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按照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船舶进行下列哪项活动时应当事先报经有关部门批准()。Ⅰ.冲洗沾有污染物的甲板;Ⅱ.在港内舷外拷铲油漆;Ⅲ.在港内使用焚烧炉;Ⅳ.港区内检修雷达。()通常被海岸线较为平直、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船舶进行下列哪些活动,应当事先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或核准()。Ⅰ.冲洗沾有污染物、有毒有害物质的甲板;Ⅱ.在港区水域内进行洗舱、排放压载水;Ⅲ.在港区水域内进行舷外拷铲和
- 按照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船舶进行下列哪项活动必须事先报经有关部门批准()。Ⅰ.船舶水上拆解;Ⅱ.船舶打捞;Ⅲ.船舶修造;Ⅳ.船舶水下施工。以下关于领海,表述有误的是()。《MARPOL73/78》附则Ⅱ中所指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船舶进行下列哪项活动,应当事先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或核准()。Ⅰ.进行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过驳作业Ⅱ.在港区水域内使用焚烧炉;Ⅲ.在港区水域内进行洗舱、驱气、排放压载
- 美国油污法规定,非液货船的油污赔偿额为()美元/总吨或()万美元,取大者。《MARPOL73/78》附则Ⅰ规定,对载重量为()万吨及其以上的现有原油油轮应装有原油洗舱系统。《国际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在下
- 按照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船舶进行下列哪项活动时不一定必须事先报经有关部门批准()。美国1990年油污法将液货船的油污赔偿额从()美元/总吨提高到()美元/总吨。根据规定,载运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
- 美国90油污法将船舶所有人的油污赔偿额提高到()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如果外国船舶在他国领海内(),其通过即应视为是有害的。Ⅰ.在船上起落或接载任何飞机;Ⅱ.任何故意和严重的污染行为;Ⅲ.进行研究或测量
- 美国1990年油污法将液货船的油污赔偿额从()美元/总吨提高到()美元/总吨。按照现行的《73/78防污公约》附则Ⅰ的要求,船舶应在深海、开阔水域并尽可能远离海岸处进行压载水更换;Ⅱ.如不可能做到上一点,特别是在离
- 美国1990年油污法对双层船壳的要求是如何规定的()。根据MARPOL公约附则Ⅳ,船舶在按照规定排放生活污水时,不得将集污舱中储存的生活污水顷刻排光,而应于船舶以()在途中航行时,以中等速率进行排放。《控制和管理船
- 按照1990年美国油污法的要求,现有油船应从()年起开始改装成双层船壳,至()年,所有船舶皆为双层船壳。()通常被海岸线曲折、沿岸岛屿较多的国家选作领海基线确定的方法。按照现行的《73/78防污公约》议定书Ⅰ的要
- 下列哪些叙述是1990年美国油污法的特点()。Ⅰ.加强美国水域监督,在海岸警卫队中设立了油污应急处理队;Ⅱ.船舶所有人的油污赔偿限额被大幅度提高;Ⅲ.尽可能使船舶所有人无权享受责任限制;Ⅳ.改进船舶结构,要求进
- 下列哪些叙述正确()。Ⅰ.大幅度提高了船东在油污事件中的赔偿金额;Ⅱ.在规定的期限内要求进入美国的液货船应为双壳船;Ⅲ.采取严厉措施对付船员酗酒和吸毒以提高船员处理油污的应急能力;Ⅳ.加重对违规者的处罚。
- 按照1990年美国油污法的规定,对不具备“财务责任能力证书”的船舶采取的措施中哪个不正确()。A.拒绝其进入美国港口
