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柴油膨润土浆可应用与堵漏作业,其主要配浆材料包括柴油、纯碱、石灰和()PDC钻头主要由钻头体、()、喷嘴、保径面和接头等组成。SY/T5957-94《井场电气装技术要求》中指出,在发电机低压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供
- 岩心解释剖面上的含油显示()、()、()、()必须与原始岩心描述记录完全一致。现场钻井取心资料无显示,测井解释为油层的,井壁取心无显示,则该层解释为()。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可以研究有机质的成熟度,Ro为
- B型吊钳分为()。水龙头体内的油位每()都要检查1次。A、单扣和多扣
B、单扣
C、多扣#A、天
B、小时
C、班#
- 岩屑综合解释剖面与原始描述记录相应层的深度、厚度、颜色、含油级别可以有一定的误差。()被硫化氢伤害过的人,对硫化氢的抵抗力会()。正常情况下,裂缝和溶洞型储集层的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自然电位幅度差()自然
- 在热演化过程中,干酪根成分随埋藏深度的增加,其变化过程为()。煤层气藏主要分为构造圈闭气藏、压力封闭气藏和()等四类。富氧、失氢、富集碳
失氧、失氢、富集碳#
失氧、富氢、富集碳
失氧、失氢、失碳岩性圈闭气
- 录井草图上2个录井间距以下的层在录井综合图上可综合解释为()。一般情况下,岩石空隙度(φ)对渗透率(K)的影响是()。在钻井地质工作中,划分和对比地层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在综合录井中,利用计算机处理的压力
- 利用古生物地层学法划分地层时常采用标志岩层法。()本井与邻井电性对比后,缺失井段的厚度为()。利用测井资料定性解释油、气,水层的方法共有()。正确#
错误真断距
铅直断距
视断距#
水平断距2种
3种
4种#
5种
- 攀爬卡车前操作者应告知驾驶员,攀爬卡车时应在()天车的轴承发热不能超过()℃。A、车头
B、车尾
C、指定位置#A、30
B、50
C、70#
- 断层圈闭中,只有断层起封闭作用。荧光录井记录中除了记录油气显示岩屑的井深、荧光含量、显示特征、含油级别外,还必须记录()。下列药品属于抗休克药的是()。使用钻时录井仪录井时,下列数据中必须人工设置的是(
- 增斜钻具组合,钻压越大,增斜能力()。A、越小
B、越大#
- 干酪根是岩石中可溶于有机溶剂的部分。据油气勘探工作条例的规定,()井处理井下事故必须混油时,需经探区总地质师批准后方可实施。地化录井挑选样品的质量是()mg。由于蒙脱石粘土()极强,因此钻遇此地层时应防止
- 绘制岩屑录井图时,综合解释剖面以岩屑录井草图深度为准,以落实后的岩性逐层绘制。()尾管完成法多用于较深油气井,除具有射孔完成法的优点外。还可以降低成本,但要求尾管与技术套管重复段长度不少于()。在油气田的
- 岩屑录井综合剖面解释过程中,若井壁取心岩性与()不一致,而与电测曲线相符时,则综合解释剖面用井壁取心岩性。下列对储层伤害影响较小的矿物是()。试油试气可以探明新地区、新构造是否有工业性油气藏。一般产气层
- 不整合面上下波阻抗差别较大,因而产生的反射波()。在射孔过程中,对储层伤害的描述,错误的为()。轻烃分析样品中的Cl~C4是()的丰度指标。图中()具有气层的电性特征。测试时,初关井压力恢复曲线外推的最大压力
- 腐泥型有机质富含脂肪和富含脂类,其H/C原子比为()。钻井液半性能资料是指()两项资料。根据圈闭形成的地质因素,将其分为三大基本类型,即()。油井实施堵水措施后,应及时测动液面和示功图,分析抽油机井()是否正
- 多种因素结合成的圈闭,称为复合圈闭。对形成圈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指对储集层()起封闭作用的因素。排列图法与分层法、调查表与因果图法、散布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关联图法、KT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
- 高压试运转时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后()重新试压,直到合格为止。绞车固定应使用()螺拴。导致人们行为的基本因素包括紧张和()。A、不必
B、必须#
C、根据情况A、M20
B、M10
C、M30#A、压力#
B、收入
C、生理
- 穿大绳时准备一根长l20m、直径()mm的白棕绳做引绳。在靶区平面上,实钻井眼轴线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称为()。以钻台面为基准,用水平尺测量,水平误差不大于()mm。A、25.4#
B、15
C、28A、井眼轴线垂铅面
B、靶心距
- 形成石油的原始生物物质主要有脂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木质素等。下列符号中表示太古代的是()。下列药品不能与碘酒混用的是()。针形阀在气路中起()作用。正确#
错误Pt
Pz
Ar#
Mz酒精
紫药水
红药水#
双氧
- 地层对比时要先在测井曲线上找出宏观相似段,再进行大段对比卡出深度。()井壁取心是指用井壁取心器按预定的位置在井壁上取出()过程。根据综合录井资料,解释异常高压,下列关于异常高压描述不正确的为()。正确#
