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自然保护区的主管部门包括()在专属经济区内,对沿海国的权利义务表述错误的是()()是我国用不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协调和平衡水的供求关系,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保证。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成为一个独立法律部
- 关于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在我国国内的效力,正确的说法是()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有()编制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的部门是()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在我国国内的适用必须经过国内立法机关将其转
- 下列属于“国家管辖范围外的环境”的有()我国建国初期的环境立法,较多的是关于()我国海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环境目标保护责任制主要体现()下列有关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说法,错误的是()按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 国际环境法萌芽阶段著名的国际环境案例有()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油、电镀、农药、石棉、水泥、玻璃、钢铁、火电以及其他严重污
- 梯恩梯学名为三硝基甲苯吹脱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内标法初始校准时要求每种组分及标记化合物的平均RF的RSD应小于()%。正确#
错误10
15
20#
25
- 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的当事方是()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是()最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新增的理念是()下列哪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报国务院批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 《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4919-1985)规定,水中硝基化合物的浓度在1-10mg/L,取水样()ml分析。铬天菁S光度法测定水中铍时,如果直接显色测定,其方法测定上限为()mg/L.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
- 根据《水质硝基苯、硝基甲苯、硝基氯苯、动静有常有基甲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3194-1991),测定杂质成分复杂的工业废水中的一硝基化合物时,可用蒸馏萃取法预处理水样。锑盐易水解析出沉淀,取样后应立即加盐酸
- 根据《水质梯恩梯、黑索金、地恩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3904-1992),梯恩梯标准溶液可长时间保存。采集测定三乙胺的水样时,要使用()材质容器。原子荧光法测定水样中砷的含量,为减少空白值应在测定过程中尽量
- 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通过的书面文件作为国际环境法的渊源属于()自然资源的特征包括()我国建国初期的环境立法,较多的是关于()在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稳定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执法就比较()《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
- 现代国际法所允许的国际环境争议解决方式包括()单位或个人通过自然资源使用权的买卖、出租、承包等取得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方式属于()()是指为了保护人群健康、保护社会财富和维护生态平衡,就环境质量以及污染物
- 气相色谱法测定硝基苯类化合物,可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石黑炉子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酸沉降监测项目中,()为逢雨(雪)必测的项目,同时记录当次降雨(雪)的量。正确#
错误灵敏度高#
速度快
操作简便EC和SO42-
- 国际环境法的历史发展可分为()土地利用规划法,包括()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个发展趋势是制定()我国对污染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海洋倾废管理条例》规定,倾废未列入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低毒或无毒的废弃物、应
- 关于文化遗迹地考古发掘的叙述正确的是()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非市场类刺激手段包括()我国固体废物的法律控制监督管理体制是()提出发掘计划报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的考古发
-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制度所规范的客体是()2010年6月,国务院通过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家层面上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区域。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的突发环境事件为环境事件。()国际不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是在哪次会议之后同年成立的()不属于开征环境税的方案的是()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是()对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纠纷,解决的方式正确的有()保护自然国际大会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
- 《水质梯恩梯、黑索金、地恩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3904-1992)规定分离硝基苯类化合物所用色谱柱的固定液为()()不是原子吸收光度法中进行背景校正的主要方法。5%OV-17
5%DEGS
3%QF-1#
5%SE-30氘灯法
塞曼
- 全球性环境保护条约经常采用的模式是()我国《草原法》规定,实行禁牧、休牧制度的草原包括()排污者可以申请减半缴纳排污费或者免缴排污费的情形是()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表现包括()联合国决议+行动计划
联
