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一次流域降雨的净雨深形成的洪水,在数量上应该()径流模数相同的流域,径流总量()。水文手册和水文图集同()编制。在降雨径流相关图上,45°线相当于Pa()的等值线。重现期为10年的暴雨,其频率为()。某闭合流域
- 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下渗的水分被土壤颗粒吸收而形成薄膜水的阶段称为()。对洪水调查成果进行分析,不推算()。平均数或数学期望反映随机变量的()特征。洪水调查要求对调查成果进行分析,推算()。
- 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水位观测数据整理内容不包括()。水文手册和水文图集同()编制。土壤水包括()。450mm
500mm#
950mm
1400mm日平均水位
月平均水
- 不同径流成份的汇流,其主要区别发生在()洪水调查要求对调查成果进行分析,推算()。河网汇流过程中
坡面漫流过程中
坡地汇流过程中#
河槽集流过程中洪峰流量#
洪水总量#
洪水过程#
洪水重现期#
洪水输沙率
- 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计算,岸别字部分采用邻岸流速乘岸边流速系数,死水边取()。1m
0.1m
0.01m#
0.001m0.67~0.75
0.80~090
0.60#
0.50
- 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利用卫星云图和人机交互系统()降雨量计算、雨区移动预测等项工作。深层地下径流比较稳定,流量也比较小,称为()。在水文计算中,相关分析同期观测资料不能太少,n值应在()。不稳定水
- 产生壤中流(表层流)的条件是通气层中存在相对不透水层,并且它上面土层的下渗率与该层的相比,要()测深垂线处的河底高程()。超渗产流方式的关键中确定流域的()。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常用的方法有()。甲流域为
- 下渗容量(能力)曲线,是指()初损后损法需要分析建立()。目前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在缓坡明渠中不可以发生的流动是()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
干燥的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过程线#
充分湿润后
- 对于比较干燥的土壤,充分供水条件下,下渗的物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依次为()蓄满产流方式,产流计算不需要计算()。流域蓄水容量Wm又称为()渗透阶段--渗润阶段—渗漏阶段
渗漏阶段--渗润阶段—渗透阶段
渗润阶
- 降雨期间,包气带(也称通气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雷诺数是判别下列哪种流态的重要的无量纲数()降雨强度
后损期的平均下渗率
稳定下渗率#
初损期的下渗率急流和缓流
均匀流和非均匀流
- E601型等水面蒸发器观测的日水面蒸发量与那里的大水体日蒸发量的关系是()净雨沿地面和地下汇入河网并流出流域出口的过程称为()。前者小于后者
前者大于后者
二者相等
二者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产流过程
集流过程
漫
- 0.6,乙为50.0mm,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流域平均降雨量为()下渗曲线是一条()。不连序洪水系列的经验频率计算,蒸发面的温度就升高,饱和水汽压减小,饱和差减小,蒸发速度就大
太阳辐射强烈,蒸发面的温度就升高,饱和水
- 土壤含水量处于土壤断裂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之间时,那时的土壤蒸发量与同时的土壤蒸发能力相比,其情况是()大坝的设计洪水标准比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流域某一年最大日雨量()流域多年平均最大日雨量。二者相
- 土壤稳定下渗阶段,降水补给地下径流的水分主要是()河川水文情势的特点不包括()。某站水位流量关系为单一线,当断面淤积时,则()毛管水
重力水#
薄膜水
吸着水不重复性
地区性
周期性
破坏性#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
- 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包括()已知6月3日前期影响雨量为50mm,消退系数K=0.9,该日降雨30mm,产流10mm,则6月4日的前期影响雨量为()。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一般假定()。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
植物截留,填洼
- 流域的总蒸发包括()水文遥感技术不能进行()。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
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
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水面蒸发.植物蒸散
- 河川径流组成一般可划分为()某流域面积为100km2,当径流总量为7200m3时,折合径流深为()。在降雨径流相关图上,45°线相当于Pa()的等值线。土壤水包括()。水道断面面积包括()地面径流.坡面径流.地下径流
地面
- 若上升气块内部既没有发生水相变化,又没有与外界发生热量交换,这种情况下的气块温度变化过程为()平均流量相同的流域,径流模数()。长江三峡工程的校核洪水位和设计洪水位分别为()湿绝热过程
干绝热过程#
凝结过
- 在北半球形成的反气旋,近地面的气流背离高压中心向外侧辐散,并呈()不同径流成份的汇流,其主要区别发生在()顺时针方向流动#
反时针方向流动
垂直等压线流动
平行于等压线流动河网汇流过程中
坡面漫流过程中
坡地
- 即将降雨时,该处近地面的()将流域地形图划分成()的正方格,依次定出每个方格交叉点上的高程以及与等高线正交方向的坡度,取其平均值即为流域平均高度与平均坡度。年调节水库就是()。气压高.湿度大
气压低.湿度大
