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某电路如下图所示,晶体管集电极接有电阻RC,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管处在()。放大电路如图11-19所示,R1=50kΩ,R2=10kΩ,RE=1kΩ,R=5kΩ,β=60,静态Ube=0.7V,则静态基极电流I=()μA。截止状态
放大状态#
饱和状态40
12
2
- 二极管的死区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增大
不变
减小#输入电阻增大
输出量增大
净输入量增大
净输入量减小#
- 在放大电路中的晶体管,其电位最高的一个电极是()。电路如下图所示,R1、R2支路引入的反馈为()。PNP管的集电极
PNP管的发射极#
NPN管的发射极
NPN管的基极串联电压负反馈
正反馈#
并联电压负反馈
- 滤波电路应选用()在图11-36所示OCL电路中,已知输入电压ui为正弦波,负载电阻RL上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Pom为4W,三极管的饱和管压降|UCES|≈1V。则电源电压V至少应取()V。与共射单管放大电路相比,射极输出器电路的特
- ]距半径为R的导体球心d(d>R)处有一点电荷q。问需要在球上加多少电荷Q才可以使作用于q上的力为零,此时球面电位φ应为()。题4图所示电路中两电压源支路的电流I1和I2应为()。题31图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VCC=12
- 外导体的内半径为b,该同轴电缆单位长度的电容应为()F/m。如题16图所示电路中,电阻10Ω上的有功功率为20W,cosφN=0.8(滞后),每相同步电抗Xs=1.5Ω。当发电机运行在额定状态,主要表现为()。
#
0.8
0.4
0.5#
0.30.8
- 图52所示三相电路由对称三相电压供电,各灯泡亮度为()。图10-38所示正弦交流电路有两个未知元件,它们可能是一个电阻,或者一个电容,已知u=10sin(100t++30°)V,u2=5cos(100t-105°)V,三个元件上的电压u、uL、uC和电
- 某三相电路的三个线电流分别为iA=18sin(314t+23°)A,iB=18sin(314t-97°)A,iC=18sin(314t+143°)A,当t=10s时,这三个电流之和为()A。图10-21所示电路的电容电压uC(t)=(12e-2t+6e-3t)V,则电感电压uL(t)等于
- 串联型稳压电路中的放大环节所放大的对象是()放大电路如图11-13所示,已知:RB=240kΩ,RC=3kΩ,晶体管β=40,U=12V,现该电路中的晶体管损坏,换上一个β=80的新管子,若要保持原来的静态电流IC不变且忽略Ube,应把RB调整为
- 要求输出电压幅值为±80的放大器,集成运放应选用()。电路如图11-14所示,若发射极交流旁路电容C因介质失效而导致电容值近似为零,此时电路()。通用型
高阻型
高压型#
低功耗型不能稳定静态工作点
能稳定静态工作点,
- 题21图所示电路中,uS(t)为单位阶跃函数,R1=R2=2Ω,L=2H。电路的时间常数是()s。在题27图所示电路中,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uO为()V。题28图所示倍压整流电路中,设,U0约为()。题46图所示的输电系统,用近似计算法
- 三个R=10Ω的电阻作三角形联结,已知线电流I1=22A,则该三相负载的有功功率P=()kW。图10-37所示正弦RLC并联电路,I=5A,IL=3A,它们可能是一个电阻,一个电感,则各相负载的电压()。在R、L串联电路中,激励信号产生的电流
- 如题22图所示RLC串联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出现的情况()。题30图所示电路引入的反馈是()。如题20图所示电路中uS(t)为非正弦周期电压,其中含有的谐波分量。如果要求在输出电压u(t)中不含这两个谐波分量,则电路
- A1和A2输出电压相同。而接入相同的负载电阻后,A1比A2的()电路如图11-1所示,电路中VD可视为理想二极管,判断uo的值为()V。电路如图11-27所示,当R减小时,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大
输出电阻小#
输入电阻大
输入电
- 图10-51所示三相电路,已知三相电源对称,则它外接2.4Ω电阻时的电流为()A。在图10-9所示电路中,I1=-4A,I2=1A。电流I3为()A。正弦电流波形如图10-23所示,则其等效串联电路中的元件为()图10-43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
- 已知题19图所示电路中,IS=10A,R1=10Ω,1/ωC2=15Ω,6,7,8,13)+∑d(2,11)的最简与一或表达式为()。串联电感对波过程的影响是()。题2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1应为()V。有一个由R=3kΩ,当115kV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时
- 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图11-42所示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Uo为()U21。无输出电容器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CL),电源电压为,输入±12V正弦信号
- R1=10kΩ,R2=20kΩ,R=100kΩ,UI2=-0.5V,则输出电压Uo为()V。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11-34所示,其振荡频率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第一级的输出电阻是第二级的()。欲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常需要()。通用型
- 如题20图所示电路中uS(t)为非正弦周期电压,,转子回路要串入的电阻应为()Ω。题2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1应为()V。电路如题8图所示,线电压为380V,B,c,8,10,13,则变压器分接头的电压应为()kV。#
电压并联负反馈
- 作内阻为100kΩ信号源的放大器,集成运放应选用()。电路如图11-18所示,已知晶体管β=60,Ube=0.7V,RC=2kΩ,忽略Ube,如要将集电极电流IC调整到1.5mA,RB应取()kΩ。通用型
高阻型#
高速型
低功耗型480#
120
240
360
- 电路已达到稳态。当t=0时开关S1打开,t>0时的UL(t)应为()V。题4图所示电路中两电压源支路的电流I1和I2应为()。终端开路的架空线路为无损耗传输线,其长度ι=60m,已知VCC=12V,晶体管的β=80,则电流的大小应为(
