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下列哪一项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最主要的特征()导致脉压增大的疾病是()心脏显著向左下扩大
周围血管征
Austin-Flint杂音
主动脉瓣区海鸥鸣杂音
主动脉瓣区喷射性杂音,同时出现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主动
- 正常人平均步速约为()。1.2m/s#
1.7m/s
1.0m/s
0.5m/s
0.8m/s正常人平均步速约为1.2m/s。
- 一患者超声发现:在眼玻璃体内有一蘑菇状实性肿物自球壁向前方突出,表现为"脉络膜凹陷"伴继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男性,50岁,颈前偏右有一实性结节,质硬。两周后发现声音嘶哑,超声显示:甲状腺右叶单发,境界不清,低回声
- 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时,在超声上可表现为()。患者女,40岁。近4年来逐渐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查体: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局限、不传导。常可触及舒张期震颤。最可能的诊断是()左房室瓣瓣环钙化比瓣叶更
- 急性大失血,导致动脉血压降至80mmHg以下时,尿量减少的原因是()患者,女,68岁,双下肢及颜面水肿1周,尿蛋白8.8g/24小时,肾活检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对其主要治疗应是()血浆胶体渗透压↓
囊内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 附睾结核慢性期,超声表现为()。患者女,50岁,因“发现左乳肿物2个月”来诊。查体:左乳内上象限可触及肿物,直径2cm,质地较硬,活动度差。病灶弥散于整个附睾
病灶呈低回声,境界不清晰
病灶多呈不均匀高回声,可见钙化灶
- 眼部超声检查发现:一侧眼球壁内较强回声异物,异物周围可见无回声裂隙环绕。最可能的诊断是()。角膜增厚最适宜用哪种技术确诊()。眼球内异物
早期巩膜异物#
陈旧性巩膜异物
视网膜下异物
眼眶内异物M型超声扫描
- 根据唇腭裂的部位不同,可将其分为()。孕妇,36岁,孕1产0孕23周2d。孕16周血清学唐氏综合征筛查风险值为1/60。超声测量羊水指数为26cm,上腹部横切面超声所见如下图。(R-右侧,L-左侧,U-十二指肠,ST-胃泡,SP-脊柱)正
- 正常二尖瓣口面积是()患者女,40岁。近4年来逐渐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查体: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局限、不传导。常可触及舒张期震颤。最可能的诊断是()<1.0cm2
1.0~1.9cm2
2.0~3.0cm2
3.1~3.9cm
- 下列那项不是肝“H”形沟内的结构()。患者女,49岁,上腹痛伴背部疼痛1d”来诊。近3年来偶有右上腹部疼痛,伴或不伴恶心、呕吐。1d前发生上腹部疼痛,伴背部疼痛,无明显发热。查体:急性病容,巩膜可疑黄染;腹平软,上腹部
- 在考核成本变动时,要借助()等重要指标。成本降低率#
计划成本
成本降低额#
实际成本
- 在进行多普勒检查时哪项不需特别关注()。高脉冲重复频率多普勒的技术特点不包括()。血流方向
血流信号的特征
有无血流
多普勒增益
利用彩色多普勒测量血管宽度#每秒重复发射超声波脉冲次数增多
取样线上可有2个
- 临床资料:女,常规体检。临床物理检查:双侧甲状腺不对称,无压痛。化验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超声综合描述:双侧甲状腺形态大小正常,内可见数个低回声区,内回声欠均,CDFI:双侧甲状腺内可见少许动静脉血流信号,上、
- 患者28岁,为室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查分流血流,对仪器的调节,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关于超声诊断仪的一般调节,叙述正确的有()。低通滤波#
高频(7MHz以上)电子相孔阵探头
电子线阵探头(5MH
- 某患者因腹痛月余,近日出现黄疸前来就医,曾有胰腺炎病史,超声示肝内外胆管轻-中度扩张,胰头区可见45mm边界欠清、形态较规整的低回声实性肿块,内可见斑点状钙化,后方回声增强,回声粗糙。一患者的超声图像显示于胰腺尾
- 出入肾门的结构有哪些()患者,男,22岁,上呼吸道感染2周后出现尿少、水肿、头晕来诊。BP140/100mmHg,血红蛋白126g/L,白细胞3~4/HP,红细胞10~20/HP,血尿素氮8.5mmol/L,血肌酐176μmol,最可能的诊断是()肾动脉#
肾
- 产后14天。患儿拒饮奶,稍咳嗽,体温38℃,四肢无抽搐,腹肌稍紧张,无压痛,脐部流脓水。该患儿的主要诊断是()龋病
牙髓炎
牙隐裂#
寻常型天疱疮
口腔肿瘤脐部坏疽
破伤风#
流行性脑炎
肺部感染
急性腹膜炎龋病、牙髓炎
- 某女患者子宫附件超声声像图如下,患者月经正常,有痛经及人流史,月经后7天检查,根据病史和图像,最可能的诊断为()膀胱()巧克力囊肿#
滤泡囊肿
黄体囊肿
黄素囊肿
正常卵泡空虚时膀胱全部位于小骨盆腔内#
膀胱颈的
- 患者女,38岁。活动后心悸、气喘1年余。查体:轻度贫血,律整,胸骨右缘第2肋间闻及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伴震颤,为二尖瓣狭窄的特征性体征。P亢进说明有肺动脉高压。故本例应诊断为二尖瓣狭窄,答案选D。二尖瓣关闭不
