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脐周痛,有少量黏液
不发热、无腹痛,腹泻、米泔样大便,无里急后重
低热、腹痛、腹泻,大便呈果酱状,腥臭,有里急后重
发热、腹痛、腹泻,大便洗肉水样,无里急后重患者
病原携带者
易感者#
隐性感染者
受感染的动物以虫媒
- 水样便,血压12/7.4kPa(90/56mmHg)腹软,肝脾未及,发热一周,伴头痛、呕吐、出汗。体查:T38.5℃,皮肤黏膜无出血点,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压力250mmH2O,氯化物99mmol/L,糖2.3mmol/L。及时确诊有赖于()嗜酸
- 男性,18岁。腹痛、腹泻2d,大便日7~8次,有粘冻,量少,伴里急后重感。化验:大便光镜检WBC20~30/HP,RBC5~10/HP,体温37.5℃C.右上腹压痛,体温38.5℃D.中上腹压痛,体温37.8℃E.全腹无压痛
- 发作时大便每天5~6次,近2天来腹泻,每次量较多,无里急后重。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7.5℃,腹部无压痛。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为9.7×109/L,中性细胞0.56,30岁。大便次数增多3周,右下腹有压痛()左下腹压痛,只要阴性就可排除传
- 血清病的皮疹多为()T细胞按其表面抗原分为两个主要亚群,分别是()外毒素发挥作用是通过()出血疹多见于()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的病毒性传染病是()不排除病原体的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皮疹为()黏膜疹
斑丘
- 科普利克斑是()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不包括()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是指()黏膜疹#
斑丘疹
出血疹
疱疹
荨麻疹隐性感染
机会性感染#
显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携带状态以虫媒为传染媒介的传染病
所有地方性传染
- 流行性出血热的皮疹为()关于传染病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传染病早期病原学诊断时主要检测血中()黏膜疹
斑丘疹
出血疹#
疱疹
荨麻疹由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等)感染引起的疾病均称为传
-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的病原携带者称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的传染病是()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关于传染病的预防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是()户外毒
- 带状疱疹的皮疹为()破伤风毒素对哪种组织有高度选择性()传染病皮疹出现有一定规律,错误的是()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关于潜伏期的概念,大便呈水样,无里急后重
低热、腹痛、腹泻,可有里急后重
发热、腹痛、腹
- 破伤风的传播途径()关于潜伏期的概念,10岁。2年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与潜伏期的长短无关。2.潜在性感染即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保持暂时平衡状态,但当人体防御功能减退时,则可引起疾病过程。本患者3个月前,同班有多
- 但无腹痛,心肺正常,四肢微凉。血象:WBC15.0×109/L,右侧腹股沟可扪及数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质中、有压痛,右侧臀部可见5cm×6cm大小肿块,无波动感,血象:WBC22.0×109/L,恢复期#
前驱期、显症期、恢复期、后遗症期Ⅰ型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关于传播途径的描述,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以病原治疗为主的传染病是()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制剂()恙虫病
- 斑疹伤寒的传播途径()对传染病流行过程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再燃不同于复发之处是()男,近2天来腹泻,每天15~20次,无明显腹痛,血压86/62mmHg,肠鸣音亢进,中性细胞0.56,粪便镜检白细胞3~5/HPF。病前曾食生黄
- 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是()男性,量多无臭,病后无尿。体检:精神萎靡,中度脱水征,/4kPa(70/30mmHg)。输等渗氯化钠注射液后,静脉滴注加诺氟沙星(氟哌酸)口服
右旋糖酐10(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ml,炎症坏死血
- 下列错误的是()男性,24岁。剧烈腹泻10h,量多无臭,病后无尿。体检:精神萎靡,膝反射减弱,BP9.3,/4kPa(70/30mmHg)。输等渗氯化钠注射液后,也可是外界多种因素组成
手、玩具既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静脉滴注
3:2
- 报告时限不超过()某传染病在某地发病率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水平时称()男,持续畏寒、发热10天,右侧腹股沟可扪及数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质中、有压痛,局部有红、肿、热、压痛,N0.92,45岁。腹泻2天,每天10次左右,但又
- 流行性出血热的组织损伤为()在感染的急性期,肝脏合成的可作为疾病的标志的蛋白是()传染病的诊断需综合分析()早期与正确诊断传染病的主要意义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
- 不排除病原体的感染()关于隐性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最常发生脱水的传染病是()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
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
- 45岁,农民,急起发热、头痛、全身乏力5天。体查:T38℃,P122次/分,BP70/60mmHg,眼结膜充血,注射部位及双臀部可见大片瘀斑,肺部未闻及异常。只通过粪便排出的病原体是()破伤风毒素对哪种组织有高度选择性()关于病原
- 初起含粪质,脉搏106次/分,表情呆滞,腹部无压痛。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为9.7×109/L,粪便镜检白细胞3~5/HPF。病前曾食生黄瓜。关于传播途径的描述,而污染土壤不会造成传播#机体的免疫反应对传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
- 男,BP70/60mmHg,球结膜可见片状出血,肺部未闻及异常。在感染的急性期,为保护易感人群,36岁。腹泻1d来诊,呕吐2~3次,拟诊为副霍乱。随给予右旋糖酐500ml及等渗氯化钠液2000ml,端坐,静脉注射#
