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造成客运列车脱轨()以上18辆以下的,为较大事故。爬距为1200mm的绝缘子在绝缘子型号表示方法上用()表示。在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和岩石处,保护线最大弛度时距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在车辆、农业
- 绝缘器应位于受电弓中心,一般情况下误差不超过()mm。变电所所在站区发生近点短路是指故障点标定装置指示在()范围以内。接触网器材需满足以下要求()。接触网检修计划分年度监测计划;()计划三部分。100#
80
6
- 引线及连接线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无破损和烧伤。引线距接地体的距离应不小于()mm。引线的长度应保证当接触悬挂受温度变化偏移时有一定的活动余量并不得侵入限界,引线摆动到极限位置对接地体的距离符合规定。牵引变
- 接触网绝缘部件的泄漏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污秽地区(附盐密度≥0.1mg/cm2,下同)不少于()mm。绝缘子的击穿电压至少等于干闪电压的()。钢铝接触线终锚采用()。接触网零件要安装牢固,凡用螺母紧固者应有防松措施
- 绝缘部件不得有裂纹和破损,瓷绝缘子的瓷釉剥落面积不大于()mm2,连接件不松动。在线路上人力推运各种轻型车辆,应派防护员在车辆前后各()显示停车号,随车移动。载流承力索区段,悬吊滑轮处应加装不小于()mm的预绞
- 在限界门至铁路之间的公路两边各装设不少于6根防护桩,桩距不大于1.4m,防护桩埋深不小于()m。6
8
1.4
0.8#
- 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支柱横向裂纹宽度超过()且长度超过不规定值的,要及时修补。160km/h及以下区段接触网的之字值安全值不得大于()。当耐张长度在800m及以下时,一个耐张段内架空地线补强线段的总数量标限界为(
- Word中,要把全文都选定,可用的快捷键为()。当耐张长度在800m及以下时,一个耐张段加强线接头的总数量标准值为()三相交流电每相相位差为()。A、Ctrl+A#
B、Ctrl+S
C、Ctrl+C
D、Ctrl+VA、0个
B、1个
C、2个#
- 支柱的侧面限界应符合规定,允许误差(),但最小不得小于《技规》规定的限值。中心锚节处接触线比同侧定位点处接触线抬高()mm组织冷滑列车进行第一次低速冷滑试验道岔区速度不超过()km/h。下列关于倒闸作业的叙述
- 附加导线不得散股,安装牢固。导线采用钢芯铝绞线时,其钢芯不准折断。铝绞线和钢芯铝绞线的铝线断股、损伤截面积不得超过铝截面的7%,且载流量和机械强度能满足要求时,可将断股处磨平用同材质的绑线扎紧,绑扎长度超出
- 吸上线埋入地下时,埋深不少于()mm。穿过钢轨、桥台时应采取防护措施。接触线改变方向时,该线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困难时不宜大于()。组织冷滑列车进行第一次低速冷滑试验道岔区速度不超过()km/h。300#
330
360
3
- 在居民区处,加强线最大弛度时距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规定,昼间步行巡视的周期为()。铁路的标准轨距为(),新建国家铁路必须采用标准轨距。A、5m
B、7.5m
C、6m
D、7m#A、5天
B、1周
C、
- 绝缘子型号中QBZ1-25/4D中的4表示:()。制作环节吊弦时,吊弦环直径应为其线径的()。A、产品名称
B、弯曲负荷#
C、标称电压
D、爬距A、2~3倍
B、3~5倍
C、5~8倍
D、5~10倍#
- 一个跨距内一根导线的接头不得超过()个。铜承力索绞线()股中断1股及以上的,应截断重接。1#
2
3
47#
12
16
19
- 实行“V形”天窗的双线区段,上、下行间隔断绝缘子串的泄漏距离一般地区不少于1200mm;污秽地区不少于()mm。在海拔超过1000m的地区,上述泄漏距离应按规定增大。远离带电体检修作业,一般指距带电体()以上的作业。在
- 加强线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20km/h及以下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的接触线接头的数量限界值不得超过()。隔离开关只能用来接通或断开()电流电路。A、3.0
B、4.0
C、2.5#
D、2.0A、2个
B、3个#
- 在避雷器污秽等级划分中,离海岸盐场3~10km地区属于()地区。A、中等污秽#
B、特别严重误会
C、污染较严重
D、轻度污秽
- 在接触网终端应装设“接触网终点”标。“接触网终点”标应装设于接触网锚支距受电弓中心线()mm处接触线的上方。测定绝缘子分布电压,4片中有()为零值,应即停止。静电危险影响计算时,在计算电信线路与接触网间接近段等
- 当耐张长度在800m及以下时,一个耐张段内保护线断股的总数量的限界值为()160km/h及以下区段接触网的拉出值安全值不得大于()。200km/h区段接触线的坡度变化率安全值不超过()。高速1/12复式交分道岔,其道岔支柱一
- 双线区段,在列车运行方向为1‰的上升坡度;单线区段,为()mm的负弛度。接触线高度变化时,其坡度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100±10
80±10
60±10
50±10#(A)8%
(B)5%#
(C)4%
(D)1%
- 在机动车辆、兽力车通过的平交道口处铁路两侧的公路上,应设置限界门。限界门应设在沿公路中心线距最近铁路的线路中心不小于()m的地方。关节式分相的超限恢复时间是()。5
8
10
12#0.5个月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 肩架安装位置正确、安装牢固、呈水平状态。肩架位置的误差为+()mm。圆轴扭转时,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分别为()。一个电路中有n个节点,则可列出()个独立的电流方程。下列故障有可能造成接触网永久接地的是:()
- 拉线应位于接触悬挂下锚支的延长线上(附加导线单独下锚时,应位于下锚支导线的延长线上),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侵入限界。拉线与地面夹角一般情况下为45°,最大不得超过()。限界门支柱埋深为1.8m,距铁路中心线()m。为
- 接触网的检测方式有()两种。钢筋混凝土支柱翼缘与横腹杆结合处裂纹宽度为()以下的可以使用。接触网的检测方式有()两种。A、间接和直接测量
B、精检和粗测
C、停电和带电
D、静态和动态#0.15mm
0.2mm
0.25mm
0.