- 气压与海拔的关系是()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计算,岸别字部分采用邻岸流速乘岸边流速系数,死水边取()。算术平均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时,要求雨量站分布()、地形起伏变化()。我国计算日降水量的日分界是从()时
- 在北半球形成的气旋,近地面的气流向低压中心辐合,并呈()我国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从()时至()时。某流域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净雨与地面径流深的关系是()土壤含水量与()成正比。在流域径流形成和消退过程
- 气块中的水汽凝结后,若凝结物作为降水随时脱离气块降到地面,则称这种情况下的空气状态变化为()单位线应用时()问题。洪水调查包括()调查。常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指标有()。受冲淤影响,河流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
- 暖锋雨的形成是由于()初损后损法中流域产流后的损失包括()。基线的长度一般()暖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沿锋面滑行到冷气团上方#
暖气团比较强大,冷气团主动沿锋面滑行到暖气团上方
暖气团比较弱,冷气团主动楔入到暖
- 对流雨的降雨特性是()土粒分子力所结合的水分的最大量称为()。台风暴雨下渗总水量相比雨强大且均匀的暴雨下渗总水量()。单位线可利用()来推求。日降水量50~100mm的降水称为()其它条件相同时,流域包气带处
- 大气水平运动的主要原因为各地()水文年鉴每()刊布一次。用浮标法测流,断面流量等于断面徐流量再乘以()。温度不同
气压不同#
湿度不同
云量不同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风速
水位
浮标系数#
糙率
- 大气中某一高程上的气压,等于该处单位水平面积上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该气柱的高度为()频率为0.01的洪峰流量的重现期为()。某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当受洪水涨落影响时,则()产流量大小与()无关。从该高程
- 气块中的水汽凝结后,若凝结物仍留在气块中与其一起运动,岸边部分采用邻岸流速乘岸边流速系数,陡岸取()。我国多数河流,该直线以上为直接径流,直线以下与基流以上部分为浅层地下径流,这种简便的分割方法称为()分割
- 一般情况下,某一地点的露点温度将比当地当时的气温()流域的地理位置以流域所处的()来表示。衡量径流的年际变化常用()。高
低#
相等
高或相等坐标
行政区域
经纬度#
水文分区年径流偏态系数;
多年平均径流量;
- 气温一定时,露点温度的高低与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关系是()降雨量P大,在降雨径流相关图上,查得的径流深R()。短管的水力计算必须同时考虑()水汽含量越大露点越低
水汽含量越大露点越高#
露点高低与水汽含量无关
露
- 地形雨的特点是多发生在()描述洪水过程的三要素不包括()。平原湖区中
盆地中
背风面的山坡上
迎风面的山坡上#洪峰流量
洪水总量
洪水历时
峰型特征#
- 影响大气降水和蒸发的四类基本气象要素是()蓄满产流模式,产流期内按c下渗的雨量形式成()。初损后损法需要分析建立()。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温度.水汽压.露点.湿度
气压.
- 因地表局部受热,气温向上递减率增大,大气稳定性降低,因而使地表的湿热空气膨胀,称这种降雨为()承压水丰富的流域,其潜水水位()。降雨开始时,流域包气带土壤含水量,可用前期影响雨量()表示。气块中的水汽凝结后,
- 是指测验河段受某些因素影响,使水位流量间的关系不呈单值函数关系,这些因素不包括()。已知水中某点绝对压强为p=49000Pa,如当地大气压强为98kPa,其真空高度(以水柱高度计)为()雨强大,雨区范围大,雨区范围小,雨
- 冷锋雨的形成是由于()某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当受洪水涨落影响时,则()当受回水顶托影响时,水位流量关系的点据,是在原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洪峰模数是()值。暖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楔入到冷气团下方
冷
- 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地面径流终止点B用流域地下退水曲线来确定,使退水曲线尾部与流量过程线退水段尾部重合,()点即为B点。在降雨径流相关图上,Pa的数值是从左向右()。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
- 甲乙两流域除河网密度甲大于乙的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我国计算日降水量的日分界是从()时至()时。水道断面面积包括()对于指定流
-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下面对潜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用典型暴雨同倍比放大法推求设计暴雨,则()。流量埋藏于饱和带中
处于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上
能补充河流
能补充深层地下水#各历时暴雨量都等
-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使水资源具有()土壤水包括()。入库洪水过程线较坝址洪水过程线()再生性#
非再生性
随机性
地区性吸湿水#
毛管水#
薄膜水#
浅层地下水
深层地下水峰值相同.同时出现
峰值变小.提前出现
峰值变
-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对洪水调查成果进行分析,不推算()。流域最大蓄水容量Im不包括()。枯水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