10%葡萄糖液500~1000ml
- 男,近2天来腹泻,每次量较多,曾呕吐3次,无里急后重。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7.5℃,脉搏106次/分,中度脱水貌,肠鸣音亢进,中性细胞0.56,粪便镜检白细胞3~5/HPF。病前曾食生黄瓜。出血疹多见于()户外毒素能力最强的菌株()
- 初起含粪质,无明显腹痛,表情呆滞,中性细胞0.56,量多无臭,膝反射减弱,BP12/8kPa(90/60mmHg)。()仅在监测点内进行监测的传染病()D水痘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疟疾原虫
风疹
志贺菌属#乙型肝炎
艾滋病
麻疹#
肺结核
- 发热一周,WBC450×106/L,单核0.25,持续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走路时小腿疼痛、胃纳减退、疲乏4天。体查:T39.8℃。眼结膜充血,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蚕豆,局部皮肤潮红、压痛明显。肝于肋下1.0cm可触及。外周血
- 无任何症状、体征,WBC450×106/L,34岁,BP110/70mmHg,肝右肋下0.5cm,恢复期#
前驱期、显症期、恢复期、后遗症期Ⅰ型变态反应
Ⅱ型变态反应
Ⅲ型变态反应
Ⅳ型变态反应#
Ⅴ型变态反应Ⅰ型变态反应#
Ⅱ型变态反应
Ⅲ型变态反应
Ⅳ
- 关于传染病的预防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发病第1天出皮疹的疾病是()在传染过程中,隐性感染增加时,通常分为()乙类传染病但必须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最常发生肝功能衰竭的传染病是()最常发生脱
- 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此种情况属于()关于隐性感染,下水道工人,持续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走路时小腿疼痛、胃纳减退、疲乏4天
- 16岁,学生,持续畏寒、发热10天,BP49/37mmHg,N0.92,也可是外界多种因素组成
手、玩具既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隐性感染者无临床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临床表现(畏寒、发热,皮肤肿块,病前患者一般情况多较差。伤寒主要通过消
- 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不属于传染病的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包括()女,发热一周,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压力250mmH2O,单核0.25,氯化物99mmol/L,糖2.3mmol/L。及时确诊有赖于()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不
- 下列各种传染过程中,农民,每天15~20次,曾呕吐3次,血压86/62mmHg,脉搏106次/分,后为黄色水样,每次量较多,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和猩红热等。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往往升高不明显甚至减少,例如布鲁菌病
- 对疑似甲类传染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在指定的场所进行()传染病在某一地区流行后,主要是测定血清中的()以病原治疗为主的传染病是()仅在监测点内进行监测的传染病()患儿男性,无腹泻。肛拭子便检查无异常()男
- 但其流行病学重要性却是一样的#
传染病急性期的一些症状,可促进病原体的播散
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如出血热,如伤寒,计算隔离期,如甲型肝炎自发病之日起不少于30d,水痘则要求全部结痂,如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隐性感
- 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是()下列属于特异性被动免疫的是()恙虫病皮疹()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潜伏期、前驱期、显症期
- 传染病早期病原学诊断时主要检测血中()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病原携带者称为()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不包括()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包括()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的传染病是()在传染病流行期,呕吐7~
- 不属于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主要存在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局部抗体是()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我国流行最广、易变成慢性腹泻的菌株()男性,30岁。发热3天,并头痛、腰痛。今日尿少,
- 因发热、头痛3天,有时呈双吸气或抽泣样,频繁抽搐,脑膜刺激征阳性,中性粒细胞0.8,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临床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乙型脑炎极期的严重症状,重点处理好高热(B)、抽搐(A
- 34岁,林业工人,于1月21日就诊。体查:T38℃,眼结膜充血,腋下有少许点状出血,异型淋巴细胞0.12。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在传染过程中,隐性感染增加时,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
- 16岁,学生,神志不清1天。体查:T40.5℃,BP49/37mmHg,右侧腹股沟可扪及数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质中、有压痛,右侧臀部可见5cm×6cm大小肿块,局部有红、肿、热、压痛,N0.92,初步考虑为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白细胞总数显著
- 某年1月,通常分为()最常发生脱水的传染病是()男性,拟诊为副霍乱。随给予右旋糖酐500ml及等渗氯化钠液2000ml,葡萄糖液3000ml快速静脉滴注,端坐,两肺底有湿啰音()隔离患者
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补种菌苗
使用特
- 女,发热一周,伴头痛、呕吐、出汗。体查:T38.5℃,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压力250mmH2O,多核0.75,氯化物99mmol/L,也可是外界多种因素组成
手、玩具既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