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低压集抄采集器采用()交流电压供电。12V电压源和4欧电阻串联的电压源模型的等效电流源模型的电流(大小)为(),并联电阻为()终端对电表的广播校时每天可进行()次。110V
220V#
380V
400V3安培#
3欧姆
4安培
4
- 低压集抄系统对电表的采集方式一般有()。电阻和电容串联,接在电压为100V的交流电源上,已知电阻电压为60V,则电容上的电压为()V485方式
载波
红外线
A和B#100
160
80#
40
- 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停电后,数据不丢失,且数据保持时间不小于()年。对电表拉合闸需要验证的密码有()下列参数与终端上行通讯无关的是()。终端中的电压合格率计算方式为()。关于配变监测计量终端的安全防护说法
- 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至少可以保存()的采集周期为15分钟间隔电量数据。安装在客户处的35kV以上计费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集中器安装完毕后对终端进行现场调试时,步骤包括()。30天
60天#
90天
1年不装设隔离
- 配变监测计量终端不能连接后台时,以下哪个方法不能解决故障:()检查通讯模块安装天线是否良好
检查终端设置的通讯参数是否正常
检查终端接线是否正常#
检查通讯模块是否有SIM通讯卡,通讯卡是否安装良好
- 目前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与主站通信有采用以下哪种规约。()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即()。DL645
MODBUS
负控规约
IEC870-5-102#安全鉴定证#
生产许可证#
产品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
- 将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2Ω的四个电池并联后,接入一阻值为1.45Ω的负载,此时负载电流为()A。PDCA循环中,P阶段包含四个步骤,要因确认是第()步某电压源的电压与其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已知电压源电压为5伏特,电流
- 接户线的档距不应大于(),沿墙敷设的接户线的档距不应大于()。25米、6米#
30米、8米
25米、4米
30米、6米
- 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的上行通信通道一般不采用()类型。工程咨询业务过程管理中,咨询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南方电网公司10kV开关站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其中要求:负荷管理终端应安装在计量柜的表室内,安
- 采集器支持()功能,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载波通信成功率。营配数据质量年度考核指标其中包括有馈线一致性指标、公变一致性指标、专变一致性指标、()。路由中继#
协议转换
网络
密码设置用户一直性指标#
线变一致性指
- 不属于集中器载波初抄相位的是:()。某电压源的电压与其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已知电压源电压为5伏特,电流为-2安培,则该电压源提供的功率为()瓦特以下不是集中器进行抄表管理的电表类型是()。A相
B相
C相
N相#
- 避雷器可采用什么方式接入到RS485抄表网络的:()。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至少可以保存()的采集周期为15分钟间隔电量数据。并联
级联
串联#
其他方式30天
60天#
90天
1年
- 按RS485接口的电气特性要求,逻辑“0”时两线间的电压差为()。日常照明电压为220伏特,是指交流电的()1V~5V
+2V~+6V
-2V~-6V#
1V~10V有效值#
最大值
恒定值
瞬时值
- 安装配变监测计量终端前,先用合格的万用表检测确认终端电压回路无相间短路现象、电流回路无()现象。终端中的电压合格率计算方式为()。开路#
短路
回路
分支(1-(电压越下限时间)/电压总监测时间)*100%
(1-(
- 集中器上行通讯规约中,应用层帧格式中帧结束符为()。电阻和电容串联,接在电压为100V的交流电源上,已知电阻电压为60V,则电容上的电压为()V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不具有以下哪个功能()。机架式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采
- 机架式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设备应至少可支持的上传通道数为()。在三相三线制电路中,不论电源和负载怎样连接,也不论电流是否对称()。集中器正常使用()供电。在配变监测计量终端安装前先测试(),将配电柜、配电
- 目前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与主站通信有采用以下哪种规约。()PDCA循环中,P阶段包含四个步骤,要因确认是第()步在进户线穿管引入室内的要求中,以下提法错误的是()。电路中a、b两点电压Uab=6伏特,a点电位为-3伏特,则
- 机架式电能采集终端至少能具有()脉冲量输入。2
4
8
16#
- 负荷管理终端和配变监测计量终端事件记录可记录最近()次的需量复零时间及日期,此事件记录无法用软件清除。负荷管理终端和配变监测计量终端的电源电压允许偏差为()。集中器电表档案中电表通讯地址应为()位,不足
- 负荷管理终端和配变监测计量终端逻辑地址长度规定为位,并且用进制来表示。()安装配变监测计量终端前,先用合格的万用表检测确认终端电压回路无相间短路现象、电流回路无()现象。终端密码核对成功后终端开放设置功
