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在止凝血功能降低、抗凝血功能增强的病理情况下,机体会出现()APTT测定中加入白陶土的作用是()A.因子Ⅰ、Ⅱ、Ⅴ、Ⅶ、Ⅹ缺陷#
B.因子Ⅶ、Ⅷ、Ⅸ缺陷
C.因子Ⅷ、Ⅸ、Ⅺ、Ⅻ缺陷
D.因子Ⅴ、Ⅹ、Ⅷ缺陷
E.
- 受检者APTT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延长多少秒为异常()患者,男,24岁,1周前右膝关节不慎撞伤后逐渐肿大,疼痛,过去有类似病史,也有小腿肌肉血肿,但不严重。应首选哪项检查()疑为血友病,首选的筛选试验为()A.≥5
B.≥10#
C.
- 受检者APTT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延长多少秒为异常()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结果是()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是()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血小板减少最常见于()A.≥5
B.≥10#
C.≥20
D.≥30
E.≥
- 正常血小板平均寿命为()血块收缩不良试验主要提示()DIC常用的实验室诊断筛检试验有()属于纤溶抑制物的是()生理性凝血过程的基本特征包括()A.1D~2D
B.2D~4D
C.7D~14D#
D.15D~21D
E.120DA.因子Ⅶ缺乏
B.因子
- PT延长、APTT延长、PLT正常可见于()PT异常,APTT正常,提示()APTT测定中加入白陶土的作用是()有关止凝血筛选试验的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A.纤维蛋白原缺乏#
B.血管性疾病
C.纤溶性疾病
D.骨髓增生性疾病
E.过敏
- 受检者APTT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延长多少秒为异常()凝血酶时间测定正常,主要提示()A.≥5
B.≥10#
C.≥20
D.≥30
E.≥50A.因子Ⅷ无缺陷
B.因子Ⅺ无缺陷
C.Fg无缺陷#
D.PAI无缺陷
E.因子Ⅱ无缺陷
- PT正常,APIT延长,提示()最不容易保存的凝血因子是()有关血小板数量的生理性变化,正确的叙述是()血小板功能的筛选试验有()A.因子Ⅷ缺陷#
B.因子Ⅹ缺陷
C.因子Ⅱ缺陷
D.因子Ⅻ缺陷
E.因子Ⅴ缺陷A.因子Ⅰ
B.因子Ⅴ#
C.
- BT延长,PLT减低,首先考虑的疾病是()患者,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巨大血肿伴剧烈疼痛与功能障碍,有血友病家族史。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凝血活酶的组成包括()有关PT测定的质量控制,正确的叙述
- 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促止血物质是()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率(PTR)的参考值范围是()有关纤维蛋白的降解,正确的叙述是()血小板功能的筛选试验有()A.VWF#
B.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C.前列环素
D.硫酸乙酰肝素
E.血栓调节
- 受检者APTT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延长多少秒为异常()在止凝血功能降低、抗凝血功能增强的病理情况下,机体会出现()不能促使PLG变为PL的物质是()有关微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正确的叙述是()A.≥5
B.≥10#
C.≥20
D.≥30
E
- 血管损伤后,完成血小板粘附功能所需主要条件是()在止凝血功能降低、抗凝血功能增强的病理情况下,机体会出现()A.微血管壁结构正常
B.有足够的血小板数量
C.血管内皮下胶原纤维、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vWF等#
D.凝血
- 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结果是()正常血小板平均寿命为()不能促使PLG变为PL的物质是()DIC常用的实验室诊断筛检试验有()A.出血时间正常,TT和PT延长
B.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块收缩良好,凝血时间正常
C.血小板
- PLT正常,BT延长可见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出血时间延长的原因主要是()血小板减少是指血小板数量()A.再生障碍性贫血
B.血友病A
C.血友病B
D.白血病
E.血管性血友病#A.促进血液凝固
B.促
- PT延长、APTT延长、PLT正常可见于()BT延长,PLT减低,首先考虑的疾病是()FDP阳性,D-二聚体正常,多为()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主要与血小板哪种功能有关()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常用筛选试验是()A.纤维蛋白原缺乏#
