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某场地地层资料如下表所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建筑场地类别应确定为()。某公路工程位于河流一级阶地上,阶地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层及亚砂土层组成,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基础埋深2.0m,地下水
- 某公路工程位于河流一级阶地上,阶地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组成,地下水位为3.0m,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考虑多遇地震影响,建筑物距台地最小距离为30m,建筑物阻尼比为0.05,自震周期为1.3s,如图所示。作用在基础顶面处的
- 某公路工程结构自震周期为0.07s,fak=180kPa,厚度为5.0m;②沙土,密实,fak=300kPa,厚度为10m;③卵石土,密实,宽为2.5m,土的各类参数见下表,其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
-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阻尼比为0.08,黏土,υs=160m/s;②4.0~10.0m,含砾粗砂,中密,υs=800m/s。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IL=0.30,fak=200kPa;②7~10m,砂土
- 某公路工程场地中0~5m为黏性土,硬塑状态,r=19kN/m3,稍密状态,10m以下为基岩,场地位于7度地震烈度区,地震剪应力比为()。已知某场地的钻孔土层资料如下表: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某建造在抗震
- fak=180kPa,fak=300kPa,密实,场地类别为Ⅱ类,自震周期为0.08s,细砂土,稍密;③12~18m,中风化。地下水位2.0m,砂土层侧摩阻力为40kPa,进行桩基抗震验算时砂土层的侧阻力宜取()kPa。()1.66
1.88#
1.99
2.100.06
0.07
- 某民用建筑物场地勘察资料如下:①黏土,I1=0.45,fak=150kPa;③中砂土,8~10m,10~12m,采用桩基础,该场地中可能发生地震液化的土层有()。某建筑场地位于冲积平原上,地表至5m为黏性土,标准贯入试验资料如下表,设计地
- 该建筑场地类别应确定为()。某公路工程场地由密实细砂组成,场地中一小桥结构自振周期为1.2s,其动力放大系数β应为()。某民用建筑物场地勘察资料如下:①黏土,可塑,fak=150kPa;③中砂土,8~10m,9m处标准贯入击数为1
- 该建筑场地类别应确定为()。某水工建筑物场地位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上,该地区地震烈度为9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40g,蓄水后场地位于水面以下,场地中0~5.0m为黏性土,5.0~9.0m为砂土,砂土中大于5mm的粒组质量百
- 某公路工程地基由沙土组成,动力作用下极限承载力为410kPa,安全系数取1.6,静力作用下极限承载力390kPa,安全系数取2.0,该土层抗震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应取()。某非均质土坝中局部坝体采用无黏性土填筑,土料比重为Gs=2
- 某非均质土坝中局部坝体采用无黏性土填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为不使坝体发生液化,打入击式预制桩的面积置换率为4.3%。试问: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鼓(击)最接近下列()项。某建
- 宽为2.5m,土的各类参数见下表,其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试回答以下问题:某建造在抗震设防区的多层框架房屋,其基础埋深为1.8m,如图所示。作用在基础顶面处的地震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值分别为:FK=1200kN,MK=200kN·m。
- 阶地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组成,下部为亚砂土,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地下水位为3.0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主要受近震影响,在地表铺设2.0m的防渗铺盖,且地面位于水库淹没区,地质资料如下表所示,场地地层资料如下:液
- 某公路工程地基由沙土组成,静力作用下极限承载力390kPa,安全系数取2.0,该土层抗震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应取()。某民用建筑场地勘察资料如下。0~0.5m:黏性土,q=4500kPa,q=5200kPa,锥尖阻力基准值可取11kPa,该场地砂
- 某场地地层资料如下表所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建筑场地类别应确定为()。某民用建筑位于岩质坡地顶部,建筑场地离突出台地边缘的距离为50m,台地高10m,台地顶底的水平投影距离为15m,该局部突
- 场地中某钻孔资料如下表所示。地下水位埋深4.5m,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4.0m。基础宽度2.0m。该钻孔的液化指数应为()。某建筑场地位于冲积平原上,可塑状态,地下水位以下容重为20kN/m3,5m以下为砂层,设计地震分组为
- 坝址区场地类别为Ⅱ类,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1.5s,设计反映谱值应为()。某建造在抗震设防区的多层框架房屋,其基础埋深为1.8m,VK=180kN,MK=200kN·m。基础及其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G=20kN/m3。某建造在抗震设防区
-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物阻尼比为0.07,0~6m,可塑,fak=160kPa;②粉土,黏粒含量18%,fak=150kPa;③中砂土,10~12m,中风化。该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
- 已知某建筑场地的钻孔土层资料如下表: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建筑场地类别应确定为()。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考虑多遇地震影响,结构自震周期为1.2s,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埋深为4.0m,宽度
- fs=1000kPa。5~8.0m:砂土,q=5200kPa,fs=1600kPa。8.0m以下,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锥尖阻力基准值可取11kPa,在8.0m处,地震剪应力比为()。某公路工程位于河流高漫滩上,地震烈度为8度,需考虑液化影响。②砂土,dw=2.0m
- 某水库库址区位于7度烈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场地表层为2.0m厚的硬塑黏土层,2.0~6.0为砂土层,锤击数为11击,砂土层中黏粒百分含量为2%,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某7层高
-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主要受近震影响,水位高出地表为10.0m,υs=160m/s;②砂土,υs=270m/s;③砾砂,中风化,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桩数5×7=35(根),锤击数为10击,地下水埋深为1.0m
- 该建筑场地类别应确定为()。某民用建筑场地勘察资料如下。0~0.5m:黏性土,q=4500kPa,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锥尖阻力基准值可取11kPa,该场地砂土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可判定为()。某民用建筑场地
- 某公路工程地基由沙土组成,动力作用下极限承载力为410kPa,安全系数取1.6,安全系数取2.0,该土层抗震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应取()。某Ⅱ类建筑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阻尼比
- 砂土为中砂与粗砂互层,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测得锤击数为16击,该测试点处砂层是否液化,q=4500kPa,fs=1000kPa。5~8.0m:砂土,q=5200kPa,fs=1600kPa。8.0m以下,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锥尖阻力基准值可取11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