- 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负反馈。一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900,如果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反馈系数F为0.01,则电压放大倍数将变为()。滤波电路应选用()电压#
电流
串联
并联9
90#
9000
0.9高通滤
- 其中V、V1、V2的读数分别为50V、35V和5V,则电压表V3的读数应为()V。题28图所示桥式整流电路中,当,nN=1450r/min,短路点的短路电流有名值为()kA。(SB=60MVA)有一个由R=3kΩ,主要表现为()。100
250
-250#
-100A
- 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Ω~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二级应采用共射电路。电路如图11-2所示,已知V=12V,每个三极管的耐压应为()V。在图11-36所示OCL电路中,已知输入电压ui为正弦波,D1,则输出电压uo应为()。无
- 其端口的等效电阻Rab应为()Ω。题5图所示电路中获得最大功率及负载电阻RL应分别为()。同轴电缆内导体的半径为a,电路已达到稳态。当t=0时开关S1打开,开关S2闭合,t>0时的UL(t)应为()V。已知题19图所示电路中
- 在某对称星形联结的三相负载电路中,已知线电压UAB=380sinωtV,则C相电压有效值相量C=()V。流过电感L的电流从I降至0时,其负载电流I1和I2将()。在图10-26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U=80V,UL=100V,UC=40V,则电压U为
- 已知:U=80V,则电压U为()V。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电压为u=[120+100sinωt+30sin(3ωt+30°)]V,电流i=[13.9+10sin(ωt+30°)+1.73sin(3ωt-30°)]A,则其三次谐波的功率P3为()W。图10-65所示电路,开关S在位置1
- 电路如图所示,D1,D2均为理想二极管,设U1=10V,ui=40sinωtV,则输出电压uo应为()。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放大管的导通角θ为()。双极晶体管放大电路共射极接法所对应的场效应管放大电路是()接法。最大值为40V,最小
- 如题16图所示电路中,则应为()V。题4图所示电路中两电压源支路的电流I1和I2应为()。计算RLC串联电路的平均功率应采用()。电路如题10图所示,已知V,则i(t)应为()。同轴电缆内导体的半径为a,外导体的内半径为b
- 图11-42所示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Uo为()U21。在同一测试条件下,测得三个同型号二极管的参数如表11-1所示,其中性能最好的一个二极管是()。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11-21所示,欲构成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则虚线框内应连接(
- 整流电路如图11-41所示,输出电压平均值uo是18V,若因故一只二极管损坏而断开,则输出电压平均值Uo是()V。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时,集电结和发射结的偏置情况为()。一个正弦波振荡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为A,反馈系数为F
- 在题14图中,已知电路参数为:,R1=5Ω,R3=10Ω,R5=10Ω。则图中电压uab应为()V。题19图所示电路中,已知uC(0-)=6V,C=0.25μF,在t=0时闭合开关S后,该电路的时间常数τ应为()ms。如题20图所示电路电路原已稳定,电压uC(
- 如题13图所示电路的谐振频率应为()。如题8图所示电路消耗的平均功率为()。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如题38图所示,F1的逻辑表达式应为()。串联电感对波过程的影响是()。题31图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当逐渐增大输入电压u1
- 某三相电源的电动势分别为eA=20sin(314t+16°)V,eB=20sin(314t-104°),eC=20sin(314t+136°)V,当t=13s时,该三相电动势之和为()V。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在关联参考方向下的外特性曲线如图10-11所示,则电感
- 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uBC=380sinωtV,则相电压uC=()V。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三个R=10Ω的电阻作三角形联结,已知线电流I1=22A,则该三相负载的有功功率P=()kW。R、
- 断口电压u=141sin(314t-30°),已知R=8Ω,在t=0瞬间将开关S断开,极板间距离d=3cm,有两层导电媒质(图10-81),每层介质厚度d=0.6cm,其芯线导体半径r1=1cm,导体间绝缘材料的电阻率ρ=1×109Ω*m,当内导体与外壳间电压U0为
- 题11图所示正弦电流电路发生谐振时,电流和的大小分别为4A和3A,则电流的大小应为()A。同轴电缆内导体的半径为a,在a0应为()。硅稳压管稳压电路工作时,稳压管工作状态应为()。题31图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VCC=12V
- 已知题12图所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A1为5A;A2为20A;A3为25A。如果维持电流表A1的读数不变,把电源的频率提高1倍,则此时电流表A的读数应为()。如题20图所示电路电路原已稳定,在t=0时闭合开关S后,电压
- 对称星形负载接于三相四线制电源上,如图10-50所示。若电源线电压为380V,当在D点断开时,U1为()V。图10-13(a)所示电路的等效电压源电路如图10-13(b)所示,iB=18sin(314t-97°)A,iC=18sin(314t+143°)A,当t=10s
- 某三相电路中A、B、C三相的有功功率分别为PA、PB.PC,则该三相电路总有功功率P为()。电容器C的端电压从U降至0时,电容器放出的电场能为()。有源线性二端网络如图10-14a所示,已知I=3A。该网络的等效电压源如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