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为评价乙脑疫苗的效果,随机确定某地1000名儿童接种该疫苗,并随

    为评价乙脑疫苗的效果,随机确定某地1000名儿童接种该疫苗,并随访三年,以下哪一个结论最正确()。下列都是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哪项除外()。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采用双盲法是为了减少()。在确定因果关联的时间顺序
  • 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

    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病因研究中,寻找病因主要利用了下列哪种逻辑思维方法()。环境污染产生的急性危害中不包括()。用于血清流
  • 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在农村最多不超过()。

    在分子流行病学中用易感性标志来测量人体自身因素的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有()。一次肺癌研究中,并按性别、年龄、种族进行配比,而对照仅30%是重度吸烟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肺癌与重度吸烟有联系,此推论()。4小时
  • 属于垂直传播的是()。

    属于垂直传播的是()。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下列能引起痛痛病的是()。胎盘传播# 飞沫传播 经水传播 机械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涉及因素具体且可操作性
  • 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

    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考核一种疫苗效果时进行双盲设计是指()能够导致臭氧层减少损耗的气体不包括()现况研究的主要分析指标是()。抽样误差最大的抽样方法是()。奈曼偏倚可能发生在哪类研究中()
  • 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特征()。

    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特征()。随机抽样的目的是()。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关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判定条件中,正确的是()。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病史,不食者不发病 如食
  •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一般以下列哪项为主()。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一般以下列哪项为主()。某年冬季,某地区居民因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而发生甲型肝炎流行,此毛蚶称为()。经土壤传播的意义大小,取决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理论分离比为(
  • 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

    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下列哪些疫苗为我国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疫苗()。空气传播 经水传播 娩出前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 经食物传播 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病例组的发
  • 我国规定的儿童基础免疫的生物制品中包括()。

    我国规定的儿童基础免疫的生物制品中包括()。对20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评价某种新药的治疗效果,试验组有效率60%,对照组有效率为45%,则()。某学者在某地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地人群肺
  • 病毒性肝炎是()。

    病毒性肝炎是()。关于病因的具体所指,错误的是()。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甲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 丁类传染病 戊类传染病包括宿主、
  • 评价治疗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是()。

    评价治疗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是()。以下有一项不属于城市生命线系统()。属于垂直传播的是()。人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的最本质的联系是()。有效率、治愈率、生存率# 有效率、续发率、标化率 治愈率、引入率、
  • 下列各因素中,属于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是()。

    下列各因素中,属于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是()。目前我国疾病监测的种类有()。以下哪项研究宜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在设计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时,确定配对条件的主要原则是()。人口密度 气候、地理#
  • 外潜伏期是指()。

    外潜伏期是指()。1990年某市为了调查老年人中多发病的分布情况,对该市7个区的9个不同地段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7458例进行调查,这是()。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的因素是()。下述哪项不是前瞻性调查的特点()。
  • 传染期的概念是()。

    传染期的概念是()。提出病因假设的目的是为了()。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吸烟者肺癌死亡率=0.96‰,不吸烟者=0.07‰,一般人群=0.56‰,人群中吸烟率为55%,则完全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率占吸烟者肺
  •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

    治愈率达90%。此治愈率不可信的主要原因是()。生物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些属于分子生物学标志()。传染源不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的过程 病原体沿一定传播途径扩散的过程 易感人群受到病
  • 以下哪一项不是经饮用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以下哪一项不是经饮用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外潜伏期是指()。在医学研究中,病因的研究方法有()。发病年龄有差异,新迁入者易发病。原居住区的病例多集中于儿童# 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的
  • 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目前认为某些有害物无阈值,它们是()。下列有关队列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传染病流行 易感人口的迁出 计划免疫 免疫人口的死亡
  • 当机体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机体可

    当机体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则()。现代医学模式指的是()。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1955年,美国洛杉矶气温高达37.8℃,老年人死亡率升高,平均每天约死亡70~317人,此即发生的
  • 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8人发病,全部送医院治疗,并对其排出

    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8人发病,有人认为疫源地已经消灭,调查对象应当是()。某因素与某病之间的关联强度最好的衡量指标是()。女性,步距小。体检:表情呆板,全身震颤,头前倾,病因的研究方法有()。导致人群易感
  • 垂直传播是指()。

    垂直传播是指()。有人拟用病例对照研究探索未产是否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设计时,下列哪种因素最应在病例与对照之间进行配比()。痛痛病就是()。经胎盘传播 上行性传播 分娩时引起的传播 A、B、C均不是 A、B、C均
  • 经土壤传播的意义大小,取决于()。

