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某患者,2个月前外伤后视力下降,检查发现其玻璃体明显血性混浊,透过混浊的玻璃体,尚能隐约见到后极部视网膜平伏。对于该患者玻璃体混浊的程度为()视网膜外界膜由哪种细胞的突起形成()治疗血液病所致的鼻出血最适
- 鼻孔流出的液体随头位变动而改变提示脑脊液鼻漏位于()有效减少我国儿童盲的措施是()眼球向下移位、内陷,并有固定性复视()额窦后壁
鼻窦#
鞍结节、蝶窦、后组筛窦
筛板
颅中窝注意孕期保健#
避免近亲结婚#
提倡
- 匐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体()眼球穿通伤后发生交感性眼炎的最危险的因素是()行喉额前部分切除术适用于()单疱病毒
肺炎双球菌#
绿脓杆菌
衣原体
淋球菌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
外伤性白内障
化脓性眼内炎
虹膜长期嵌顿
- 可用于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的药物包括()中鼻甲平面以下部分的严重鼻出血可结扎的血管是()患者男性,20岁,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5年。角膜透明,曲率增加,角膜深层见基质板层垂直性条纹,前房加深,临床怀疑圆锥角膜。葛
- 可称声门上型癌包括下列哪些部位的癌()食道异物的并发症有()成人嵌顿于环后隙的圆钝异物易出现()会厌#
喉室#
室带#
杓会厌襞#
杓间区#食管穿孔或损伤性食管炎#
颈部皮下气肿、纵隔气肿#
食管周围炎#
纵隔炎#
大
- 下列疾病较少发生玻璃体积血的是()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应与哪些疾病鉴别()解除小梁网阻塞的手术()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裂孔
Terson综合征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葡萄膜炎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特发性
- 关于鼻出血处理,哪项有误()需要立即取出的球内异物有()患者,女性,35岁,因"石灰溅人右眼后红、痛伴视力下降半天"就诊。眼部检查:VodFC/50cm;右眼球结膜水肿(++),10:00~6:00点角膜缘苍白,角膜上皮缺损,基
- 正常人大约多少的房水经葡萄膜巩膜途径外流()处理鼻出血的方法错误的是()不符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临床特点的是()5%
10%
15%
20%#
25%轻微出血可采用局部止血法
找不到出血点时可先采用鼻孔填塞
凡有
- 多表现为快速发展的角膜液化性坏死。其中绿脓杆菌引起的感染具有特征性,患者眼痛明显,严重的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甚至球结膜水肿。主要原因在于绿脓杆菌产生蛋白分解酶,使角膜呈现迅速扩展的浸润及黏液性坏死,因此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因素不包括()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可见()高度近视周边视网膜变性伴有玻璃体牵拉时可导致()眼轴短
大角膜#
前房浅
房角窄
晶状体厚透见荧光#
视网膜渗漏
荧光遮蔽
池样充盈
组织染色裂孔性视网
- 低视力的患病率约为盲患率的()复发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中由病毒直接导致损害的类型为()虹膜结节性、色素性病灶,角膜及虹膜也可有异常()1.9倍
2.9倍#
1.5倍
2.5倍
3倍感染性上皮角膜炎#
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
免疫
- 下列对眼压测量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眶壁骨折时,CT检查可出现哪些征象()前强性层破裂可见于()眼压测量方法的差异会造成对实际眼压的偏差错误
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比压陷式眼压计、非接触式眼压计结果准确
- 检影距离为67cm,影动为逆动,逐渐增加度数至-2.00D时影像中和,再增加负镜时影动变为顺动,则被检眼的实际度数为()外伤性前房角后退是睫状肌()男,24岁,因车祸出现左眼睑肿胀,皮下出血和左眼球内陷,有复视和左眶下
- 关于ROP的治疗,错误的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包括()患者男,30岁,左侧额部车祸伤后头痛、视物不见3小时。曾呕吐2次。眼部检查:左眼直接光反应消失,间接光反应存在:右眼眼直接光反应存在,间接光反应消失
- 某女,36岁,右眼被碎玻璃溅伤1天。检查:全身情况尚可,右眼视力:手动,左眼视力:1.2;颞侧角膜可见穿通伤口。如果看不到异物,应对患者进行下列哪项检查()全世界盲人患病率为()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措施包括()X
- 20岁,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5年。角膜透明,曲率增加,角膜深层见基质板层垂直性条纹,临床怀疑圆锥角膜。食管穿孔
反流性食管炎#
皮下气肿
主动脉弓破裂
气管食管瘘钳口上下张开,在患者呼气或咳嗽时钳住上冲的异物,在患者
- 以下关于交感性眼炎哪些说法是错误的()某患者,男,30岁,感冒后左耳突然流脓,经口服消炎药1周流脓停止,数周后病人以轻微头痛不适就诊。查:无耳流脓,鼓膜穿孔已愈合,乳突皮肤无红肿,X线摄片检查示乳突区微显混浊,慢
- 应用磁铁摘除异物的原则错误的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下列哪项不是()如咽喉疼痛,并向耳部放射常见于()切口尽量靠近异物
磁铁尽量靠近异物
视网膜前异物应先进行异物周围光凝
创口周围先进行冷冻#
尽量选
- 单纯性眶底骨折大多发生在()剧烈咳嗽及憋气甚至窒息()眶底正中
眶底下缘内侧
眶底下缘外侧
眶底后内侧#
眶底内侧异物进入期#
安静期
刺激与炎症期
并发症期
后遗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