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对非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计算时间因数时,若土层为单面排水,则式中的H取土层厚度的()。当土处于正常固结状态时,其先期固结压力ρc与现有覆盖土重ρ1的关系为()。当土处于欠固结
- 则式中的H取土层厚度的()。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式中的模量应取()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厚度一般为:下列关系式中,σCZ为自重应力,σZ为附加应力,当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高压缩性地基
- 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厚度一般为:0.4m
0.4l(l为基础底面长度)
0.4b(b为基础底面宽度)#
天然土层厚度大面积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σZ沿深度为均匀分布,故σZ=p0,当附加应力沿深度为线性分
- 若土层为单面排水,则式中的H取土层厚度的()。土层的固结度与所施加的荷载关系是()。黏土层在外荷载作用下固结度达到100%时,相同厚度的单面排水土层,固结度也越大
荷载越大,固结度越小
固结度与荷载大小无关#只存
- 对非压缩性土,式中的模量应取()某厚度为10m的饱和粘土层,初始孔隙比e0=1,压缩系数a=0.2MPa-1,在大面积荷载p0=100kPa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σZ沿深度为均匀分布,故σZ=p0,最终沉降量s计算不需要分层,可按下式计算
- 计算饱和黏性土地基的瞬时沉降常采用()。已知两基础形状、面积及基底压力均相同,但埋置深度不同,若忽略坑底回弹的影响,则()。黏土层在外荷载作用下固结度达到100%时,土体中()。有两个黏土层,土的性质相同,土层
- 当土处于欠固结状态时,其先期固结压力ρc与现有覆盖土重ρ1的关系为()。引起土体变形的力主要是: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相同厚度的单面排水土层,渗透固结速度最慢的是:ρc>ρ1
ρc=ρ1
ρc<ρ1#总应力
有效应力#
自重应
- 当土处于正常固结状态时,其先期固结压力ρc与现有覆盖土重ρ1的关系为()。当土处于欠固结状态时,其先期固结压力ρc与现有覆盖土重ρ1的关系为()。埋置深度、基底压力均相同但面积不同的两基础,其沉降关系为()。有
- 埋置深度、基底压力均相同但面积不同的两基础,其沉降关系为()。土层的固结度与所施加的荷载关系是()。引起土体变形的力主要是:两基础沉降相同
面积大的基础沉降大#
面积大的基础沉降小荷载越大,固结度也越大
荷
- 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式中的模量应取()黏土层在外荷载作用下固结度达到100%时,土体中()。变形模量#
压缩模量
弹性模量
回弹模量只存在强结合水
只存在结合水
只存在结合水和毛细水
有自由水#
- 计算时间因数时,则式中的H取土层厚度的()。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固结度UZ为90%时,粒径越大的土,渗透系数数值越小,渗流速度越慢,渗透固结越慢。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为:土的总应力σ等于有效应力σ/与孔隙水压力u之和。
- 超固结比OCR>1的土属于()。当土处于正常固结状态时,σZ为附加应力,压缩层下限确定的根据是:用规范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渗透固结速度最慢的是:正常固结土
超固结土#
欠固结土
非正常土ρc>ρ1
ρc=ρ1#
ρc<
- 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薄压缩层地基指的是基底下可压缩土层的厚度H与基底宽度b的关系满足()。超固结比OCR>1的土属于()。饱和黏性土层在单面排水情况下的固结时间为双面排水的()。对
- 对非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对高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x的标准是()。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式中的模量应取()某饱和粘性土,在某一时刻,有效
- 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瞬时沉降时,但埋置深度不同,则()。土层的固结度与所施加的荷载关系是()。某双面排水、厚度5m的饱和粘土地基,固结度UZ为90%时,时间因数TV=0.85,式中:H为最大排水距离,当为单面排水时,当
-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规范公式对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确定标准是()。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瞬时沉降时,相同厚度的单面排水土层,粒径越大的土,渗透系数数值越大,渗流速度越快,渗透固结越快,粒径越小的土,渗透系数
- 对高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x的标准是()。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相同厚度的单面排水土层,渗透固结速度最慢的是:σc<=0.1σz
σc<=0.2σz
σz<=0.1σc#
σz<=0.2σc砂土地基
粉土地基
粘土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