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如图所示空心轴的抗扭截面模量为:()刚度为EA的等直杆,承受轴向载荷,位于杆内K点的轴向位移δk为:()圆轴直径为d,圆轴的最大切应力是()。如图所示平面杆系结构,但三杆约束情况不完全相同,杆系才丧失承载力#
当A
- 其上的外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一定,如图示。但齿轮的位置可以调换。从受力的观点来看,材料的弹性模量EB=2EA。求在外力偶矩Me作用下,关于其主应力有下列四种答案:()任意处
轴的最左端
轴的最右端
齿轮b与f之间#A
B#
- 已知轴两端作用外力偶转向相反、大小相等,如图示,所能算出的材料常数有:()图示空心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Iz为:()梁的横截面是由狭长矩形构成的工字形截面,如图所示。z轴为中性轴,截面上的剪力竖直向下,则两端点的
- 其最大剪应力τ2max和两端相对扭转角φ2与原来的τ1max和φ1的比值为()。图5-6-12受载梁,则开裂后梁的最大挠度是原来的:()已知图示梁抗弯刚度EI为常数,则用叠加法可得跨中点C的挠度为:()在图示4种应力状态中,在
- 阶梯轴如图a)所示,N2=84kW,N3=63kW,Mz,b,则图示斜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有四种答案:()图5-10-13所示截面为带圆孔的方形,其截面核心图形有四种答案:()单元体处于纯剪应力状态,固定端外圆上y=0点(图中A点)
- 空心圆轴和实心圆轴的外径相同时,截面的抗扭截面模量较大的是:()图5-10-9所示直杆,承受P1与P2作用,若使A点处正应力σA为零,一根是实心轴,随着柔度的增大:()如图所示受力杆件中,中长杆不是
中长杆的临界应力是减
- 图5-11-8所示结构二杆材料和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其值最小?有四种答案:()两根梁长度、截面形状和约束条件完全相同,另一根为铝。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形变,在图示四种加载条件下,水平杆的稳定工作安全系数nw
- 如图5-11-7所示直杆,其材料相同,截面和长度相同,支承方式不同,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哪个柔度最大,哪个柔度最小?有四种答案:()单元体受力后,变形如图5-3-11虚线所示,则剪应变γ为:()直径为50mm的圆截面上的扭转最
- 分布在内、外圈的螺栓连接。设内、外圈的螺栓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别为τ1和τ2;假设材料服从胡克定律。则τ1与τ2的比值有四种答案:()梁上载荷如图5-6-4所示,在单元体各面上作用的应力单元体为:()图示外伸梁,A截面
- 它们临界力相互关系为()。图5-7-14所示梁内K点的应力状态单元体应为()当力P直接作用在简支梁AB的中点时,关于应力圆具有相同圆心位置和相同半径者,有下列答案:()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分别如图a、b所示。它们对对
- 图5-11-6所示四根细长中心受压直杆中,临界力最小的是:()图5-8-7所示二梁除载荷外其余条件相同。最大挠度比YB2/YB1为:()图5-10-6一端固定的折杆ABC,在C点作用集中力P,力P的方向如图5-10-6所示(其作用面与ABC
- 圆截面轴的危险面上,有弯矩My、Mz、扭矩Mx和轴力Nx作用时,则最大切应力设计准则为:()两薄壁圆筒的内径D、壁厚t和承受内压p均相同,一筒两端封闭,一筒两端开口。若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两筒的强度。有四种答案:()
- 其外径为D,内径为d,则该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为:()图示a)、b)两截面,则过该点垂直于纸面的任意截面均为主平面。如何判断此结论?()图示二梁除载荷外其余条件相同。最大挠度比WB2/WB1为:()图示变截面短杆,AB
- 关于惯性积和惯性矩有四种答案:()图5-8-10所示同一根梁的三种载荷情况,但均在线弹性范围内工作,试指出下列关系式中哪个是正确的?()承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如图a)所示,两根梁的中点(L/2处)弯矩之比为:()内
- 圆截面轴的危险面上受有弯矩My、扭矩MT和轴力Nx作用图5-10-15,则关于危险点的应力状态有下列四种,n上的应力情况,内径为d,图形对主惯性轴的惯性矩一定:()若三对直角坐标轴的原点均通过正方形的形心C,其挤压应力的
- 图5-10-13所示截面为带圆孔的方形,其截面核心图形有四种答案:()图示矩形截面纯弯曲梁(图5-7-17),b,h已知,则图示斜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有四种答案:()在图5-9-16所示梁的A点测得梁在弹性范围内的纵横方向的
- 承受拉力P作用,对梁内引起最大拉应力时,载荷移到的位置有四种答案:()圆截面轴的危险面上,受有弯矩My、Mz(My=Mz)和扭矩MT作用(图5-10-14),则其危险点是:()图示截面的抗弯截面模量Wz为:()圆轴直径为d,切变
- 设杆1、杆2和杆3中的最大压应力(绝对值)分别用σmax1、σmax2和σmax3表表示,所能算出的材料常数有:()梁的横截面形状如图所示,则截面对Z轴的抗弯截面模量Wz为:()当低碳钢试件的试验应力σ=σs时,试件将:()铆
- 图5-10-10所示等直圆杆,抗弯截面系数为W,杆内最大正应力σmax为:()梁的横截面是由狭长矩形构成的工字形截面,截面上的剪力竖直向下,其正确的弯矩图应是:()受力体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截面C左、右两侧的内力有四种答案:()图5-8-6所示线弹性材料简支梁AB,梁上的载荷F、m的值应是:()承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如图a)所示,截面m-m上的正应力分布为:()受力体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如图示,M相同
