下缘A.丝状乳头
B.菌状乳头#
C.轮廓乳头
D.叶状乳头
E.腮腺乳头
- 乳牙髓腔形态特点中哪一点是错误的?()恒牙开始萌出的时间是()。切牙中发生变异较多的牙是()。口腔的下壁为()。上颌动脉进入翼腭窝时,距翼突上颌缝约为()。气管切开多在()。在下颌髁状突颈部内后方颈外
- 铰链运动是从哪个位置开始的()。牙尖交错位
后退接触位#
下颌姿势位
前伸胎位
侧胎位
- 牙尖交错胎时上下颌牙的对位接触可为()。20°
15°#
25
0°
5°A.腭大孔表面
B.腭小凹#
C.硬腭后缘
D.舌腭弓
E.咽腭弓窝#
沟#
裂
点隙#
发育沟4个三角嵴,3条发育沟
4个三角嵴,3个点隙,5条发育沟
5个三角嵴,3个点
- Angle错胎分类以_为纲?()。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哪点是错误的()。上下牙弓胎面接触最广,牙尖相互交错的位置称为()。上下颌磨牙的胎关系
上下颌尖牙的胎关系
上下颌第一磨牙的胎关系#
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的胎
- 端坐时眶耳平面与地平面形成的交角为()。关于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牙位”是指()。下颌第一恒磨牙最高的髓角是()。20°
15°
25°
0°#
5°牙冠牙合颈高度、颊舌厚度和近远中宽度相近#
舌面与颊面相差
- 对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起重要作用,应尽量保留,避免拔除的牙是()。下颌骨外侧的结构有()下列肌与翼下颌韧带关系不密切的是()。尖牙
第一前磨牙
第二前磨牙
第一磨牙#
第二磨牙A.颏孔#
B.下颌孔
C.颏结节#
D.颏
- 牙尖交错胎时上下颌牙齿成一对二交叉咬合关系,例外者是()。形态异常的牙有()。下颌中切牙与上颌第三磨牙#
上颌中切牙与下颌第三磨牙
上颌侧切牙与下颌第三磨牙
上颌尖牙与下颌第三磨牙
没有例外,都是一对二的交
- 覆盖的定义是指()。唇部手术时,压迫唇动脉止血的部位是()有关舌解剖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上颌神经出颅处为()。牙尖交错胎时,上下前牙发生重叠的关系
牙尖交错胎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水平距离#
牙尖
- 正常牙尖交错胎时,上颌尖牙的尖顶对着()。下列归纳的乳牙髓腔特点不正确的是()脑膜中动脉人颅处为()。下列哪项乳牙的外形特征是错误的()。含有粗大弹力纤维的结构是()。胸锁乳突肌体表标志的意义为()。下
- 下颌处于休息状态时,上下牙弓自然分开成一楔形间隙称()包绕颈阔肌的筋膜是()。覆盖的定义是指()。颌间隙
息止牙合间隙#
颌间距离
验高度
垂直距离颈浅筋膜#
颈深筋膜浅层
颈深筋膜中层
颈脏器筋膜牙尖交错胎时
- 眶耳平面是指双侧眶下缘最低点与的连线形成的平面()。下列哪项不属于口腔器官()自腮腺下缘穿出的面神经分支是()下唇动脉位于唇部的何层中?()。组成牙体纵剖面的结构是()。舌神经与下颌下腺导管在舌骨舌肌前缘
- Bonwill论述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居于()。上颌神经的终末支为()腮腺导管在面部的体表投影是()在正常的上颌牙列中,最宽的切/胎楔状隙位于()。龈睑的动脉来自()。两侧髁状突的中心及眉间点
两侧髁状突的中心及
- 下颌第一磨牙是在哪个牙萌出之后萌出()。5
5
3
3
V#
- 上颌磨牙与下颌磨牙的区别中,哪一点是错误的?()支配额肌的主要运动神经是()体组织中附着在牙根表面的硬组织是()。关于下颌姿势位正确的说法是()。额外牙最多发生在()。参与构成口底的下列肌是()。口腔的