- 孕妇,34岁,有两次剖宫产史,其他病史无明显特殊,宫颈内口矢状切面超声所见如下图。(BL-膀胱,CX-宫颈内口)孕妇,34岁,有两次剖宫产史,宫颈内口矢状切面超声所见如下图。(BL-膀胱,PL-胎盘
- 孕妇,32岁,孕2产0,停经12周5d。孕6周时尿HCG阳性。超声:宫腔内未见胎儿回声,子宫矢状切面超声所见如下图。患者,女,34岁,妊娠27周。超声检查发现羊水过多。BC
- 频率增高时,穿透力将()。横向波的特征()。减少#
增大
不变粒子运动平行于波传播轴
粒子运动垂直于波传播轴#
粒子在运动中传播
粒子沿横向方向运动
- 经颅超声使用的超声频率为()。①二维常用频率2.0~3.5MHz②CDFI常用频率2.0MHz③二维常用频率5.0~7.0MHz④CDFI常用频率5.0~7.0MHz桥本病的声像图特点是()。①②#
③④
①②③④
以上各项均不是甲状腺非对称性肿大
- 孕妇,32岁,孕2产0,停经12周5d。孕6周时尿HCG阳性。超声:宫腔内未见胎儿回声,子宫矢状切面超声所见如下图。孕妇,34岁,有两次剖宫产史,其他病史无明显特殊,宫颈内口矢状切面超声所见如下图。(BL-膀胱,CX-宫颈内口)A
- 灌区是指一个灌溉系统所控制的()范围。A、防洪
B、土地#
C、势力
D、保护
- 下列哪组血管是胰腺的定位标志?()一位右上腹不适患者,超声检查发现胆囊颈部有10mm强光团,后伴声影,胆囊壁黏膜层连续,胆囊腔内可见一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的稍低回声团块,随体位改变略有移动,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 超声检查发现右下颌角下方胸锁乳突肌内侧深部的颈总动脉分叉处一5×3cm大小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楚,包块使颈内及颈外动脉向两侧推移,但管腔无明显狭窄,包块内有较丰富的动静脉血流,并可见颈外动脉分支直接进入包块内,请
- 为避免混叠,脉冲重复频率至少应该是最高多普勒频移的几倍()。如果脉冲重复频率是10kHz,下面哪种多普勒频移可导致混叠()。1
2#
3
4
52kHz
3kHz
4kHz
5kHz
6kHz#脉冲重复频率(PRF)是探头在每秒时间发射超声脉冲
- 颈内、颈外动脉鉴别的基本特征有()。患者男,68岁,因“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6年”来诊。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颈外动脉可观察到多个分支,而颈内动脉无分支#
颈外动脉在前内侧,颈内动脉位于后外侧#
颈外动脉血流
- 患者女,55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肿物2d”来诊。患者于3年前绝经。患者女,56岁,因“双侧腮腺无痛性、逐渐肿大2年”来诊。查体: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质地较硬,表面欠光滑。EC, E
- 超声探头最重要的部分是()。通过何种方法可以得到较大的进场区()。保护层
匹配层
压电晶体#
聚焦透镜
探头驱动电路使用高频探头#
在探头与体表之间放置水囊
减少探头直径
增大阻尼
使扫描速度增加
- 根据下图判断双胎妊娠的绒毛膜囊及羊膜囊数目()。患者女性,29岁,孕31周,胎儿左肾上极实质内可见13mm×15mm边界清晰,被膜完整较薄,形态规整,透声良好的无回声区,胎儿右肾未见明显异常,确切的超声诊断为()。双绒毛
- 以保持正常的心输出量。左心房压力的升高可引起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的升高,继而扩张和淤血。此时患者休息时可无明显症状,甚至急性肺水肿。肺循环血容量长期超负荷,继而可发生右心室衰竭。两颧呈紫红色,口唇轻度发
- 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的强度决定于()。①被反射回来的超声量②超声的衰减③声波进入界面的入射角度按照国际、国内的规定,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彩色图(colormap)中红、蓝色彩表示的血流方向()。①②
②③
①③
①②③#红色表示
- 判断下图、彩图符合哪种眼睑疾病。超声提示()。临床资料:女,42岁,自述颈部不适,吞咽时有疼痛感。化验检查: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明显增高。超声综合描述:双侧甲状腺增大,回声减低不均,内可见
- 软组织中的声衰减()。声学变项包括()。①密度②温度③分子运动④压力与声波运行距离有关#
由TGC曲线的范围决定
随着波长减小而增大
与软组织结构无关①②③④#
①②③
③④
①③④
- 关于胆囊结石的典型声像图表现,不正确的是()。一患者的超声图像显示于胰腺尾部可见一包膜光整的多房性囊性结构,囊壁较厚并伴乳头状结节及钙化斑附着,囊腔内透声良好,可见较粗大的高回声光带分隔。胆囊腔内形态稳定
- 眼动脉是由哪根动脉发出的第几分支()。胸壁胸膜超声检查最重要的扫查途径是()。颈内,第一#
颈外,第三
颈总,第二
椎动脉,颅内
颈内,第三经肋间扫查#
经锁骨上扫查
经肋缘下扫查
经剑突下扫查
经肝脾扫查
- 动脉夹层的超声表现不包括()。颈内动脉C1段分出的动脉有()。形态呈梭形或螺旋形
可在横切面和纵切面显示真腔和假腔
真腔和假腔内彩色血流方向相同#
真腔和假腔内多普勒频谱的流速一般不同
好发部位为升主动脉、
- 超声显示甲状腺与颈前肌界限不清,最常见于()。一患者超声发现:在眼玻璃体内有一蘑菇状实性肿物自球壁向前方突出,边缘清楚、规整,内部回声渐次衰减至球后壁时变为无回声区。病灶部位的脉络膜较周围部位回声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