B.对已进入者令其离港#
C.对已进入者就地扣留
D.A、B、C均对
- 按照1990年美国油污法的规定,对船员的要求包括()。Ⅰ.持证船员的发证标准达不到要求的,拒绝该船舶进入美国港口;Ⅱ.船员滥用酒精或毒品的,船舶将遭滞留;Ⅲ.对滥用酒精或毒品的船员,可吊销其证书;Ⅳ.对滥用酒精或
- 1990年美国油污法规定,因天灾、战争等原因造成的污染损害,则船舶所有人()。毗连区是沿海国为防止在其领陆和领水内违反其()的法规,以及对违反上述法规的行为行使必要的惩治而设立的区域。Ⅰ.海关;Ⅱ.财政;Ⅲ.移
- 美国1990年油污法产生了下列哪些影响()。A.对美国海域环境保护和油污受害者的利益起了重要作用
B.致使油轮建造成本和石油运输成本大幅度上升
C.导致MARPOL公约的修正
D.A、B、C都是#
- 注入顶出法置换压载水应谨慎从事原因包括哪些()。Ⅰ.空气管的设计不适用于压载水的连续溢出;Ⅱ.当前的研究表明,如从底部注入清洁海水并使水从顶部溢出,至少需要泵入相当于整个舱容量三倍的水才能有效;Ⅲ.某些在
- 压载水管理计划应包括一个不应进行压载水更换的条件清单,这些条件可能来源于()。Ⅰ.特殊情况造成紧急形势;Ⅱ.由于气象应力产生的不可抗拒力;Ⅲ.其他危及人员生命和船舶安全的情况。毗连区是沿海国为防止在其领陆
- 《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规则》适用于:()Ⅰ.有权悬挂缔约国国旗的船舶;Ⅱ.在缔约国管辖下运营的非缔约国船舶;Ⅲ.专门运营于一缔约国管辖水域内的该缔约国的船舶;Ⅳ.任何军舰、军用辅助船舶。沿岸国在确
- 对于压载水容量小于1500立方米或大于5000立法米的船舶,2016年以前应进行至少符合的压载水管理,此后应至少符合()。()是指一国军舰在公海上为了代表国家行使普遍管辖权,靠近和登上被正当地认为犯有国际罪行或其他
- 其压载水容积更换率应至少为()%。《MARPOL73/78》附则Ⅵ规定,每艘船舶应保存一份含消耗臭氧物质的设备清单和《消耗臭氧物质记录簿》。《消耗臭氧物质记录簿》中的物质应按其()单位记录。按照1990年美国油污法的规
- 压载水管理计划须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制定并通过的压载水管理指南编制。以下()不是压载水管理计划中应包括的内容。按照《73/78防污公约》附则Ⅰ的规定,船舶的《国际防止油污证书》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将立即失效()。Ⅰ.
- 根据《船舶压载水公约》,应及时将压载水管理的相关作业详细记入压载水纪录簿。每项记录应由()签字,表述有误的是()。沿海国在毗连区内进行的管辖只限于()在其领域内的违反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法规的行为。Ⅰ
- 该证书有效期限应由主管机关规定,但不得超过()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通过”是指以()为目的的通过领海的航行。Ⅰ.穿过领海但不进入内水;Ⅱ.停靠内水以外的泊船处或港口设施;Ⅲ.驶往或驶出内水;Ⅳ.驶往或驶
- 预防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传播的措施包括()。Ⅰ.尽量减少带入有害水生物、病原体和沉积物;Ⅱ.及时清除沉积物;Ⅲ.避免非必要的压载水排放;Ⅳ.如果为便利货物安全操作,必须在同一港口加装和排放压载水,应注意避免不
- 为尽量减少压载水中带入有害水生物、病原体和沉积物,在下列哪些区域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加装压载水()。Ⅰ.港口国所确定的区域;Ⅱ.夜间,当水底浮游生物易在水体中上升时;Ⅲ.非常浅的水域;Ⅳ.推进器易搅起沉积物的区
- 在海上进行压载水更换时,应考虑关于更换压载水安全方面的指导,遵照以下做法()Ⅰ.可行时,船舶应在深海、开阔水域并尽可能远离海岸处进行压载水更换;Ⅱ.如不可能做到上一点,应遵照地区协议制定的要求进行,特别是在
