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直线中线测量时,直线转点(含曲线起迄点)的左右方向偏差不大于距置镜长度的()。牵引变压器低压侧的额定电压为()。外径48mm腕臂与()型绝缘子配套。在长大隧道内,链形接触悬挂锚段长度在不超过(),隧道内尽量
- 支柱在行人较多的地方接地线应埋入地下()。锚段所在的线路曲线,直线各点50%、锚段长度取()轻污区绝缘子泄漏距离规定为()。普通线岔电连接与双吊弦应保持()的距离。整体吊弦在压接制作完毕后长度允许偏差为
- 水准仪观测时,应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离相等,视线长度以50~()m为宜。(A)70
(B)80
(C)100#
(D)200
- 用500V兆欧表测火花间隙绝缘电阻,阻值应大于()MΩ。(A)10
(B)100
(C)250
(D)500#
- 牵引变压器低压侧的额定电压为()不属于牵引变电所的高压断路器的()。(A)110kV
(B)220kV
(C)110或220kV
(D)27.5kV#(A)真空断路器
(B)高压熔断器#
(C)气体断路器
(D)少油断路器
- 在用复数表示正弦量时,复数的模表示正弦量的()。牵引变电所采用的三相变压器有()铁心柱(A)最大值#
(B)瞬时值
(C)平均值
(D)三种都可1个
2个
3个#
4个
- 接触网定位管卡子属于()零件。远离带电体检修作业,超过时,应经过试验,报铁路局批准;
隔离开关可以开、合不超过10km(延长公里)线路的空载电流,超过时,报铁路局批准#
从事隔离开关倒闸作业人员按要求每年进行考试
- 硬横跨梁安装应呈水平状态,其梁底面距最高轨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隧道内悬挂点号码印刷在距轨面()处洞壁上。接触网静态检测后,应及时将检测结果填入相应的记录。实际检测周期不应超过规定时间的
- 在负载作用下,软横跨支柱最大挠度不得大于()。降弓标安装高度为顶端距地面()。磁感应器固定在钢轨外侧,其中心距钢轨内侧工作边水平距离()mm,距信号接收设备垂直距离()mm。接触线中锚线夹安装应()。在直线
- 整体坚石地带,拉线可用锚栓锚固,锚栓直径不得小于25mm,埋深不得小于()mm。绝缘锚段关节两转换柱定位,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整体吊弦的压接有效长度为()。软横跨支柱的倾斜率:高度15m及以上的支柱为()%。
- 软横跨横向承力索采用镀锌钢绞线时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电力机车运行时,受电弓的瞬时极限位置距接地体不小于()mm。当发现全锚段接触线平均磨耗超过该型接触线截面积的()时,应全部更换。全补偿链形悬挂的腕臂
- 恒张力架线技术与普通架线技术相比,主要具有()特点。架线过程不会使导线产生硬弯、扭转、扭曲变形#
放线速度快
恒张力放线设备运行平稳
安全可靠性高.
- 若曲线半径为400m,跨距为40m,接触线张力为10kN,则定位器受到水平拉力为()kN。吊弦偏移的安全运行值:在极限温度时,顺线路方向的偏移值不得大于吊弦长度的()。(A)0.1
(B)1#
(C)2
(D)51/2
1/3#
1/4
1/5
- 运行中,接触线被受电弓顶起的抬升量按()mm计算。在最大设计风速条件下,当电力机车受电弓工作宽度不超过1250mm时,接触线距受电弓中心的最大水平偏移不应大于()mm。(A)50
(B)100#
(C)150
(D)200100
300
20
- 接触网供电线在最大弧垂时距居民区及车站站台地面最小距离()mm。磁感应器固定在钢轨外侧,其中心距钢轨内侧工作边水平距离()mm,距信号接收设备垂直距离()mm。(A)3000
(B)5000
(C)7000#
(D)7500320-350
- 单相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因数等于()。一度电可供“220V、20W”的灯泡正常发光的时间是()。直线区段全补偿链形悬挂困难时取()为一个锚段。在用复数表示正弦量时,复数的模表示正弦量的()。在线间距不足6.5m地段进行
- 接触线工作部分坡度变化时,困难区段不应大于()‰。200km/h区段,站线接触网锚段长度困难情况下不超过()。拉杆(压管)或水平腕臂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悬挂点侧仰高不超过()mm。接触线高度的安全值:标准值±()mm。
- 圆轴扭转时,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分别为()。接触网供电线在最大弧垂时距居民区及车站站台地面最小距离()mm。接触网绝缘部件的泄漏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般地区(附盐密度<0.1mg/cm2,下同)不少于()mm(A)扭矩
- 接触网零件的各种调节螺栓的丝扣外露部分不得小于()mm并涂油。绝缘子的击穿电压至少等于干闪电压的()。()不能用来确定腕臂支柱所承受的垂直负荷。锚段关节电连接应分别在转换柱到锚柱间的跨距内,距转换柱()
- 隧道内悬挂点号码印刷在距轨面()处洞壁上。已知交于一点且相互垂直的三力F1=30N,F2=40N,F3=50N,则它们的合力的大小约为()。支柱应尽量设在侧沟限界以外,若客观条件限制必须设在侧沟中,则应留有排水通道,支柱
- 已知交于一点且相互垂直的三力F1=30N,F2=40N,F3=50N,则它们的合力的大小约为()。硬横跨梁安装应呈水平状态,其梁底面距最高轨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半补偿链形悬挂和简单悬挂弛度允许误差为15%
