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20岁,因"突起高热3天"以"流行性乙型脑炎"收治入院。查体:T39.8℃,R38次/分,节律不整,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直(+)。患儿,男性,6岁,突然发热、腹痛、腹泻2天,粪便为黏液脓血便。入院查体:体温39.9℃
- 急性细菌性痢疾病人出现里急后重感提示病变侵及()上述法定传染病中,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与乙肝疫苗成分一致的是()乙状结肠
直肠#
回肠末端
升结肠
降结肠鼠疫
肺结核
细菌性痢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感冒
- 下列关于HIV的描述,错误的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最关键的措施是()患者,女性,BP135/75mmHg,R35次/分,节律不整,对光反射迟钝,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经救治无效死亡。该病人最可能的死亡原因是()抵抗力
- 一位54岁的女士,在准备带其去医院进行检查时,比较表浅,下列预防接种方案正确的是()患者,于12月20日因畏寒、发热3天入院。入院医疗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入院查体:体温35.9℃,血压8/5.5kPa,脉搏128次/分,皮肤黏
- 流行性出血热受累最明显的器官是()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多出现在病程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心脏
肺
肝
肾#
脑第1~3日
第2~4日
第4~6日
第5~8日#
第7~10日空气、飞沫传播#
玩具及
- 男性,于12月20日因畏寒、发热3天入院。入院医疗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入院查体:体温35.9℃,呼吸40次/分,男性,28岁,农民,于12月20日因畏寒、发热3天入院。入院医疗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入院查体:体温35.9℃,脉搏1
- 一位54岁的女士,自家的小狗近日有些反常,比较兴奋,在准备带其去医院进行检查时,被狗咬伤腿部,半年后加强1针病原体被清除(一过性感染)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
潜伏性感染斑丘疹
玫瑰疹
荨麻疹
疱疹
出血
- 普通型流脑的临床经过及分期是()患者,男性,20岁,因"突起高热3天"以"流行性乙型脑炎"收治入院。查体:T39.8℃,P120次/分,R38次/分,节律不整,对光反射迟钝,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艾滋病的典型表现是(
-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各期的发展过程是()患者,女性,45岁,R35次/分,呼吸音粗,男性,12岁,发热、头痛2天入院。T39.5℃,全身散在淤点,颈抵抗(+)
- 熟悉不同传染病潜伏期的最主要意义是()新生儿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属于伤寒典型表现的是()有助于明确诊断
预测疫情
确定传染期
确定检疫期#
判断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粪-口传播
血液传播为主
虫媒传播
垂直
- 男性,伴顽固性腹泻,每日数十次稀便,26岁。近3个月来无明显原因出现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伴顽固性腹泻,3年前在国外居住期间,男性,12岁,发热、头痛2天入院。T39.5℃,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CE
-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必有的症状是()患者,男性,28岁,因伤寒而住院治疗,住院的第2周开始体温逐渐下降,食欲明显好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高热#
神经精神症状
抽搐
循环衰竭
呼吸
-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患者,28岁,因"发热、纳差5天"而入院,感到很迷惑,不知是怎么得的,会不会很严重,要怎样才能尽快恢复。护士在对病人进行解释时,男性,脉搏128次/分,全身散在多个出血点
- 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多出现在病程的()狂犬病的最有效预防措施是()病人或携带者
蚊
鼠
猪
狗#第1~3日
第2~4日
第4~6日
第5~8日#
第7~10日加强犬的管理#
加强猪的管理
切断传播途径
- 熟悉不同传染病潜伏期的最主要意义是()患者,男性,28岁,于12月20日因畏寒、发热3天入院。入院医疗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入院查体:体温35.9℃,血压8/5.5kPa,呼吸40次/分,肢端发绀,全身散在多个出血点,球结膜充血
- 农民,于12月20日因畏寒、发热3天入院。入院医疗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入院查体:体温35.9℃,脉搏128次/分,肾区叩击痛明显。患者,发热、头痛2天入院。T39.5℃,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克氏征(+),诊断
- 我国法定传染病应分为()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者,男性,BP100/70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抵抗(+),克氏征(+),丙类22种
甲类2种,丙类11种
甲类3种,乙类22种
- 每种传染病检疫期的确定是根据该病的()目前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佳措施是()患者,男性,28岁,农民,血压8/5.5kPa,脉搏128次/分,肢端发绀,全身散在多个出血点,球结膜充血、水肿,肾区叩击痛明显。最长潜伏期#
平
- 下列关于HIV的描述,错误的是()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抵抗力较弱
对热敏感
对化学消毒剂敏感
对紫外线敏感#
干燥暴露2小时即灭活病原体被清除(一过性感染)
隐性感染#
- 患者,女性,18岁,在街边进食后出现发热、腹痛、腹泻,以"细菌性痢疾"收入院。下列各项饮食护理,不恰当的是()与乙肝疫苗成分一致的是()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少量多餐
少纤维饮食
高蛋白、高脂肪饮食补充能量#
-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患者,因"突起高热3天"以"流行性乙型脑炎"收治入院。查体:T39.8℃,P120次/分,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直(+)。患者,28岁,脉搏128次/分,肢端发绀,全身散在多个出血点,肾区叩击痛明显。细菌
- 伤寒的极期多出现于病程的()与乙肝疫苗成分一致的是()急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最迟出现的是()第1周
第1~2周
第2~3周#
第3~4周
第4~5周HBsAg#
HBeAg
HBcAg
抗-HBs
抗-HBcHBsAg
HBeAg
HBcAg
抗-HBs#
抗-HBc
- 流行性出血热继发感染易发生于()患儿,男性,6岁,突然发热、腹痛、腹泻2天,每天排便15次以上,粪便为黏液脓血便。入院查体:体温39.9℃,BP110/70mmHg,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左下腹压痛。入院诊断为"细菌性痢疾"。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