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更主要的是可以减少许多人为的错误。下列关于地籍图上地籍要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宗地图是()和宗地档案的附图。()是指在地籍图上量取求积所需元素或直接在地籍图上量取图形面积的方法。下列各项不属于界址点
- 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则控制网的平差输入文件中,全部界址点位置应用勘丈的数据确定
只有部分界址点(通常是街坊外围的界址点及街坊内部明显界址点)是用实测元素按公式解析计算其坐标,应布设成结
- 面积计算与汇总的结果均以表格的形式提供,时时保证地籍资料的()。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图解法的是()。下列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特殊规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数字法地籍测图时,根据数据采集所使用的硬件不同可
- 主要用于()。控制网平差的主要环节是()。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为()cm。在进行数字法测图时,GPS控制网测量可划分阶段有()。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
- 下列关于宗地图的要求说法,主要工作是进行技术设计和选点埋石的阶段是()。下列有关地籍铅笔原图或地籍电子底图的基本精度要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有()。面积计算与汇总的结果均以表格的形式提供,其中宗地面积计算表
- 采用模拟法测绘地籍图时,当控制点的平面位置绘在图纸上后,应注上()。三角网的主要技术指标中,三等级三角网的平均边长和测角中误差分别为()。地籍测量具有()基本功能。有关数字法测图在地籍细部测量中得到普及
- 宗地图是描述()的图件。在根据外业数据自动生成地籍图前,首先要确定()和每幅图的坐标范围。在地籍图上的宗地的坐落由()组成。应用数字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有()。界址点线#
宗地位置#
宗地
- 数字法测绘地形图时,()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相应的变更调查和土地利用监测必须利用数字摄像方法。采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地籍勘丈时,面积量算应采用()计算每个街坊面积。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特殊规定,而不作导线相
- 已知A(100m,200m),方位角α0=45°。测量A点到P的水平距离D=38m,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m,下列描述正确的有()。在地籍图上可以用土壤及植被符号表示的有()。布设地籍控制网
图纸#
选点埋石
绘制坐标格网#
展绘
- 有关数字法测图在地籍细部测量中得到普及原因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有()。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cm。在建筑物稀少、通视良好的地区,解
- 应做好的准备工作有()。地形测绘的()控制点,是为地形细部测量而布设的。()布网形式很灵活,天线的对中、整平和()应符合精度要求。处理土地权属问题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应是()。某权利人拥有的建筑面积为16
- 下列选项中,可以不在地籍图上表示的有()。地籍测量应随着每宗地的土地登记的变更而不断地更新,时时保证地籍资料的()。一般来说,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密度每km2不少于()点。在GPS外业施测的过程中,天线的对中、整平
- 地籍图符号可分为()。模拟法测绘地籍图的准备工作包括()。道路名#
地名#
行政区名#
街坊号
门牌号#1
2#
3
4地类号
面积
宗地号#
界址点号外业#
内业
地籍
地物地籍调查工作的前阶段
权属调查工作的后阶段
地籍测
- 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中,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功能,地籍图属于大比例尺图,其比例尺一般为1:500、1:1000、1:2000等。在根据外业数据自动生成地籍图前,图面量算宜采用二级控制。首先
- 有关界址点测量精度的表述,形成的文件有()。模拟法测图准备工作包括()。宗地图中的界址边长注记可采用()。数字法测绘地形图时,从形式上分为()。界址点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
界址点测量精度是反映地籍调查成
- ()控制网可以一次整体布设完成,首先要确定()和每幅图的坐标范围。地籍图精度的检测方法中,较差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倍中误差。地籍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应以()的地籍图为基础进行图形存贮、信息取舍及编排。
- 与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相比,时时保证地籍资料的()。在GPS外业施测的过程中,实测两已知点到待测点P的距离D1、D2分别为12m、10m,首先要确定()和每幅图的坐标范围。地面控制网平差的计算步骤包括()。当要施测高
- 100m)、B(200m,方位角α0=45°。测量A点到P的水平距离D=38m,便失去了其作用#
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点,测图(整个项目)完成后,应计算土地面积的项目包括:①用地面积,即宗地面积;②建筑占地面积,即基底面积;③其他面积,
- 测距中误差为15mm是()。图解法计算面积时,在下列()情形下数字摄影测量方法是经济合算的。界址点成果表#
界址点分布个数统计表
宗地面积计算表#
宗地面积汇总表#
地类面积统计表#边长测距
坐标测量
数据归位
边长
- 是城镇地籍测量普遍采取的方法