- 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包括()《生物多样性公约》所指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现代国际法所允许的国际环境争议解决方式包括()自然保护区为人类保留自然“本底”#
为各种珍稀濒危物种提供避难所#
为科学研究提供条件和场
- 《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4919-1985)规定,用()检测器测定硝基化合物。稀释与接种法测定水中BOD5时,水样采集后应在()℃温度下贮存,一般在稀释后()h之内进行检验。FPD
FID#
ECD
NPDA.2~
- 关于风景名胜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环境法中的总量控制的规定主要符合的生态规律是()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管理的运行机制包括()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风景名胜区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占风景名胜
- 对文物单位进行迁移或拆除必须经哪些部门同意()作为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立法依据的是()《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的征求公众意见的方式不包括()下列哪些行为需要获得有关部门颁发的
- 《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4919-1985)规定,分离硝基化合物用()色谱柱。丁二铜肟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镍,在低于20℃室温下显色时,络合物吸光度至少在度室温下显色时,络合物吸光度至少在()h内
- 《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4919-1985)可以直接测定出水中总硝基化合物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乙醛时,萃取所用的萃取剂是()。正确#
错误石油醚
乙醚
石油醚-乙醚#
丙酮通过分别检测
- 特殊区域环境不包括()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文化遗迹地
原生态区#
-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方法规定,用石油醚提取水中氯苯类化合物为消除氯苯提取液的化现象,可加入()浓硫酸。1ml
0.5
3-5滴#
- 《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4919-1985)中规定,保存总硝基化合物水样时用硫酸调节PH至3以下。正确#
错误
-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氯苯类化合物时,萃取液中的水分会影响色谱柱效能,需脱水。吹脱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时,吹脱水样用()或()。下列各题正确的是()。正确#
错误氮气、空气
氮气、氩气
高纯度氮
- 地表水中氯苯类化合物含量低,可将萃取液浓缩,以降低方法的检出限。设一人单独说话时声级为65dB现有10人同时说话,则总声压级为()dB.用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高氯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时,若水样中含有Fe3+,可加入()
-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包括()下列不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在环境法上使用公害一词首先见于()下列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水法》规定在航道内禁止的行为有()国际环境保护中共同责任的主要内容有
- 《水质1,2-二氯苯、1,4二氯苯、1,2,4-三氯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7131-1997)规定用()检测器测定。用于测定农药或除草剂等项目的水样,一般使用()作盛装水样的容器。氢火焰
电子捕获#
火焰光度计A.棕色玻
- 用石油醚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氯苯类化合物,净化氯苯类提取液常用()。流量计要求安装在干燥通风﹑腐蚀性气体少﹑无强()干扰﹑无剧烈振动及预防措施良好的场所。测定水中三氯乙醛的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HJ/T5
- 对违反矿产资源保护法的法律、法规开采矿产资源的,可以处以的行政处罚包括()属于防治海洋环境污染法的是()责令停止开采#
赔偿损失#
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
罚款#
吊销许可证#《海洋环境保护法》#
《防治陆
- 审批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申请之日多少日内作出准予或不准转让的决定()在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中,涉及放射工作、辐射应用、放射性物质的主要标准是()下列选项的表述不属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报
- 《水质梯恩梯、黑索金、地恩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3904-1992)规定,定量检测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内物为(),即1,5DNN。洗涤剂的污染会造成水面有不易流失的泡沫,并消耗水中的()。稀释与接种法测定水中BOD5时,下
- 我国矿产资源的状况包括()下列哪些属于草原防火的法律措施()矿产品种比较齐全,部分矿产储量大#
一些重要矿种贫矿多#
地区分布不均#
人均占有量低#
开发利用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低#草原防火责任制度#
防火工作联防制
- 提取水样中氯苯类化合物常用的萃取剂是()三氯甲烷
苯
正乙烷
石油醚#
- 符合下列哪些情况可以转让采矿权()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应当()我国首次确认生态效益是森林的主要功能的立法是()依法获得的采矿权#
矿山企业投入生产满一年#
采矿权属
- 进出境检疫物的范围包括()下列哪项原则力图解决的是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性”的问题()从()开始,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开始调整环境保护战略,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反应性向预防性转变。进境、出境、过境动植物#
装
-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特殊环境保护始于()废弃物的法律管制中最重要的是1989年签订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要执行下列哪些制度()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1949
1956#
1976
1986《巴塞尔公约》#
《巴马科公约》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