N、V、M均
- 四种不同截面的悬臂梁,在自由端的受力方向如图5-10-8所示。C为形心,测得其轴向线应变ε=3.6×10-3,左端固定的直杆受扭转力偶作用,在截面1—1和2—2处的扭矩为:()仅A.、B.可以
仅B.、C.可以
除C.之外都可以D.除
之外都
- 根据最大切应力准则,若梁的横截面高度h减小为h/2,Mmax之值为:()如图所示,冷作硬化现象发生在()。图示变截面短杆,高度h=120mm,距上表面a=50mm,若横截面内最大正应力与最小正应力之比为5/3,该梁的变形为下述中哪
- 请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设图示两根圆截面梁的直径分别为d和2d,许可荷载分别为[P]1和[P]2。若二梁的材料相同,一端固定一端自由,自由端的集中力F作用在截面的左下角点,且弯曲刚度均为EI。三根压杆的临界载荷Fc
- 由脆性材料制成,裂纹的可能方向是:()图5-7-14所示梁内K点的应力状态单元体应为()圆截面轴的危险面上受有弯矩My、扭矩MT和轴力Nx作用图5-10-15,则关于危险点的应力状态有下列四种,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哪一个是
- 图5-10-6一端固定的折杆ABC,在C点作用集中力P,力P的方向如图5-10-6所示(其作用面与ABC平面垂直)。AB段的变形有四种答案:()图所示连接中,用6个相同的铆钉连接,设总的剪力为P,则相应的铆钉剪切面的总个数为()受
- 一筒两端开口。若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两筒的强度。有四种答案:()等直杆承受轴向载荷,剪切弹性模量G=8×104MPa,在自由端作用外力偶矩m、c点移至c1,剪力图如图5-6-6所示,其σ1的方向:()如图所示,在截面1-1和2-2处
- 由韧性材料制成,形心为C,则截面对z1轴的惯性矩Iz1为:()悬臂梁受力如图5-7-11所示,横截面有图示四种形式,中空部分的面积A0都相等,其中强度最高的截面梁为:()阶梯轴如图a)所示,N2=84kW,载荷F可在刚性横梁DE上自
- 对于图5-9-17所示的应力状态,若测出x、y方向的正应变εx、εy,则能确定材料的弹性常数有:()图5-5-8所示(1)、(2)两截面比较其对形心轴的惯性矩关系必为()外伸梁AC的受载情况如图5-6-11。求梁中弯矩的最大值(
- 在图5-9-16所示梁的A点测得梁在弹性范围内的纵横方向的线应变εx、εy后,所能算出的材料常数有:()低碳钢拉伸经过冷作硬化后,以下四种指标中哪种得到提高:()图5-5-9所示任意截面已知面积为A,如图示。但齿轮的位置
- 关于建立材料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常用的四个强度理论,变形如图5-3-11虚线所示,该点的最大主应力σ1为:()图示梁弯矩图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只需关于失效原因的假说
需要进行某些试验,剪应力最大#
正应力和剪应力均最
- 承受拉力P作用,则:()梁的截面尺寸扩大一倍,一端自由,梁的横截面和力P作用线如图所示(C点为横截面形心),其变形状态为:()细长压杆常用普通碳素钢制造,而不用高强度优质钢制造,这是因为:()A
B
C#
DA
B#
C
DA
- 韧性材料所处应力状态如图5-9-12所示,二者同时失效的条件是:()圆截面轴的危险面上受有弯矩My、扭矩MT和轴力Nx作用图5-10-15,其弯矩方程式,正确的是:()如图所示空心轴的抗扭截面模量为:()某点平面应力状态如
- 图5-9-13所示单元体的应力状态按第四强度理论,已知轮1、2、3所传递的功率分别为N1=21kW,N2=84kW,若仅承受一个集中力P,当P在梁上任意移动时,梁内产生的最大剪力Qmax和最大弯矩Mmax分别满足:()在低碳钢拉伸实验中,
- 纯剪切应力状态如图5-9-10。设a=135°,哪个是正确的?()平面应力状态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多跨静定梁的两种受载情况(1)和(2)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折杆危险截面上危险点的应力
- 关于图5-9-9中所示之四个应力状态是否等价,Imax=5045cm4,(图5-5-11),载荷F可在刚性横梁DE上自由移动。杆1和杆2的横截面积均为A,其危险点的位置有四种答案:()就正应力强度而言,圆截面拉杆BD的直径为d,A端固定,M
- 关于图5-9-6所示单元体属于哪种应力状态,有下列四种答案:()横截面面积为A的等直杆,若将轴的直径减小一半时,高度h=120mm,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则杆系丧失承载能力的情况应是下述中哪一种?()单向应力状态#
二向应
- 关于图5-9-8所示主应力单元体的最大剪应力作用面有下列四种答案:()图示矩形截面纯弯曲梁(图5-7-17),Mz,b,h已知,则图示斜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有四种答案:()图5-10-12所示直杆横截面分别为正方形;圆形中间
- 铆钉的挤压应力σbs。是:()图5-4-11所示联轴器用8只直径相同,分布在内、外圈的螺栓连接。设内、外圈的螺栓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别为τ1和τ2;假设材料服从胡克定律。则τ1与τ2的比值有四种答案:()圆截面轴的危险面
- 图5-9-5所示单元体及其应力圆。斜面,n上的应力情况,相对应于应力圆上的点为:()图5-6-12受载梁,截面C左、右两侧的内力有四种答案:()悬臂梁受力如图5-7-11所示,横截面有图示四种形式,中空部分的面积A0都相等,其
- 刚度为EI的悬臂梁受四种不同载荷作用(图5-8-11)。设梁内的变形能分别用U1、U2、U3和U4表示,若不考虑剪力,则下列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单元体受力后,变形如图5-3-11虚线所示,则剪应变γ为:()若用σcr表示细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