- 计量自动化终端外形结构统一规范后,负荷管理终端、配变监测计量终端和低压集中器上盖颜色、底座颜色、铭牌底色分别是()。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至少可以保存()的采集周期为15分钟间隔电量数据。集中器能主动上报的
- 某一大宗工业用户,需要监测它的用电情况,需要安装什么终端进行监控()。工程咨询业务过程管理中,表示两种商品是()。负荷管理终端和配变监测计量终端逻辑地址长度规定为位,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载波通信成功率。二次接
- 计量自动化系统不具备的功能()。设备档案管理
现场运行终端数据采集
与用户结算电费#
现场部分设备控制
- 机架式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采用()工业标准机箱,安装方便。通过本地接口能够对终端设置和读取数据,本地接口可以是哪些,具有设置功能的本地接口应能加封。()18″
19″#
20″
21&PrimeRS232#
RS485#
USB#
红外#
- 低压集抄台区采取“级联方式”实行数据上传到主站系统,那么所级联的终端属于()。500kV变电站的站用电源引接方式有()。负控终端
配变终端#
采集器
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由本电站高压线路引接
由变电站内主变压器第三
- 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不具有以下哪个功能()。电能表电37(Lb2A3253).电能表电流线圈安匝数,一般在()的范围内。负荷管理终端和配变监测计量终端事件记录可记录最近()次的需量复零时间及日期,此事件记录无法用软
- 三个电阻均为2欧,若将其串联,总电阻为();若将其并联,总电阻为()负荷管理终端具有同时接()块及以上多功能电能表及相应数据处理(抄读存储数据、功率总加及功控等)的能力。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波特率自适应支持
- 在三相三线制电路中,不论电源和负载怎样连接,也不论电流是否对称()。对电表拉合闸需要验证的密码有()三个线电流的相量和必为零#
三个相电压的相量和必为零
三个线电压的相量和必为零#
三个相电流的相量和必为零
- 某直流电动机电压为220伏特,消耗功率为4.4瓦特,其中电流为(),一小时消耗电能()。下列哪些情况终端应自动进入保电状态()。30安培
20安培#
2.4千瓦时
4.4千瓦时#上电15分钟内#
上电30分钟内
与主站通信正常
与主
- 标有“1千欧姆、10瓦特”的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允许两端的最大电压是()。(Je2A2324).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荷阻抗的幅值增大时,()。0.2安培
90伏特
0.1安培#
100伏特#比差正向增加,角差正向增加;
比差
- 12V电压源和4欧电阻串联的电压源模型的等效电流源模型的电流(大小)为(),并联电阻为()电能表电37(Lb2A3253).电能表电流线圈安匝数,一般在()的范围内。机架式电能采集终端至少能具有()脉冲量输入。3安培#
- 某元件消耗50瓦特功率,若该元件两端电压10伏特,则电流为()安培采集器支持()功能,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载波通信成功率。集中器载波通讯过程中通过()进行通讯。5#
6
7
4路由中继#
协议转换
网络
密码设置A相
B相
C相
- 电路中a、b两点电压Uab=6伏特,a点电位为-3伏特,则b点电位为()伏特电能表电37(Lb2A3253).电能表电流线圈安匝数,一般在()的范围内。负荷管理终端和配变监测计量终端事件记录可记录最近()次的需量复零时间及日
- 某电压源的电压与其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已知电压源电压为5伏特,电流为-2安培,则该电压源提供的功率为()瓦特-5
5
-10#
10
- 装表人员到施工现场更换电能表时,要先告知用户并断开(),才能更换电表。电能表响声故障,产生的原因不可能是()。机架式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采用()工业标准机箱,安装方便。营配数据质量年度考核指标其中包括有馈线
- RC串联电路,电阻R=40Ω,此电路消耗有功功率为()W,每帧由()、帧信息纵向校验域及帧结束域等组成。选择一个批量录入客户的关系数据类型中每行两个号码,号码之间用()、制表符分隔。在带电断.接引线时,以下说法是
- 在三相对称Y形负载电路中,各线电流为10A,各相电流为()影响电力线载波传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等。5
8
10#
17.32温度
噪音#
阻抗#
衰减#
- 电能表电37(Lb2A3253).电能表电流线圈安匝数,一般在()的范围内。在三相对称Y形负载电路中,各线电流为10A,各相电流为()对于缺失数据的终端,计量自动化系统采取什么措施尽可能把数据采到。()集中器和采集器485
- 南方电网公司标准,10kV计量柜内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必须采用()完全隔离作物水分主要通过根系来源于()。接户线的档距不应大于(),沿墙敷设的接户线的档距不应大于()。隔离板#
开关
断路器
绝缘子空气
降雨
- (Je2A2324).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荷阻抗的幅值增大时,()。电能量采集终端上传通信不支持以下方式()。集中器和采集器的485口与电源端口之间应能承受()的交流电压耐压试验。比差正向增加,角差正向增加;
比差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