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加油站属于第()类防雷建筑物,钢油罐的防雷接地点不应小于()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Ω。卸油场地防静电接地装臵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二;两;10;100
- 接地装臵是()和()的总和。接地体;接地线
- 避雷针(网、带)及其接地装臵,应采取自下而()的施工程序。首先安装(),后安装(),最后安装()。常用表征雷电流的参数主要是()。地闪梯级先导的平均时间为()上;接地装臵;引下线;接闪器首次雷击;#
后续
- 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其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倍。云雾粒子的荷电量主要取决于()2.5m;2云滴的半径;#
云的类型;
云的高度;
云的外形。
- 对从事防雷装臵防雷工程施工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对从事防雷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实行()制度。建筑物的接闪器成闭合环形的多根引下线时的分流系数()资格管理A、0.66
B、0.44#
C、1/n(n为引下线根数)
- 穿钢管和两端连接的目的在于使其起()、()和()。地闪梯级先导的平均传播速度为()屏蔽;分流;集肤作用105米/秒;#
107米/秒;
108米/秒;
106米/秒。
- 根据对雷电所测量的参数得知,雷电流最大幅值出现于(),雷电流最大陡度出现于()。首次雷击;后续雷击
-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防直击雷接地装臵接地电阻宜采用下列方法: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臵,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接地装臵的作用是把雷电流从接闪器尽快散逸到大
- 在平均雷暴日大于()的地区,高度在()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高耸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5d/a;15米;0.3次/a
- 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的防雷区分为()两种。《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自()起正式施行。LPZ0A和LPZ0B2001年6月22日
2005年4月1日#
2002年8月1日
2002年7月1日
- 装有防雷装臵的建筑物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它的基本形式为:()、()。通常,晴天自由大气电势随高度()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应采取的基本屏蔽措施是()共用接地体;垂直接
- 加油站用于汽车油罐车卸油的防静电接地装臵,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欧姆。通常,晴天自由大气电场随高度()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正常使用条件之一是海拔不超过()米。100增加
减小#
少变
迅速增长1000
- 油罐防感应雷接地电阻不应大于()欧姆。10
- GB、-50057进行建筑物防雷设计采用的方法是:()A、保护角法
B、圆锥法
C、滚球法#
D、折线法
E、避雷网格#
- 测量接地电阻时,为保证有零电位区间,应使电流回路的两极有足够大的间距,一般为()米。20m
40m#
60m
- 在需要防雷的空间内防发生生命危险的最重要措施是采用()。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欧姆时,连接处应用金属跨接,对有不少于()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当设
- 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起到保护作用的系统标称电压最高为交流()V、直流()V。环行导体应连接到钢筋或其他屏蔽构件上,典型的连接间距为()米。铜或镀锌钢等电位连接带的最小截面应为()平方毫米。1000、
- 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当其壁厚不小于()时,可不装接闪器,但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得少于()处,两接地点间距离不宜大于()米,接地电阻不应大于()欧姆。在SPD的安装中应采用以下方法()4毫米;2;30;30电源
- 引下线暗敷时园钢直径不应小于(),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毫米;80平方毫米
- 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当平衡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距净距小于()时应采用()跨接,跨接点的间距应大于()。大气离子扩散起电机制主要解释()100米;金属线;30米流云粒子
- 进入一类防雷建筑物的低压线路至少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米。15
- 在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及()等。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低压架空线
- 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之间装设()。0.3米至1.8米;断接卡
- 多雷区为年平均雷暴日数在()天以内的地区。大气离子扩散起电机制主要解释()信息系统电源线路采用多级SPD防护的主要目的是()20冰雹粒子荷电
对流云粒子荷电
云雾小粒子荷电#
降水粒子荷电A、达到分级泄流#
B、
- 在设计接闪器时,可采用()之一或任意组合。接地装置的作用是把雷电流从接闪器尽快散逸到大地,以避免高电位反击和跨步电压危险。因此对接地装置的要求是()。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足够小的接地电阻
接地体的形式
- 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在于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系统之间的()。通常,当大气电场为正电场时,电场的方向应为()电位差向上
向下#
向内
向外
- GB50057--94规范将建筑物防雷方法分为()、防雷电波侵入和()。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
- 可燃性气体放空管路必须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高于管口不小于(),避雷针距管口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通常雷暴云的电荷分布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将()米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
- 高度不超过()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该高度时应设两根引下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于()开始正式实施。建筑物防雷设计接闪器的保护范围的方法是()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信号线缆内芯线相应端口,应()4
- 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作为接闪器,但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其厚度,铁板不应小于(),铜板不应小于(),铝板不应小于()。4mm;5mm;7mm
- 单支避雷针地面保护半径在()情况下为最大,其最大值为()。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范围:()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其间距宜为()。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有()避雷针高度等于滚球半径
-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应适当加密雷达机房和控制室的外墙钢筋密度。其钢筋密度网孔一般不大于()。墙上敷设的电缆、光缆与避雷引下线最小平行净距离为()。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所在场地建筑物对直击
-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臵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臵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臵与防直击雷的接地装臵之间的最小距离为()。一云中水滴在大气中受大气电场作用而极化,则水滴的上
- 气象台(站)的雷电防护分为(),气象信息系统的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分为()。测量接地电阻时,为保证有零电位区间,应使电流回路的两极有足够大的间距,一般为()米。三级;四级20m
40m#
60m
- 在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小于10米,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小于()。信息系统的金属部件与建筑物的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有()方法。常用表征雷电流
- 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宜将其()。晴天自由大气等电势面与地面相()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其间距宜为()。防雷装臵互相连接倾斜
垂直
无一定关系
平行#5m#
3m
2.5m
1.5m
- 对防止大气过电压(由间接的、远处的雷击引起的)和操作过电压的保护如需安装设电涌保护器来提供。通常这种保护设备是通过()试验的;必要时靠装设通过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来提供。Ⅱ级#
Ⅰ级
Ⅲ级
-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体的()。一云中水滴在大气中受大气电场作用而极化,则水滴的上半部荷()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臵连接正电荷
负电荷#
无电荷
- 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均应在()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LPZ0a区或LPZ0b区与LPZ1区
-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避雷网格的尺寸不应大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避雷网格的尺寸不应大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避雷网格的尺寸不应大于()。地闪的峰值电流出现于下面那个阶段()由压敏电阻元件组成的电源避雷器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