- 遵照以下做法()。Ⅰ.可行时,可按港口国所接受的方式在指定的区域进行压载水更换。在通过()等国际航行的海峡时,油轮在特殊区域外排放污压舱水、洗舱水,任何油轮和400总吨及以上的非油轮在特殊区域内排放经处理的
- 在海上更换压载水的方法有几种()。沿海国在毗连区内进行的管辖只限于()在其领域内的违反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法规的行为。Ⅰ.防止;Ⅱ.追踪;Ⅲ.杜绝;Ⅳ.惩治。按照现行的《73/78防污公约》议定书Ⅰ的要求,油
- 根据《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规则》,为符合压载水更换标准而进行压载水更换的船舶,当船舶不能按规定进行压载水更换时,应考虑在尽可能远离最近陆地的地方,并在所有情况下距最近陆地至少()、水深至少为()的
- 根据《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规则》,为符合压载水更换标准而进行压载水更换的船舶,凡可能时,均应在距最近陆地至少()、水深至少为()的地方进行此种压载水更换并应考虑本组织制定的指南。《MARPOL73/78》附
- 船上从事海上压载水更换的高级船员和一般船员应接受以下培训并熟悉其中内容()Ⅰ.船舶的泵系;Ⅱ.进行压载水更换操作所需要的不同时间;Ⅲ.海上更换压载水使用的方法,适用时,具体提及所要求的安全措施;Ⅳ.船上保持
- 港口国应向船舶提供以下关于压载水管理方面的资料()。Ⅰ.港口国关于压载水管理的详细要求;Ⅱ.替代性更换区域的位置和使用条件;Ⅲ.任何其他的港口应急安排。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不得剥夺任何国家的商船在他国领
- 当加装或排放压载水时,应按照适合的记录格式进行记录,必须在满足本附则规定的条件下才可排放,否则禁止排放。这些条件至少包括()。Ⅰ.自航船航速至少为7kn;Ⅱ.非自航船航速至少为4kn;Ⅲ.在水线以下进行排放;Ⅳ.
- 压载水中的“活性物质”系指()。按照()确定领海基线的方法,以落潮时海水退到离岸最远的潮位线以下的最低低潮线作为领海基线。根据《73/78防污公约》议定书Ⅰ的规定,当船舶发生有害物质事故时,()应毫不迟疑地按规
- 港口国应向船舶提供以下关于压载水管理方面的资料()。Ⅰ.港口国关于压载水管理的详细要求;Ⅱ.替代性更换区域的位置和使用条件;Ⅲ.所提供的对压载水及相关沉积物进行环境安全式处理的接收设施的使用、位置、容量
- 《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规则》关于压载水管理的要求不适用于()。Ⅰ.以避免或使污染损害降至最低限度为目的进行的压载水和沉积物的加装和排放;Ⅱ.在公海对相同压载水和沉积物进行的加装和连续排放;Ⅲ.在
- 《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规则》关于压载水管理的要求不适用于()。Ⅰ.为保障船舶紧急情况下的船舶安全和救助海上人命而进行的必要的压载水和沉积物的加装或排放;Ⅱ.以避免或使污染损害降至最低限度为目的进
- 根据《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规则》,《压载水管理计划》应详述沉积物的()。Ⅰ.海上处置程序;Ⅱ.船上处理程序;Ⅲ.岸上处置程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公海自由的内容包括( )。Ⅰ.航行自由;Ⅱ.飞越自由
- 条件是()。Ⅰ.须在发生损坏或发现排放或损坏前后,已采取了一切合理的预防措施;Ⅱ.船东、公司或主管的高级船员故意或轻率行事而引起损坏,则不在此例;Ⅲ.如果在发生损坏或发现排放或损坏前已采取了一切合理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