- 自锁式常规取芯工具“堵芯”的原因不是()高处作业手工具()拴系保险绳液气大钳对提升短节紧扣或卸扣前应()。A、岩芯不容易破碎#
B、钻头结构不合理
C、干钻A、不需要
B、必须#
C、可以A、扣合吊卡#
B、打开吊卡
C
- 加压式常规取芯工具的岩芯爪内径比岩芯直径大约()井队长保证国家和公司安全生产法令、规定、指示和有关规章制度在本单位贯彻执行,把()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工频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最为严重,我国规定工频电流的安全电
- 岩心装图时,若发现岩电矛盾层,应根据电测解释及时修改岩心描述。()逆牵引构造带因具有“三一致”的条件,使其成为油气富集的有利部位,这“三一致”是指()。正确#
错误“生、储、盖”3种条件均具备
“断、褶、聚”3种条件
- 在储集层倾角变化、岩性变化地带存在向储集层下倾方向流动的地下水时,容易形成水动力圈闭。WJ-B数字化荧光仪一次可存储()套不同地区的含油标准系列。石油中含碳量在(),含氢量在10%~14%。下列属于酸性岩浆岩的是
- 岩性标准层是指电性特征明显的(),具有明显的()。湖泊碳酸盐矿物中最丰富的是()。图中记录的是()的压力曲线。特殊岩性层;等时面白云石
低镁方解石#
高镁方解石
文石高产气层#
高产油层
高压低渗透层
低压低
- 断层上下两盘附近的破碎带在地层倾角上呈现()或()。标定P-K仪时,采用质量分数为()的标样,调较P-K仪时采用孔隙度为()的饱和透明液体的标样。岩石孔隙度的大小与岩石颗粒的排列方式有密切关系;把岩石颗粒假想
- 用绞车最低挡慢慢起升井架,当井架大腿离开安装支架约()mm时停住并停顿一段时间。发生憋泵现象时,应()处理。A、50
B、100
C、10#
D、20
E、200
F、300A、迅速关井
B、立即停泵#
C、及时请示
- 刚性满眼钻具组合中,近钻头稳定器应采用保径螺旋稳定器并紧接()攀爬卡车前操作者应告知驾驶员,攀爬卡车时应在()A、钻头#
B、短钻铤上部
C、钻铤与钻杆之间A、车头
B、车尾
C、指定位置#
- 接单根对扣进行扶正对扣操作时,操作者双手应扶在钻具()水泥干灰的密度一般为()。卸钻具护丝时,操作者旋拧护丝的手应处在护丝()。A、丝扣
B、接头
C、本体#A、3.05#
B、3.20
C、2.50A、侧面#
B、上面
C、下面
- 固井试压合格后,开始候凝。憋压候凝时,憋压压力要高出平衡压力()Mpa。A、3
B、4#
C、1
D、2
E、5
- 测定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的常用方法有孢粉和干酪根的颜色、镜煤反射率、轻烃组份等。笔石是()的标准化石。某井用3A215mm钻头钻至井深1500m,所用钻杆均为127mm的外径,已知钻井液排量为40L/s,若钻铤和其它配合接头的
- 岩心拉开归位时只能在砂岩部位粒开,拉开处的岩心位置和色号栏都为空白。()在油气田的评价阶段,一般要钻()井。凝析油钻井液显示特征为()。逆牵引构造的轴线与土断层线的关系是()。取心深度误差不大于()时,
- 钻杆动力钳液压系统的系统压力最高不得超()Mpa。井队人员多处于盐碱滩、沙漠、沼泽、草原、山区等()。卸钻头,取出测斜仪,井斜不超过()°,盖好井口帽子。A、20.6
B、16.6#
C、25A、人烟密集的边远地区施工
B、人
- 动力水龙头的优点是可减少()的接单根的时间和操作。闭式下击器自由伸缩行程可达()mm。水泥必须返到地面,若未能返出,则要()。过卷阀防碰天车需每()进行试用一次。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二分之一A、400
- 作业噪声指固井作业、下套管、起下钻具、气控制动钻机操作时()固井分为表层套管固井、技术套管固井和()固井。A、节流阀所产生的噪声
B、放气阀所产生的噪声#
C、平板阀所产生的噪声A、尾管
B、生产套管#
C、衬管
- 在沼泽区沉积物沉积演化过程顺序正确的是()。牙形石最早出现的时期是()。进行循环色谱气测时,气测仪可以记录()条曲线。通常用氯离子含量来代表钻井液含盐量,氯离子含量的单位是()。根据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对
- 干酪根演化成石油的主要控制因素是()。钻井煤场煤样解吸罐由罐体、密封圈、压力表和()组成。在Exce1中,如果需要在单个文件中选中多个相邻的工作表,单击序列中的第一个工作表名后,按住()键,再单击序列最后的工
- 烃源岩是指曾经()足以形成工业油、气聚集的细粒沉积物。按岩屑录井的要求,每包干岩屑的质量不少于()g。柴油的荧光颜色多为()。Exce1办公软件不仅有对数据的计算、汇总、制作图表的功能,还有()功能。产生
排
- 仪器对此区间的发射波进行扫描记录,表示同生断层停止活动或无断裂活动。一口井深为2000m的定向井,靶心半径为43m,则该井的井身结构为()。钻井液混油后,则随钻色谱分析主要为()。单一组含油气层200~600nm;
254~
- 在沉积岩性纵向变化大、不易找到标准层的情况下,利用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的差异来划分和对比地层的方法属于岩性组合法。()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