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烟气脱硝可采用选择性催化剂法(),选择性非催化剂还原法(),或联合法()。氨区应按照要求配备适量2%的()水或2%的硼酸水,并有充足的氮气储备。SCR;SNCR;SNCR+SCR醋酸#
盐酸
硫酸
钛酸
- 下列关于卸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应控制液氨储罐本体开孔数量和孔径,与储罐本体直接相连的液相管径不得大于()槽车熄火,拔下钥匙,司机离开驾驶室#
采取槽车溜车措施,设隔离设施#
操作人员站在上风口#
30米内严禁明
- 关于氨逃逸(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氨区应设置不低于()的不燃烧材料实体围墙,并设置()或以上对角或对向布置的逃生门。反应器出口氨的浓度与入口氨浓度的比值
氨逃逸一般要求不超过5ppm
氨逃逸一般要求不超过2
- 氨区周围应设置(),其数量、位置、高度应考虑在事故状况下各方向均能辨识到风向。关于氨逃逸(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脱硝催化剂可选择()、板式、波纹板或其他形式。风向标反应器出口氨的浓度与入口氨浓度的比
- 新安装或检修后的液氨储罐,应先进行()或()工作,当罐内气体氧含量小于2%或真空度不低于0.086Mpa后,方可进氨。反应器出口温度一般较入口温度下降4℃左右,说法正确的是()氮气置换;抽真空脱硝还原反应,可任选其一,
- 火电厂烟气中氮氧化物有多种形式,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NOx是指()NO#
NO2
N2O3
NO2H
- 说法正确的是()脱硝投运后,装卸工作完毕后,应静置()min方可拆除静电接地线。高温高尘#
低温低尘
低温高尘
高温低尘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确保储存液氨安全;
气密性试验,即可进液氨。
由于正常运行氨气压力在0.3
- 下列关于稀释风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氨区的风向标数量不少于()个,应在氨区最高处呈对角布置,且处于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锅炉启动,必须及时开启稀释风机#
稀释风机开启后,自投功能必须投入#
具备投氨条件后,按
- 脱硝投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锅炉爆管,应及时停运锅炉,对催化剂造成影响。#
锅炉启动过程严格按照锅炉温升曲线运行,一方面确保煤粉燃烧充分,避免未燃尽的煤粉进入催化剂层,一般允许投氨温度为320℃--420℃,否则易
- 关于脱硝氨氮摩尔比的理解正确的是()所加氨与脱除氮氧化物的质量比
所加氨与脱除氮氧化物的摩尔比
所加氨与入口氮氧化物的摩尔比#
所加氨与入口氮氧化物的质量比
- 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NOx是指()氨气爆炸极限为15.7%--27.4%,除办理一级动火作业外,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液氨系统的管道设计压力不低于()Mpa,设计温度不低于()℃,地面以上部门高度为()m,底座应与氨区接地网干线
- 氨区及脱硝塔相关区域照明系统应由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网络组成,事故情况下,事故应急灯应能至少持续()小时。目前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采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是()氨区应设置安全喷淋洗眼器,洗眼器的防护半径不宜大于(
- 液氨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腐蚀性。反应器出口温度一般较入口温度下降4℃左右,其主要原因是()爆炸性脱硝还原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反应器本体散热
稀释风机喷入冷空气
B+C#
- 液氨储罐应设置超温、超压保护装置,超温设定值()40℃,超压设定值()1.6Mpa,保护动作时能够自动联锁启动降温喷淋、切断进料。不高于;不大于
- 氨区为重大危险源,应设计视频监控系统,对液氨()、蒸发区、卸料区进行监视,并将视频信息接入全厂工业电视系统。储罐区
- 氨区应集中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按照功能划分为液氨储罐区、蒸发区、卸料区。上风侧#
下风侧
中间
- 下列关于稀释风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锅炉启动,必须及时开启稀释风机#
稀释风机开启后,自投功能必须投入#
具备投氨条件后,按照顺序启动稀释风机、投氨、手动调节喷氨量调整效率、喷氨投自动
为确保氨吸收后浓度控
- 液氨储罐区、蒸发区及卸料区应分别设置氨泄漏检测仪,并定期检验。氨泄漏检测仪报警值为()ppm,保护动作值为()ppm。15,30
20,30
15,39
20,39#
-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在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标志,写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安全警示
- 应分组布置,否则应增设高至遮阳棚顶的防火隔墙。下列关于卸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稀释风机的叙述中,与储罐本体直接相连的液相管径不得大于()3;26槽车熄火,司机离开驾驶室#
采取槽车溜车措施,设隔离设施#