- 绝缘器的主绝缘应完好,其表面放电痕迹应不超过有效绝缘长度的()%。主绝缘严重磨损应及时更换。在双线区段按上、下行接触网分开供电计算的牵引网电压损失中,重负荷方向的计算列车在()。10
20#
30
40供电臂首端
供
- 高速道岔,其交叉渡线处正线拉出值为()。分相绝缘器的适应运行速度不应大于()。高速1/9道岔,其道岔处正线拉出值一般为()。160km/h及以下区段,对于对称(双开)道岔定位支柱应位于道岔起点轨缝至线间距()的范
- 填写工作票时()160km/h以上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上的承力索补强的数量限界值不得超过()。当回流线跨越不同回路电气化股道时,对承力索(无承力索时对接触线)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接触网运行中a值在最
- 定位装置的施工有3关键个因素:()。支柱在顺线路方向应保持铅垂状态,其倾斜率不超过()%。拉出值、限位间隙和定位器的允许抬升值#
拉出值、限位间隙、定位偏移
导高、拉出值、结构高度
侧面限界、吊弦间距、跨距0
- 接触网零件要安装牢固,凡用螺母紧固者应有防松措施,零件上的各个螺栓均应受力均匀,其紧固力矩符合规定。各种调整螺丝的丝扣外露部分不得小于()mm。各种线索的紧固零件在温度变化时不应使线索往复弯曲,以防疲劳。应
- 使用A、级绝缘的变压器,隧道内接触网+25kV带电体距-25kV带电体的静态间隙困难值为()。目前链形悬挂支柱装配中的安装型式中,()一般采用地面高度为8.2m的支柱。当正馈线跨越非电气化股道时,对轨面的最小距离不得小
- 直流电路中,若干电阻并联,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与每个电阻值成()。直线上腕臂柱在垂直线路方向的外倾斜率为()160km/h及以下区段的线岔定位拉出值不大于()。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当接触线弛度误差不足规定限界值者按
- 在160km/h以上运行区段,困难条件下最短吊弦长度不小于()。160km/h以上区段正线线岔在两工作支接触导线间距()处宜设一组交叉吊弦,使两支接触导线等高。大修中更新的混凝土支柱的容量不应低于()。在车站站台处,
- 各种材质的电连接线夹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不得超过以下规定:铜质为()℃,铝合金为90℃,铝质为80℃,钢质及可锻铸铁为125℃。每个接触网工区应以比较熟练的工人为骨干组成抢修组,组长由工长或安全技术等级不低于()级的人
- 两个电容量相同的电容器,串联的等效电容量和并联的等效电容量之比为()隔离开关引线距支持绝缘子的距离不得小于()。简单悬挂中,当接触线弛度误差不足规定安全值者按()掌握。简单悬挂中,接触线弛度限界值的允许
- 最大跨距不得超过65m,对山口、谷口、高路堤和桥梁等风口范围内的跨距,应按设计标准选用值缩小5-10m,且最大跨距不宜超过()m。为预防雷害,在多雷区的27.5kV馈线上安装,()。年度监测计划由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于
- 六跨电分相中性区长度不大于()米。分段绝缘器滑板不允许弯曲,磨耗应()电分段锚段关节在接触线工作转换点的高度应尽量一致,允许误差()mm浇制基础时,片石间距不应小于()。下列故障有可能造成接触网永久接地的
- 当正馈线跨越不同回路电气化股道时,对承力索(无承力索时对接触线)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当承力索弛度误差不足规定安全值者按()掌握。钢柱的基础面应高于地面,当其基础外露超标时应培土,培土
- 电压表的内阻为3kΩ,最大量程为3V,现将它串联一个电阻,改装成量程为15V的电压表,则串联电阻值为()横腹杆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制造时,骨料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遇有雷雨、大雪、浓雾或风力在()及以上等恶劣
- 直线区段接触线之字值为()mm。肩架安装位置正确、安装牢固、呈水平状态。肩架位置的误差为+()mm。160km/h以上区段,道岔定位支柱应按设计的定位支柱布置,定位支柱间跨距误差±()m。100
300
200-300#
45050#
80
- 锚段长度不宜超过()m。绝缘子的击穿电压至少等于干闪电压()倍。当跨距很小时,接触线张力的变化取决于()的变化。接触网补偿装置静态检测的周期为()年检测1次。1000
1200
1600#
1800A、0.5
B、1.5
C、2.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