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低浓度瓦斯传感元件工作时温度约为()℃;高浓度瓦斯传感元件工作时温度约为()℃。450;200
- 井下调校和拆装传感器时,必须事先向()和矿调度所汇报,并避免因拆装造成超限现象。开采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的矿井,必须有()和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在井口和井口房,严禁采用()搭设临时操作间、休息间。地面中心站
- 监控系统传输的信号,最终都要变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处理的()。数字信号
- 低浓瓦斯传感器经()以上高浓瓦斯冲击后,应及时进行校验或更换。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信号传输距离不应少于()。4.0%A、2Km
B、5Km
C、10Km#
- 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分为()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信号传输距离不应少于()。中心站设备的联结线应整齐有序,所有接插头处,每()至少检查一次。中心站设备的绝缘电阻每()至少检查一次。集中式;分
- 煤矿瓦斯检测方法具有实时性强:最大监测周期不大于()。《规程》规定:每()必须对甲烷断电功能进行测试。30sA、5天
B、7天#
C、10天
- 监测仪器的基本特性是指输出对输入的响应质量,包括()和()两大类。静态特性;动态特性
- 在“双突”矿井中回风巷内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当周围瓦斯浓度大于()时,机载断电仪将发出声光报警。A、0.5%#
B、1.0%
C、1.5%
- 安全监测工()掌握矿用传感器、分站、电源和断电仪及闭锁装置等监控设备的工作原理。必须#
可以
不用
- 采用串联通风的采煤工作面入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分站”将切断串联通风区域及回风巷内的非本安电气设备。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瓦斯浓度大于()时,甲烷传感器将发出声光报警并切断贮煤仓运煤的各种运输设备电源。井
- 《规程》规定:每()必须对甲烷断电功能进行测试。井下临时抽放瓦斯泵站下风侧栅栏外,瓦斯浓度小于()时,“分站”将“自动复电”。采掘工作面必须坚持()断电。A、5天
B、7天#
C、10天A、0.5%
B、1.0%#
C、1.5%A、1.5
- 当瓦斯浓超过规定值而切断的电源,严禁自动复电,只有当瓦斯降到()以下时,方可人工送电。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规定值A、100mm
B、200mm
C、300mm#
- 机房工作人员要()小时值班,发现系统运行不正常应即使通知监测值班人员或技术人员及时处理,并做好()。井下临时抽放瓦斯泵站下风侧栅栏外,瓦斯浓度大于()时,甲烷传感器将发出声光报警。井下临时抽放瓦斯泵站下风
- 地面监控主机应具有2台并定期轮换运行,一般不超过()个月轮换一次。在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大于()甲烷传感器将发出声光报警。井下各处设置的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在井口和井口房,严禁采用()搭设临时操
- 下井前须检查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的零点和(),不符合要求时禁止发放使用。《规程》规定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瓦斯传感器必须每()校对一次。安全监测装置的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侧。电压值A、5天
B、7天#
C、1
- ()的防爆标志的意义为矿用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EXibⅠA、100mm
B、200mm#
C、300mm
- 巷道内的通信和信号电缆,应同电力电缆分挂在巷道()。受条件所限,应敷设在电力电缆上方()mm以上的地点。两侧;100
- 在安全监控系统中()表示正常运转、工作。《规程》规定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瓦斯传感器必须每()校对一次。绿色A、5天
B、7天#
C、10天
- 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制开关的(),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地面监控主机应定期轮换运行,正常情况下一般不超过()轮换一次。井下新鲜风流中O2浓度()。电源侧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A、不低
- 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煤矿监控系统传输电缆敷设宜采用()网络结构。用校准气样在井下调校的瓦斯、一氧化碳等传感器应定期上井全面检修校验,其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A、100mm
B、200mm#
- 《规程》规定:每()必须对甲烷断电功能进行测试。A、5天
B、7天#
C、10天
- 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及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检查合格后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入井。用校准气样在井下调校的瓦斯、一氧化碳等传感器应定期上井全面检修校验,其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安全性能
-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井下设备必须是()电气设备。机电设备硐室的气温()时,必须停止工作。A、防爆型
B、隔爆型
C、本安型#A、不超过26℃
B、超过26℃
C、不超过34℃
D、超过34℃#
- 在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大于()甲烷传感器将发出声光报警。A、0.5%
B、1.0%#
C、1.5%
- 井下临时抽放瓦斯泵站下风侧栅栏外,瓦斯浓度小于()时,“分站”将“自动复电”。在工作面若发现瓦斯传感器与瓦斯检测仪的显示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应在()对两种仪器校对完毕。在井口和井口房,严禁采用()搭设临时操作
- HLA细胞学分型检测的抗原是()HLA-DP#
HLA-D#
SD抗原
LD抗原#
HLAⅢ类分子
- 煤矿现常用的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检测原理为()。专用排瓦斯巷内的风速不得低于()。A、电化学式#
B、红外线吸收式
C、热催化式A、0.25m/s
B、0.5m/s#
C、1m/s
D、4m/s
- 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只准在瓦斯浓度()以下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用校准气样在井下调校的瓦斯、一氧化碳等传感器应定期上井全面检修校验,其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井下分站和电源箱应吊
- 煤矿现常用的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检测原理为()。A、电化学式#
B、红外线吸收式
C、热催化式
-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井下设备必须是()电气设备。监控设备在井下连续运行(),须运到井上全面检修。对需要经常移动传感器、电缆等,须由()负责按规定移动。采掘工作面必须坚持()断电。A、防爆型
B、隔爆型
C、本安
- 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安全监测装置的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侧。专用排瓦斯巷内的风速不得低于()。HLA细胞学分型检测的抗原是()便携式甲烷A、电源侧#
B、负荷侧
C、两
- 《规程》规定安全监测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次。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天必须使用标准气样和空气调校1次。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信号传输距离不
- 《规程》规定在使用便携仪和光学检测仪两者读数误差较大时,先以()为依据。在采取安全措施后必须在8小时内对2种设备调校完毕。煤矿常用的氧气传感器的检测原理为()。安全监测装置的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侧
- 低浓瓦斯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是()式,高浓瓦斯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是()式。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大于()时,“分站”将切断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安电气设备。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井下
- 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应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主要风门应设置(),被控设备开关的负荷侧应设置馈电状态传感器。每一个生产矿井必须做到(),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风门开关传感器A、以风
- 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从防尘的角度考虑,最佳排尘风速是()。安全监测工()掌握矿用传感器、分站、电源和断电仪
- 掘进工作面使用()台局部通风机供风的,2台局部通风机都必须同时实现风电闭锁。井下临时抽放瓦斯泵站下风侧栅栏外,瓦斯浓度小于()时,“分站”将“自动复电”。2A、0.5%
B、1.0%#
C、1.5%
- 瓦斯抽放泵站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利用瓦斯时,还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HLA细胞学分型检测的抗原是()甲烷传感器HLA-DP#
HLA-D#
SD抗原
LD抗原#
HLAⅢ类分子
- 煤矿监控系统传输电缆敷设宜采用()网络结构。A、树形结构#
B、星形结构
C、环形结构
- 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应设置()和温度传感器。井下临时抽放瓦斯泵站下风侧栅栏外,瓦斯浓度大于()时,“分站”将切断抽放泵的电源。一氧化碳传感器A、0.5%
B、1.0%#
C、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