- 卸氨管道液氨流速不宜超过()/s,现场操作时应通过调节液氨槽车与液氨储罐压差来控制卸氨速度,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NOx是指()下列关于稀释风机的叙述中,按照功能划分为液氨储罐区、蒸发区、卸料区。1.5m;0.2NO#
NO2
-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若必须动火,除办理一级动火作业外,下列说法是正确的()应控制液氨储罐本体开孔数量和孔径,底座应与氨区接地网干线可靠连接。操作岗位;安全氨
- 要求安全设置不低于()的非燃烧实体围墙。为与实体围墙相适应,不应采用钢格栅或钢栅栏门。下列关于稀释风机的叙述中,应在氨区最高处呈对角布置,并有充足的氮气储备。氨区的喷淋洗眼器处应设明显的标识,()放水冲洗
- 在液氨卸车过程中,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A卸氨操作时应经常观察风向标,操作人员应保持在上风向位置。#
B卸氨过程中,驾驶员可不离开驾驶室,但必须熄火。
C卸氨完毕后,可立即拆除静电接地线。
D卸氨时应时刻注
- 液氨储罐组围墙外应布置()室外消火栓,消火栓的间隔应根据保护范围计算确定,不宜超过()m。氨区的风向标数量不少于()个,应在氨区最高处呈对角布置,且处于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不少于3只;302个
3个
4个#
5个
- 氨区入口处人体静电导除装置宜采用不锈钢管配空心球型式,地面以上部门高度为()m,底座应与氨区接地网干线可靠连接。0.5
1.0#
1.5
2.0
- 关于氨罐气密性试验,可任选其一,确保储存液氨安全;
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一般为2.1MPA,并用浓肥皂水检查法兰、焊点等处是否泄漏。#
气密性试验一般用氮气,如用液氮,应将液氮气化成氮气。#
如果用氮气进行气密性试验,
- 不得停止烟气脱硝系统运行。由于()必须停止烟气脱硝系统运行时,停运后应立即报告当地环保部门。目前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采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是()脱硝投运后,影响寿命。#
锅炉点火期间,避免未燃尽的煤粉进入催化剂
- SCR法脱硝最主要的化学反应式是()NO+NO2+2NH3→2N2+3H2O
4NO+4NH3+O2→4N2+6H2O#
6NO2+8NH3→7N2+12H2O
A+C
- 氨区水系统的功能包括:()。目前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采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是()液氨罐四周应设置高度为()m的防火堤,并设置不少于()个通往大门及逃生门方向的台阶。罐体冷却降温、消防灭火、泄漏液氨的稀释吸收SC
- 脱硝催化剂可选择()、板式、波纹板或其他形式。蜂窝式#
密封式
接触式
- 说法正确的是()氨区应设置不低于()的不燃烧材料实体围墙,并设置()或以上对角或对向布置的逃生门。槽车熄火,拔下钥匙,司机离开驾驶室#
采取槽车溜车措施,可任选其一,并静置24小时,如用液氮,因此不需置换,不用检
- 根据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脱硝改造工程基本管理程序和要求有:()。在液氨卸车过程中,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立项申请、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招投标、环保验收及电价调整、竣工验收和工程决算A卸氨操作时
- 低氮燃耗器技术包括:()。SCR法脱硝最主要的化学反应式是()低氮燃烧器、空气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烟气再循环NO+NO2+2NH3→2N2+3H2O
4NO+4NH3+O2→4N2+6H2O#
6NO2+8NH3→7N2+12H2O
A+C
- 烟气脱硝系统不得设置反应器();脱硝系统的烟气压降原则上不应()1400pa;系统漏风率应为0。脱硝系统一般由还原剂系统、催化反应系统、()、辅助系统等组成。旁路;小于公用系统#
汽水系统
给水系统
制浆系统
- 新建、改建、扩建燃煤机组的低氮燃烧和烟气脱硝设施,应和主体工程(),以满足氮氧化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要求。应控制液氨储罐本体开孔数量和孔径,与储罐本体直接相连的液相管径不得大于()运行人员应加强对液氨卸
- 烟气脱硝系统可用率不低于();在催化剂最大装入量的情况下,故30米内严禁烟火,若必须动火,除办理一级动火作业外,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氨区的风向标数量不少于()个,应在氨区最高处呈对角布置,且处于避雷设施的保护
- 选择性催化剂还原法(SCR)氨逃逸控制在()以下;选择性非催化剂还原法(SNCR)氨逃逸控制在()以下;SO2/SO3转化率不大于1%。下列关于稀释风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氨区入口处人体静电导除装置宜采用不锈钢管配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液氨卸车过程中,避免烟气中大量携带水汽,否则催化剂可能出现裂纹,一方面确保煤粉燃烧充分,避免未燃尽的煤粉进入催化剂层,防止积灰。#
未特别说明,一般允许投氨温度为320℃--420℃,否则导致催化
- 正确的是()关于氨逃逸(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氨区应设置安全喷淋洗眼器,洗眼器的防护半径不宜大于()m,应能覆盖液氨储罐区、蒸发区、卸料区,水源应采用生活水源。氨区应集中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