- 有两个电容器,且C1>C2,如果所带的电量相等,则()。锚段所在的线路曲线,直线各点50%、锚段长度取()接地极安装时,接地角钢顶距地面()。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含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160km/h及以下区段的标准
- 浇制基础混凝土前,应在坑底先铺()mm厚的石子。在负载作用下,软横跨支柱最大挠度不得大于()。绝缘子的击穿电压至少等于干闪电压的()。接触线偏角(水平面内改变方向)标准值:160km/h及以下区段≤()度。100(A
- 一个电路中有n个节点,则可列出()个独立的电流方程。定位器偏移的技术状态应符合安全值:标准值±()%的要求。160km/h以上区段,对于宽1950mm的受电弓,在距受电弓中心()mm的平面和受电弓仿真最大动态抬升高度(最
- 某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40V,它带的电量是0.2C,若它两端电压降到20V时,则()。(A)电容器的电容量降低一半
(B)电容量增加一倍
(C)电容器所带电荷减少一半#
(D)电量不变
- 限界门板下沿距公路面不得大于()mm定位环线夹的紧固力矩为()N.m。450025
32
44#
-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截面上的内力称为()。对于半补偿链形悬挂,接触线在中心锚结处张力和在补偿器处的张力差,不能超过补偿器处接触线额定张力的()(A)轴力#
(B)正应力
(C)剪力
(D)剪应力(A)5%
(B)10
- 材料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应力称为()。()号码应纵向排列。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外观检查,弯曲度不超过杆全长的()%。组织冷滑列车进行第一次低速冷滑试验道岔区速度不超过()km/h。在高压设备进行作业时对作业人
- 长度和横截面尺寸均相同的一根钢杆和一根铝杆,若受到相同的轴向拉力作用,则这两根杆应力和应变为()。为保证高速电气化区段的良好受流,一般要求在一个锚段内不允许有接头,要求接触网的制造长度在(),以适应锚段长
- “接触网终点标”的位置应高于接触线()以上高度。提高接触线张力以及有效的提高接触线()速度,同时相应的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用于保证列车在区间内运行的安全和提高区间的通过能力。()号码应纵向排列。承力索
- ()是孵化条件中最重要、首要的条件;孵化的最佳温度是()。接触网供电线在最大弧垂时距居民区及车站站台地面最小距离()mm。单相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因数等于()。当跨距很小时,接触线张力的变化取决于()的变化
- 高速交叉线岔的单开标准道岔交叉点位置应在两内轨距()的范围内。定位装置的超限恢复时间是()。变电所所在站区发生近点短路是指故障点标定装置指示在()范围以内。735~1085mm0.5个月
1个月#
3个月
6个月1公里
2
- 直径为d的圆截面梁,其抗弯截面模量W2=()。单开道岔标准定位时,截面上最大剪应力计算的一般公式为τmax=TR/Iρ,式中Iρ,其单位为()。填方地段的支柱外缘距路基边坡的距离小于()mm时应培土,其坡度应与原路基相同。
- 拉、压杆的危险截面是()截面。电力机车运行时,受电弓的瞬时极限位置距接地体不小于()mm。距分相绝缘()处,应设立禁止双弓标志牌,通知司机不允许电力机车升双弓以防造成短接。120~160km/h区段接触线坡度(工作
- 测接地电阻时,摇柄速度应达到()r/min以上。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在拌和后()将丧失流动性。支柱应尽量设在侧沟限界以外,若客观条件限制必须设在侧沟中,则应留有排水通道,支柱根部应用砂浆砌石加固。支柱埋设深度应符
- 4只纯电阻的用电器其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分别列于下面,其用电器电阻最大的是()。恒张力架线技术与普通架线技术相比,主要具有()特点。接触网零件按用途分为()等。(A)“220V、40W”#
(B)“220V、100W”
(C)“36V
- 接触网避雷器的接地极距通信电缆应在()m以上我国货物列车最大装载高度为()。中心锚结的超限恢复时间是()。技规规定,当行车速度为140km/h时,接触网电压不低于()kV。1(A)5100mm
(B)5200mm
(C)5300mm#
(
- 在距分相绝缘器()m处,应设立断闸标志牌,用以通知司机通过分相绝缘器时,先断开机车主断路器,通过后在合上。隧道内悬挂点号码印刷在距轨面()处洞壁上。30(A)Im#
(B)1.2m
(C)1.5m
(D)2m
- 每个接触网工区要有安全等级不底于()级的接触网工昼夜值班。圆轴扭转时,截面上最大剪应力计算的常用公式为τmax=T/Wn,式中Wn称为抗扭截面模量,其单位为()。()是确定接触网绝缘部件选型的重要依据。3mm
mm2
mm3
- 接触线接头距悬挂点不应小于()m。为预防雷害,在多雷区的27.5kV馈线上安装()。对于全补偿链形悬挂,承力索在中心锚结处张力和在补偿器处的张力差,不超过补偿器处承力索额定张力的()。2A、避雷针
B、避雷器
C、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