- 根管最狭窄处在()。上颌神经的终末支为()局限于一块骨范围的积血或积脓可发生于额顶枕区的层次是()。腮腺深淋巴结的解剖特点是()。舌的一般感觉神经为()。约在根管口处
约距根尖1mm处
约距根尖孔1mm处#
根尖
- 1或2的舌隆突较()。更突:被称为面侧深区钥匙的是()乳牙开始萌出的时间是;()。恒牙开始萌出的时间是()。在正常的上颌牙列中,最宽的切/胎楔状隙位于()。面神经主干与茎突根部相交处距茎突根部约为()。2
1
- 上颌前牙髓腔唇舌切面观,最膨大处在()。表情肌的止点在()在牙冠
在切嵴部
在颈缘附近#
在牙根中份
在根管口处A.皮肤#
B.皮下组织
C.筋膜浅层
D.粘膜
E.骨膜
- 关于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有关唇系带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腮腺内神经血管排列分为纵行和横行两组,不属于纵行组的是()颌下腺导管开口于()乳牙在口内最长可存留的时间是。()。舌的一般感觉神经为()。上颌磨
- 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约占()上颌动脉进入翼腭窝时,距翼突上颌缝约为()。15%
30%
42%
63%#
86%2mm
3mm
4mm
5mm#
- 上颌切牙开髓时,应由舌面窝向颈部方向钻人的原因是()。面神经包含的神经纤维是()包绕颈阔肌的筋膜是()。横切面髓腔呈圆三角形
髓腔横切面唇侧比舌侧宽
在牙颈部附近髓腔唇舌径最大#
根管粗、直
.根尖孔大A.运动
- 下列哪组牙的牙根的远中面凹陷()。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的分界组织有()乳牙髓腔形态特点中哪一点是错误的?()面神经的走行特点为()。翼颌间隙的解剖特点是()。影响口腔组织痛觉阈的因素有()。21#
24和2
31和
- 根管数与牙根数的关系是()。颞下颌关节盘属韧带性质的结构为()。布于4-11-4唇颏侧牙龈和下唇粘膜的神经是()。颞鳞切除后,对其深面脑组织起保护作用的主要结构是()。不完全一致#
一致
相似
每一个牙根中有一
- 下述青年上颌恒切牙髓室形态特征哪个是正确的()。近切嵴处近远中径最大#
近颈缘处近远中径最大
近远中径等于唇舌径
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唇舌径大于切龈径
- 下颌第一恒磨牙最高的髓角是()。关于上颌尖牙正确的说法是()。Bonwill论述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居于()。远中颊侧髓角
远中舌侧髓角
近中颊侧髓角
近中舌侧髓角#
远中髓角唇面有唇轴嵴#
舌面有舌轴嵴
牙尖偏远
- 关于髓腔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上颌第一磨牙舌面近中舌尖与远中舌尖之间的沟称为()颌下腺深层延长部进入口内的部位在()检查10岁儿童的牙列,尚未完全萌出的牙是()。磨耗现象经常发生于牙的什么部位?()青
- 口腔各部分对触压觉的感受度,哪些区域最敏感,哪些区域最迟钝?()腮腺内神经血管排列分为纵行和横行两组,不属于横行组的是()不与其他牙坂中面接触的牙是()。在活体的口腔内,紧邻磨牙后区后方的结构是()。舌根、
- 对苦味感受最敏感的部位是()。下颌骨外侧的结构是()上颌第一磨牙的斜嵴是由()相当于第3颈椎高度的结构是()。舌尖部
舌根部#
舌两侧
舌中1/3处A.下颌小舌
B.下颌舌骨线
C.颏棘
D.颏结节#
E.下颌下腺窝A.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