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SF6绝缘电流互感器如具有电容屏结构,其电容屏连接筒应要求采用强度足够的()以防止因材质偏软导致电容屏连接筒移位。加强绝缘子全过程管理,应全面规范绝缘子选型、()、监造、验收及安装环节。严格落实电视电话会
- SF6气体绝缘互感器补气较多时(表压小于0.2Mpa),应进行()试验。继电保护直流系统运行中的电压纹波系数应不大于(),最低电压不低于额定电压的(),最高电压不高于额定电压的()。工频耐压2%;85%;110%#
5%;80%
- 制造厂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内部构件()。用户自行运输时应按制造厂规定执行。加强开展开关柜(),对异常的开关柜强化监测、分析和处理,防止导电回路过热引发的柜内短路故障。振动移位局放检测;
温度检测
- SF6气体绝缘互感器运输时所充()应严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对于新投设备,做整组试验时,应按规程要求把被保护设备的各套()串接在一起进行。应按相关规程要求,检验线路和主设备的所有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线
- 110kV及以下互感器推荐()运输,220kV及以上互感器必须满足()运输要求。加强对各项承包工程的安全管理,明确()的安全责任,签订安全协议书。并网电厂都应制定完备的发电机带励磁()的应急措施,200MW及以上容量的
- SF6气体绝缘互感器设备故障跳闸后,应进行SF6()检测,以确定内部有无放电。避免带故障强送再次放电。对运行超过()年的薄绝缘、铝线圈变压器,不宜对本体进行改造性大修,也不宜进行迁移安装,应加强技术监督工作并逐
- 若互感器所在变电站短路电流超过互感器铭牌规定的动热稳定电流值时,应及时排更换()。一级重要电力客户应具备()电源供电条件。改变变比一路
两路#
三路
四路
- 当采用电磁单元为电源测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电容分压器的()和()时,必须严格按照制造厂说明书规定进行。气体绝缘的电流互感器安装后应进行现场老炼试验。老炼试验后进行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出厂试验值的()%。
- 对隔膜上有积水的互感器,应对其本体和()进行有关试验,试验不合格的互感器应退出运行。生产厂家首次设计、新型号或有运行特殊要求的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在首批次生产系列中应进行()。绝缘油例行试验#
型式
- 互感器的一次端子()并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以防止产生过热性故障。变压器本体保护宜采用()跳闸方式。沿电气化铁路或有电气化铁路通过的桥梁上明敷电缆的(),应沿其全长与金属支架或桥梁的金属构件绝缘。对考试、考
- 运行人员正常巡视应检查记录互感器油位情况。对运行中渗漏油的互感器,应根据情况限期处理,必要时进行(),对于含水量异常的互感器要加强监视或()。为保证冷却效果,变压器冷却器每()年应进行一次冲洗,并宜安排在
- 老型带隔膜式及气垫式储油柜的互感器,应加装()进行密封改造。风电场并网点()等电能质量指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时,风电机组应能正常运行。电容器组禁止()。送电操作前,必须查清相关设备和系统的(),确认无误后方
- 如运行中互感器的膨胀器异常伸长顶起上盖,应()。立即退出运行
- 对硅橡胶套管和加装硅橡胶伞裙的瓷套,应经常检查硅橡胶表面有无()现象,如果有此现象应及时处理。串补平台上各种电缆应采取有效的一、二次设备间的(),如电磁式CT电缆应外穿与串补平台及所连接设备外壳可靠连接的
- 应及时处理或更换已确认存在()的互感器。对怀疑存在缺陷的互感器,应缩短试验周期进行跟踪检查和分析查明原因。500kV变电站电容器组各相差压保护定值不应超过()V。SF6绝缘电流互感器110kV及以下互感器运输,说法正
- 电流互感器一次电阻出厂值和交接时测试值与也应无明显差异,且()应无明显差异。新安装或检修后的隔离开关必须进行()测试。设计值、出厂值、相间导电回路电阻;#
交流耐压;
瓷瓶探伤;
动作时间。
- 对新投运的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流互感器,1-2年内应取油样进行();对于厂家明确要求不取油样的产品,确需取样或补油时应由制造厂配合进行。对于实习人员、临时和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应强化(),并应在证明其具备必要
- 对尚未改造的互感器应每年检查顶部密封状况,对()。施工单位要落实好安全文明施工实施细则、()等安全技术措施。电力电缆线路保护范围包括:(),电缆管道、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桥,电缆井、盖板、人孔、标石、
- 当互感器出现异常响声时应()。在换流站运行阶段应密切跟踪换流站周围污染源及污秽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使设备()与所处地区的污秽等级相适应。金属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应试验合格,()限制元件在安装前
- 电容器装置用断路器如选用真空断路器,则应在出厂前进行高压大电流老炼处理,厂家应提供断路器整体老炼试验报告。()正确#
错误
