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按照法律规定时限上报或经催
- 根据山东省环保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情况经常性监督管理的意见》(鲁环发〔2008〕94号)对有违法行为的建设项目要立即调查取证,填写《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现场取证材料移交单》并附取证材料,
- 根据山东省环保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情况经常性监督管理的意见》(鲁环发〔2008〕94号),县级环境监察机构要对辖区内的各类开发区、工业区、各乡镇每()巡查一次。市级环境监察机构要对市内
- 根据山东省环保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情况经常性监督管理的意见》(鲁环发〔2008〕94号),县级环境监察机构于每月()日前要将上月的建设项目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情况检查及巡查结果上报同
- 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个月内,申请验收。A、1
B、2
C、3#
D、6
-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建设项目最多可以处以罚款()。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建设无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小型企业,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应当由所在地的()。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
- 减免排污费数额在()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价格主管部门同环保部分负责审批。生活垃圾填埋场按容量分类,其中二类标准为()万立米。为准确掌握工作情况,及时汇总报告,便于监督检查,环境监察机构应当建立排污申
- 下列建设项目中()不属于国家禁止审批项目中的新五小。氮和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主要来源于()污染。A、小电镀#
B、小火电
C、小炼油
D、小钢铁A、生活污水#
B、农业面源#
C、工业废水
- 排污者对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有异议时,应自接到排放污染物核定通知()内,向发出通知的环保部门申请复核。环保部门自接到复核申请之起()做出复核决定。我国环境保护的三个历史性转变不包括:()违反《水污
- 市(地、州)级财政、价格、环保主管部门收到排污者减免排污费的书面申请()后,应当在有环保部门先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审核意见会同级财政、价格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环境监察人员对废气排放污染源的废气排放口检查时
- 1000立方米天然气折算成()吨标准煤。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包括()。A、1.33#
B、1.457
C、
- 环境监察机构应于()对排污者的《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试行)》等进行审核,按月(或季)核定,应在每月(或季)终了后()内完成本辖区所有排污者的核定工作。A、每年1月15日、10日#
B、每年12月15日、8日
C、
- 下级环境监察机构应当于每年的()月底前将本辖区内上一年度排污费征收稽察情况报上一级环境监察机构。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A、1
B、3
C、
- 不按照法律规定时限上报或经催促后仍拒不申报的行为,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46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的罚款。自然保护区一般分为()。A、一万元以下
B、五万元以下
- 经稽查,发现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连续()个月,对辖区内家以上排污者应当征收而未征收排污费或者少征收排污费的,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整改。A、10,20
B、12,30
C、12,20#
D、10,30
- 负责稽查的环境监察机构应当于稽查结束后()日内制作《排污费征收稽查报告》,报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未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破坏环境噪声排放自动监控系统,致使环境噪声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应
- 1吨原煤折算成()吨标准煤。A、0.985
B、0.714#
C、0.523
D、1.102
- 不按照法律规定时限上报或经催促后仍拒不申报的行为,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第72条第1款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的罚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通过()下达限期治理决定等方式,变相延长限期治理期
-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过程中,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监察机构负责的工作。()下列()属于按照人类社会活动划分的污染源类型。环境保护法的主体涉及()等。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
- 我国环境保护的三个历史性转变不包括:()A、从单纯依靠环保系统到全社会共同参与#
B、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
C、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
D、从主要用
- 下列哪条不符合建设自动监控系统的要求。()排放水污染物超标或者超总量,但有下列情形之一,法律法规相关条款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特别规定,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一条处罚#
B、建
- 自动监控设备需要维修、停用、拆除或者更换的,应当事先报经()机构批准同意。化学突发事故灾害区域按受害程度大致分为()。A、环境监测
B、环境信息
C、环境监察#
D、环境管理A、重度危害区#
B、中度危害区#
C、轻
- 下面()不属于对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的检查内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原则()。下列污染源不属于暂不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的是()。下列不属于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是()。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原则主要包括()。A、
- 对国控重点污染源及其污染治理设施的现场监察每月不少于()次。环境噪声按其产生的机理可分为()等。不属于独立审批人工作原则的是()。A、3
B、2
C、1#
D、5A、机械噪声#
B、气体动力噪声#
C、电磁性噪声#
D、工
- 污染源监察执法检查以对环境影响突出的()为主。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调查取证时,当事人应当到场。下列情形不影响调查取证的进行。()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以下()行为,应该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
- 燃用含硫量2%煤的机组或大容量机组(200MW)的电厂锅炉建设烟气脱硫设施时,应优先考虑采用()脱硫,脱硫率应保证在()以上。行政处罚案件管辖可分为()。A、湿法,90%#
B、半干法,90%
C、干法,75%
D、半干法、75%A
- 增压风机电流不变,入口烟气流量增大、二氧化硫浓度降低,出口二氧化硫浓度增高的原因是()。A、浆液泵全停#
B、压火
C、旁路开启
D、脱硫停运
- 环办【2009】8号文规定所有脱硫设施必须安装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系统要确保能随机调阅相关运行参数及趋势曲线,相关数据至少保存()。SO2年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是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个日均值,每月至少
- 在锅炉负荷、石灰石供浆量变化范围较稳定的情况下,进口SO2浓度增大,脱硫率将逐渐(),出口SO2浓度将()。排污单位的烟尘可以采用()方法计算排污量。A、升高;下降
B、下降;升高#
C、下降;下降
D、升高;升高A、
- 在入口SO2浓度、石灰石供浆量变化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锅炉负荷,脱硫率将会逐渐(),出口SO2浓度将()。()是环境标准体系构成所具有的特点。绿色标志产品的含义包括()。下列行政制裁中,()属于行政处罚。在确定排
- 曝气不足、进水水质偏高、生化不充分、污泥龄短、污泥负荷高,生化池内的污水()。从事现场检查工作的环境监察人员不得少于()人,检查时应出示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配发的有效执法证件,并为被检
- 核查(督查)中发现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量达不到应接纳量()的认定为不正常运行?国家级环境质量标准由()组织制定。声源一个月内超标不足()天的,噪声超标排污费减半征收。农村生态环境监察重点有()。A、20%
B
- 核查(督查)中发现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污染物浓度或总量超过规定标准()认定为不正常运行?我国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 下列各类除尘器中哪类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最高。()A、重力除尘
B、旋风除尘
C、静电除尘#
D、湿式除尘
-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的()认定为污水处理厂不正常使用污染处理设施。地主环境保护部门根据()的要求按照统筹规划、保证重点等原则,确定需要自动监控的重点污染源,制定工作
- 活性污泥混合液有一定的气味,当在曝气池旁闻到一股土腥味时,就可判定曝气池()。《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适用于()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和建成后的
- 城镇污水pH值一般为()。下级环境监察机构应当于每年的()月底前将本辖区内上一年度排污费征收稽察情况报上一级环境监察机构。以下为排污费用途的是()A、6~9
B、6.5~9
C、6~7.5
D、6.5~7.5#A、1
B、3
C、2#
- 现有燃煤机组应按照国家发改委、原国家环保总局印发的《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规划》要求完成脱硫改造。安装脱硫设施后,其上网电量执行在现行上网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加价()分钱的脱硫加价政策。下列(
- COD监测与监察系数取决于监测与监察达标率,其中监测与监察达标率为90%及以上的,监测与监察系数取值为()。根据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下列区域中()不可以被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A、1.4%
B
- 某企业因部分车间停产使部分处理设施停止运转,但处理后的废水达标,可否认定该企业为擅自闲置污染防治设施()。环境污染案件证据的类型分为物证和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被害人的陈述、污染者的陈述和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