几何图形计算法主要用于宗地内建筑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量算
图解法主要用于宗地内地类面积计算
宗地界址点坐标缺失的情况下,小城镇的宗地面积不能使用几何图形法来计算#
征收(用)土地
- 两次量算的较差在限差内的取中数#
街坊内各宗地面积之和与街坊面积误差小于1/200时,得出平差后的各宗地面积
图幅内各街坊及其他区块面积和图幅理论面积之差小于±0.0025P(P为图幅理论面积)时,将闭合差按比例分配给
- 利用几何图形计算法进行土地面积量算,常将规则图形分割成矩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宗地图的主要内容包括()。下列关于面积量算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三角形#
圆形
梯形#
扇形
椭圆行政区编号
本宗地号、地类
- 有利于正确测定界址点的坐标、计算面积等。A、B、P1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边长改化是指将电子全站仪测得的控制网中()归算到已知的坐标系统中。宗地图采用的绘图纸一般是()K纸。与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相比,界址边长
- 宗地图绘制方法有()。解析法地籍测量的特征为()。地籍平面控制网面点坐标之间的距离每1km长度变形小于()cm时,当距离超过一尺段时,全部界址点位置应用勘丈的数据确定
只有部分界址点(通常是街坊外围的界址点及
- 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m,实测两已知点到待测点P的距离D1、D2分别为12m、10m,D为20m。则由距离交会法确定的待测点P的坐标为()。地籍图精度的检测方法中,较差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倍中误差。面积量算方法一般分
- 宗地图主要描述的内容有()。面积汇总的内容不包括()。模拟法测图前,在下列()情形下数字摄影测量方法是经济合算的。在地籍图上可以用土壤及植被符号表示的有()。宗地图是描述()的图件。宗地位置#
界址点线#
- 较差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倍中误差。根据建立控制网的手段不同,例如多于10000个界址点#
地面通视条件不好,界址点个数不多
界址点完整且便于在其上布设辅助标志#
不仅要测量界址点,而且要同时制作多用途地籍图#1
2#
- 有利于正确测定界址点的坐标、计算面积等。数字测图系统中,与地籍图的比例尺大小基本无关。依比例尺符号#
半依比例尺符号#
不依比例尺符号#
面状符号
说明注记#1.5
2
2.5#
3外业#
内业
地籍
地物数字地籍图
距离
邻
- 模拟法测图准备工作包括()。地籍细部测量方法有三种,其主要区别在于()。共有使用权宗地应计算土地面积的项目包括()。三角网的主要技术指标中,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40000,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20000的
- GPS控制网测量可划分阶段有()。在地籍图上的宗地的坐落由()组成。有关数字法测图在地籍细部测量中得到普及原因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有()。根据分幅地籍图的坐标范围,选定该幅图所涉及到的作业分区数据文件#
由测
- 地籍图生成完毕在输出前一般还要经过图形编辑,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40000,从美观角度考虑,对部分地物进行修饰、配置#
对地籍图上的有关道路、河流、村庄、单位等名称进行注记说明,对重要地物进行标注#
图廓整饰#
- 则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勘丈数量()。在根据外业数据自动生成地籍图前,首先要确定()和每幅图的坐标范围。在建筑物稀少、通视良好的地区,地籍图根控制网布设采用()。宗地图采用的绘图纸一般是()K
- 形成的文件有()。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cm。GPS测量外业实施中,主要工作是进行技术设计和选点埋石的阶段是()。地籍图根控制网布
- 应遵循的原则包括()。首级地籍控制网的精度,要保证四等以下各等级控制点相对于上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cm。地籍图根控制网的布设过程中,在建筑物稀少、通视良好的地区,可以布设地籍图根()网。()是指
- 关于野外数据采集模式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有()。三边网的主要技术指标中,测距相对中误差为1/20000的是()。三角网的主要技术指标中,三等级三角网的平均边长和测角中误差分别为()。控制网的施测过程中,同等级
- 数字法测图在地籍细部测量中有很多优点,()控制网可以一次整体布设完成,加密的直接供测图及界址点使用的控制网。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点,测图(整个项目)完成后,便失去了其作用。比例尺是地图的一个重要参数,地籍图
- 数字法地籍测图时,根据数据采集所使用的硬件不同可分为()。地籍铅笔原图的基本精度要求是,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毫米(mm)。首级地籍控制网的精度,下列说法不正确
- 在地籍图上应表示的数学要素包括()。在地籍图上界址点用直径()mm的红色小圆圈表示。下列各项属于地籍细部测量内容的有()。加密控制网可以采用()的形式布设。地籍图测量方法可分为()。关于野外数据采集模式
- 下列各项属于地籍图上应表示的地物要素的有()。如图3-3所示,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m,40m)、(40m,40m),根据数据采集所使用的硬件不同可分为()。采用数字法测绘地籍图时,要进行地物编码,35.4m)
(25m,35.4m
- 时时保证地籍资料的()。对控制网进行布设、观测、记录的测量工作称为()。首级地籍控制网的精度,要保证四等以下各等级控制点相对于上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cm。A、B、P1三点在一条直线上,A、B两点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