B.血管性疾病
- PLT正常,BT延长可见于()血小板的功能不包括()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最有诊断价值的试验是()外科手术前止凝血筛检试验主要有()有关血液凝固过程,正确的叙述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
B.血友病A
C.血友病B
D.白血病
E
- 血小板的功能不包括()有关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正确的叙述是()血小板功能的筛选试验有()A.粘附功能
B.活化因子Ⅻ#
C.释放功能
D.聚集功能
E.血块收缩功能A.在血栓前状态为阴性
B.D-二聚体测定为阴性,基本可
- BT延长,PLT减低,首先考虑的疾病是()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过敏性紫癜
C.单纯性紫癜
D.血管性紫癜
E.血小板增多症
- 凝血酶时间测定正常,主要提示()肝素的抗凝作用需依赖()A.因子Ⅷ无缺陷
B.因子Ⅺ无缺陷
C.Fg无缺陷#
D.PAI无缺陷
E.因子Ⅱ无缺陷A.ATⅢ#
B.肝素酶
C.活化蛋白C抑制物
D.α2-巨球蛋白
E.α1-抗胰蛋白酶
- BT缩短可见于()将20μl血液加入0.38ml血小板稀释液中,计数5个中方格血小板数为98个,则该标本血小板数为()VitK依赖的凝血因子有()A.凝血因子缺乏
B.凝血酶生成障碍
C.抗凝物质增加
D.VitK缺乏
E.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不依赖VitK的凝血因子是()A.因子Ⅱ
B.因子Ⅹ
C.因子Ⅶ
D.因子Ⅸ
E.因子Ⅴ#
- 凝血酶时间测定正常,主要提示()除钙离子外,参与可溶性纤维蛋白聚合物形成交联纤维蛋白过程的凝血因子是()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是()A.因子Ⅷ无缺陷
B.因子Ⅺ无缺陷
C.Fg无缺陷#
D.PAI无缺陷
E.因子Ⅱ无缺陷A.因子Ⅲ
- 血块收缩不佳可见于()有关凝血时间测定,错误的描述是()血小板功能的筛选试验有()A.急性化脓性感染
B.心肌梗死
C.高纤维蛋白原
D.血栓性疾病
E.血小板减少症#A.凝血时间是指血液离体后至完全凝固所需的时间
B.
- 最不容易保存的凝血因子是()参与纤维蛋白原变成交联纤维蛋白过程的凝血因子是()出血时间延长的原因主要是()纤溶酶(PL)不能作用于()A.因子Ⅰ
B.因子Ⅴ#
C.因子Ⅶ
D.因子Ⅸ
E.因子ⅫA.因子Ⅷ
B.因子Ⅹ
C.因子Ⅺ
D.因
- PT异常,APTT正常,提示()受检者APTT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延长多少秒为异常()BT缩短可见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促止血物质是()A.Ⅷ因子缺陷
B.Ⅺ因子缺陷
C.严重的vWF缺少
D.Ⅶ因子缺乏#
E.Ⅹ因子缺乏A.≥5
B.≥10#
C.
- 女,30岁,月经量增多,血块退缩不佳#
B.BT正常,CT正常,TT延长,血块退缩不佳
C.BT延长,TT正常,血块退缩正常
D.BT延长,CT延长
- 正常血小板平均寿命为()凝血活酶的组成包括()A.1D~2D
B.2D~4D
C.7D~14D#
D.15D~21D
E.120DA.因子Ⅲ、Ⅶa、钙离子复合物
B.因子Ⅷ、C和vWF复合物
C.因子Ⅷa、Ⅸa、钙离子、PE复合物
D.因子Ⅹa、Ⅴa、钙离子、PF
- 有关止凝血筛选试验的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参与蛋白C激活的物质是()有关凝血时间测定,错误的描述是()A.血友病时,APIT延长
B.循环血液中有肝素存在时,TT延长
C.严重肝病时,PT延长
D.DIC早期,3P阳性
E.异常纤
- 有一肝病患者,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错误的叙述是()A.PLT、PT、APTT、TT#
B.BT、束臂试验、血块退缩试验
C.PLT、PT、Fg含量测定
D.CT、复钙时间测定
E.BT、CTA.血友病时,APIT延长
B.循环血液中有肝素存在时,T
- PLT正常,BT延长可见于()参与纤维蛋白原变成交联纤维蛋白过程的凝血因子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常用筛选试验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
B.血友病A
C.血友病B
D.白血病
E.血管性血友病#A.因子Ⅷ
B.因子Ⅹ
C.因子Ⅺ
D.因
- 凝血时间测定最敏感的方法是()血块收缩不佳可见于()出血时间延长的原因主要是()A.普通试管法
B.活化凝血时间法#
C.毛细血管法
D.玻片法
E.IVY法A.急性化脓性感染
B.心肌梗死
C.高纤维蛋白原
D.血栓性疾病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