-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中间变压器高压侧不应装设()。重要电力客户应按照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对自备应急电源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预防性试验、()和切换装置的切换试验。对水平放置保存期超过一
- 控制保护系统应采取必要的电磁干扰防护措施,串补平台上的控制保护设备所采用的电磁干扰防护等级应高于控制室内的控制保护设备。()发电厂宜根据布局、装机容量以及所起的作用,接入相应电压等级,并综合考虑地区()
- 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的能耗计算无需计及线路保护的动作时间与重合闸时间对MOV能量积累的影响。()积极应用红外测温技术监测直线接续管、耐张线夹等引流连接金具的发热情况,高温大负荷期间应增加(),发现缺陷及
- 在交接试验时,对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应逐台进行()试验,进行本项试验前后应进行()。在恶劣天气、设备危急缺陷情况下开展巡检、巡视等高风险工作,应采取措施防止()等事故发生。架空输
- 新安装干式空芯电抗器时,不应采用叠装结构,避免电抗器单相事故发展为相间事故。()风电场应在升压站内配置故障录波装置,起动判据应至少包括电压越限和电压突变量,记录升压站内设备在故障前()ms至故障后6s的电气量
- 线路故障时,串补平台上的控制保护设备的供电应不受影响。()外绝缘配置不满足()要求及防覆冰(雪)闪络、大(暴)雨闪络要求的输变电设备应予以改造。应根据接地引下线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
- 对电容器电压互感器应要求制造厂在出厂时候进行()U1n的铁磁谐振试验(U1n指额定一次相电压)。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应要求制造厂在出厂时进行()的铁磁谐振试验。0.8、1.0、1.2及1.50.8U1n#
1.0U1n#
1.2U1n#
1.5U1#
- 油浸式设备在交流耐压试验前要保证静置时间,110(66)kV设备静置时间不小于()、220kV设备静置时间不小于()、330kV和500kV设备静置时间不小于()。24h;48h;72h
- 火花间隙的强迫触发电压应不高于2.0p.u.,无强迫触发命令时拉合串补相关隔离开关不应出现间隙误触发。火花间隙动作次数超过厂家规定值时应进行检查。()正确#
错误应不高于1.8p.u.
- 油浸式互感器应选用()。电缆通道临近易燃或腐蚀性介质的存储容器、输送管道时,应加强(),防止其渗漏进入电缆通道,进而损害电缆或导致火灾。对于双母线接线方式的变电站,在一条母线停电检修及恢复送电过程中,必须
- 所选用电流互感器的动热稳定性能应满足安装地点系统()的要求。关于防止直流控制保护设备事故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直埋电缆沿线、水底电缆应装设()标识。主设备非电量保护应防水、防震、()、密封性好。
- 互感器的二次引线端子应有()。对于业扩报装工作,应做好各个环节的风险辨识与预控,严格履行正常验收程序,严禁()以及强制解锁、擅自操作客户设备等行为。在新建、扩建和技改工程中,应根据《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 电流互感器宜安装在串补平台相对高压侧。()有关开展互感器的带电红外测温工作说法正确的是()正确#
错误新建、改扩建或大修后的互感器,应在投运后不超过1个月内(但至少在24h以后)进行一次精确检测#
220kV及以上
- 电容器之间的连接线应采用硬连接。()加强辅助开关的检查维护,防止由于()等原因造成开关设备拒动。应监视重载和重要电缆线路因运行温度变化产生的蠕变,出现异常应()处理。正确#
错误接点腐蚀;#
松动变位;#
接
- 在串补装置遇到区内外故障或拉合串补相关隔离开关时,串补控制保护不应出现误动作或误发告警的情况。()对于业扩报装工作,应做好()等各个环节的风险辨识与预控,严格履行正常验收程序。加强对GIS、SF6断路器的()
- 设备运抵现场后应检查确认,应经评估确认互感器是否需要返厂检查。带电显示装置失灵应作为()缺陷尽快予以消除。在电缆通道内敷设电缆需经运行部门许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电缆孔洞应加装防火封堵,受损的防火设施应及
- 电容器组不平衡电流应进行实测,且测量值应不大于电容器组不平衡电流告警定值的5%。()在恶劣天气、设备危急缺陷情况下开展巡检、巡视等高风险工作,应采取措施防止()等事故发生。因通信设备故障以及施工改造和电路
-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在交接试验时,应进行空载电流测量。励磁特性的拐点电压应大于()性点有效接地系统)或()(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污秽严重的覆冰地区外绝缘设计应采用()等形式,防止冰闪事故。所选用断路器型
- 对于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安装时必须按照出厂时的进行安装,应按照各有关标准.规程的要求逐台进行全部出厂试验,包括高压下的()。宜优先选用加强RTV-II型防污闪涂料,()的材料性能与复合绝缘子的
- 应进行串补装置接入对线路继电保护、线路不平衡度、电网次同步振荡等的影响分析,应确定串补装置的控制和保护配置、与线路继电保护的配合方式等措施,避免出现系统感性电抗大于串补容性电抗等继电保护无法适应的串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