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律诗的第五句在四联中属于()李商隐五律诗《晚晴》首句为“深居俯夹城”,这首诗尾联出句的平仄应当是()颈联#
尾联
首联
颔联平起平收
平起仄收
仄起平收
仄起仄收#
- 杜甫七律诗《咏怀古迹》之一的首句是“支离东北风尘际”,这首诗尾联对句的平仄应该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下列论述正确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
- 李商隐七律诗《安定城楼》的第二句是“绿杨枝外尽汀洲”,这首诗颈联出句的平仄应该是()许慎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A、象形
B、指事#
C、
- 中古韵书的代表是隋代陆法言所著的()下列各句中,宾语前置的句子是()《切韵》#
《广韵》
《集韵》
《平水韵》何以女为见#
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沛公安在#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 所谓“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三十六字母”即古代的声母系统,它们可能代表的是()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先秦两汉时代的声母系统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声母系统
晚唐五代或宋初的声母系统#
元明清时代的北方话
- “三十六字母”中被称为齿音的字母是()“涉渭为乱,取厉取锻”中“乱”的意思是()。下列各字,属于会意的是:()照船床审禅#
非敷奉微
见溪群疑
精清从心邪#
知彻澄娘用船横渡#
混乱
理丝
治理青
角
为#
网
-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句中“烟笼寒水月笼沙”的修辞方式是()。下列各句中的“莫”字,哪一个不是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并提
代称
夸饰
互文见义#群臣莫对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谏而不入,则莫
- 在后世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注疏包括的注解有()近体诗押韵的韵书的特点是()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
东汉郑玄《毛诗笺》#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又叫“疏”)#
唐陆德明《毛诗音义》(又叫“释文”)
- 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主要或是仅仅用于注音的术语是()如字#
读为
读若#
读如#
读曰
- 诸葛亮的《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句中“晦”可以解释为()。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
- 有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的是()《楚辞·离蚤》:“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王逸注:“言日月昼夜常行,忽然不久,春秋往来,人而无仪。”郑笺:“视鼠有皮,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
《诗经·汝坟》:“既见君子,不
- 下列文句,运用修辞中的互文见义手法的是()战城南,死城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百姓殷阜,年登俗乐,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
- “行年四十,舅夺母志。”文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下列工具书,属于解释虚词用法的有()委婉#
代称
互文
并提《说文解字》
《词诠》#
《诗词曲语辞汇释》
《经传释词》#
《辞源》
- 下列文句,运用修辞中的并提手法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
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整。#
饮食则温淳甘脆,脭脓肥厚。#
- 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必定是用来说明文字通假的术语是()许慎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读为#
读若
如字
读曰#
读如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文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近体诗一般在()使用对仗。委婉中的避讳语
委婉中的外交辞令
代称#
修辞中
- 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一般用作声训,即用与被解释的词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进行解释的是()读若
之言#
读如
之为言#
当作
- 《洛阳伽蓝记·王子坊》:“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下列例句“鄙”字用其本义的是()对偶#
互文#
引用#
比喻#
夸饰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 律诗对句的平仄为仄起平收,下一联与之相“粘”的诗句的平仄应该是()下列四个选项中,词的古今意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平起平收
平起仄收
仄起平收
仄起仄收#马
手
绸#
月
- “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孙子为列侯”文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下列各程度副词,表示在原有程度上更进一步的有()委婉中的避讳语
并提#
夸饰
互文见义少
稍
略
愈#
-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虽鸡犬不得宁也”这段文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委婉中的避讳语
并提
代称
互文见义#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 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主要用于改正古书中的误字的是()在下列各项中,选出“孰”是用作指人的疑问代词的一项()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下列各句中,“以”不是连词的是()如字
衍
当为#
读为
当作#父与夫
-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文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并提
代称
互文
委婉#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 下列文句,运用修辞中的委婉手法的是()《经籍纂诂》的编者是()荒侯市人病,不能为人。#
同子参乘,袁丝变色。#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
- 萧统《文选序》:“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和借代
互文和借代
倒置和代称#
互文和倒置
-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文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用于声训的术语是()。在后世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注疏包括的注解有()委婉中的避讳语
分承
委婉中的避
- 《经籍纂诂》的编者是()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段玉裁
阮元#
张玉书
王引之A、草创未就。
B、三窟已就。
C、是以百姓就本者寡。#
D、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E、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 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解释词义的专书是()在古汉语中有许多谦词,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谦词的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训释词义的专著,也是我国最早的语义分类词典。说文解字》
尔雅》#
释名》
方言》
- 古书旧注中的“疏”,其特点是()既对古书正文作疏解,也对前人所作传注作疏解#
用与被解释的词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进行释义
用来点明词语或文句的言外之意
用来具体说明被解释的词语的特定意义
- 王力先生考订《诗经》时代古韵为十一类()部,《楚辞》时代为()部。二十九;三十
- “莫”是作否定性无定代词的有()下列各句中,有动词使动用法的是()。刘熙《释名》#
张揖《广雅》
扬雄《方言》
刘熙《尔雅》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群臣莫对#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天下之水,其事体莫须有不战而屈
- 下列各组古注中,注者都属同一朝代的一组是()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下列论述正确的是()。《李将军
- 古注的下列常用术语中,用于注音,表示被注的字按它通常的读音来读的术语是()读如
如字#
读曰
之为言
- 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一般为两个以上连用并举、用于辨析意义相同相类的词语之间细微差别的术语是()《李将军列传》:“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句中“苦”的用法是()像“年”和“表”这样的字型,是在哪个阶段发生讹
- 《毛诗笺》的作者是()。下列各组汉字,都是形声字并且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毛亨
许慎
郑玄#
孔颖达A、陣都鄙隣
B、树析休栔
C、修脩儵倏#
D、胃肺膾炙
- 唐代出现的近体诗指()、(),和古体诗的最主要区别是讲究()和()。用“声训”解释词义的专书是()绝句;律诗;对仗;平仄刘熙《释名》#
张揖《广雅》
扬雄《方言》
刘熙《尔雅》
- 近体诗的“平”指中古的()、(),“仄”指中古的()、()。从语言学的要求来说,学习、研究古代汉语可以()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一、二空可以互换;三、四空可以互换)帮助我们认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之间的继承
- 汉代语言学家扬雄的《方言》全称是()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是()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在下列古书旧注术语中,与“读破”意思相反的一个术语是()《轩辕使者绝代语词万国方言》
《轩辕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 上古有()个声母,中古有()个声母,近古有()个声母。33;36;21
- 散文中的史传体主要有三种体裁:()体、()体和()体。编年;纪传;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