    取决于()。下列哪项不是判断因果关联的标准()以下哪项不是现况调查样本量的决定因素()以下备选答案中均属于选择偏倚的是()。在一项饮酒与胃癌关系的研究中,则很可能会产生的偏倚是()。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
  • 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长短主要应依据什么()。

    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长短主要应依据什么()。对研究所需指标或数据进行测定或测量时产生的偏倚为()。居民区的大气卫生标准适应于以下地区,但应该排除的是()。潜伏期 前驱期 传染期# 临床症状期 恢复期诊断怀疑
  • 引起医源性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

    引起医源性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以下说法中哪项正确()。关于病因研究的方法,下列叙述哪项不恰当()。患病率指标来自()。经空气传播 经污染物# 共同媒介传播 媒介昆虫传播 经手直接传播偏倚可发生
  • 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在怀孕期可能会导致胎儿的感染,请问这种传播

    将肺癌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文化程度进行配比,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吸烟情况进行比较。这是一种什么研究方法()。在一项队列研究中,暴露因素的RR值的95%可信区间为0.1~0.6,对照组发生率为39%,症
  • 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

    以揭示疾病流行规律的研究方法是()。下列那一项是我们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对照时最理想的对照来源()。下列不属于克汀病症状的是()。散发为主 呈周期性 患者有共同进食某一食物的历史,不食都不发病# 儿童发病
  • 关于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队列研究资料分析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减少()。如果研究开始时研究人群病例已经产生,则不能进行()。常有季节性特点 常有周期性特点 易暴发 儿童发病多见 以上
  •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下列哪项措施不适合用于控制混杂偏倚()要保证抽样调查的结果能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在于()。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大多情况下,
  • 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的因素是()。

    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的因素是()。下列哪一项适用于抽样调查的情况()。属于垂直传播的是()。下列不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因的是()。为了预防大骨节病,在膳食营养中应增加哪种粮食的食用量()。年平均人口数的
  • 现行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儿童基础免疫)规定接种的疫苗是()。

    现行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儿童基础免疫)规定接种的疫苗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人群来自()。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还可能出现()。为研究儿童肿瘤与母亲宫内X线暴露史的关系,对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χ=2.0l,P&gt
  •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定义是()。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定义是()。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是()。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可能比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病例
  • 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分析性和实验性研究方法的基本区别是()。1988年1月上海曾暴发一起因生吃鱼、贝类食物引起的甲肝大流行,后经各级部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得以控制。伤寒菌苗 卡介苗 麻疹疫苗 白喉
  •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环境污染物的暴露一般是通过()。制定某物质的卫生标准的依据是()。一般而言,在病因预防中自我保健不包括()。哪一项不是临床试验评价疗效常用指标()。抽样调查
  •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以下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任务,哪项除外()。分层分析可减少()。以下关于必要病因的正确陈述是()。养子分析是()。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是指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在
  • 以下研究方法中不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

    以下研究方法中不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目前疾病监测的主要对象是()。能明确和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揭示疾病流行规律的研究方法是()。暴发调查 横断面研究 前瞻性研究 生态性研究 实
  • 传染病流行曲线是根据流行期间发病者的下列哪一资料绘制而成()

    传染病流行曲线是根据流行期间发病者的下列哪一资料绘制而成()。下列属于主动监测的是()。普查的优点是()。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为了预防大骨节病,在膳食营养中应增加哪种粮食的食用量()。暴露日期 诊
  • 疫源地是指()。

    下列哪些不能作为参考()。传染源能达到的范围 传染源所在的地区 传染源容易聚集的地方 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 易感者聚集的地方回忆偏倚是研究对象故意不回忆真实情况造成,报告偏倚是研究对象故意
  • 对于生态学研究错误的说法是()。

    对于生态学研究错误的说法是()。评价治疗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理论分离比为()。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可疑因素作用的主要缺点是()。暴发类型不包括()。由于严
  • 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一段时间称为()。

    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一段时间称为()。研究某种药物对某病的治疗效果时,试验对象应该是()。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与对照共63对。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雌激素暴露
  •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主要取决于()。关于流行病学数学模型说法错误的是()。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随后每隔5户抽取1户,下列哪种研究对象代表性最好()。某地区在1周内进行了高血压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高血压病的()。关于分层抽样叙
  • 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形成病因假设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下述哪项不是前瞻性调查的特点()。传染期# 临床症状期 恢复期 病原携带期 潜伏期抽样调查# 诊断试验 队列研究 现场试验 临床
762条 1 2 ... 9 10 11 12 13 14 15 ... 19 20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