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初始阻力的大小取决于(),并受管路损失和操作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型矿井的生产能力有()()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指一只手扶在顶板下面,另一只手用镐或铁棍敲击顶板,如果手指感到轻微震动,则表明
- 正常回采期间要求初撑力抽测率在()%以上。某年4月27日夜班,井下巷道掘进施工单位在放当班第二次炮的时候,作业人员认为更深夜静、不会有人进入工作面,其余人员去推矿车。孙、张二人连好炮线没有进行站岗警戒就准备
- 煤层越坚硬,变形和破坏的程度越低,则支承压力的集中程度()。越高#
是不定的
不变
越低
- 根据松动圈理论确定锚杆长度,当松动圈在0.4~0.7m时,一般可选用()m的锚杆。380/220V的照明网络熔断器或开关应安装在()。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为工伤。岩层发生断
- 支柱注液口方向要朝向()侧,以保证回柱安全。重大危险源评价以()作为评价对象。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研究分析回采工作面底板破坏规
- 装面、收作期间支柱测定率达()%。()一般在煤田普查时就已探明,它可作为井田边界线,是矿井开拓系统布置的重要依据。70
80
90
100#大型褶曲#
小型褶曲
一般褶曲
中型褶曲
- 初次放顶期间合理确定采高,煤层厚度在()m,采高原则上跟顶跟底回采。关于铁路线路故障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在有沼气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中,应采用()的装药方式。1.0~1.5
1.2~2.5#
1.5~2.5
1.0~2.0独
- ()一般在煤田普查时就已探明,它可作为井田边界线,是矿井开拓系统布置的重要依据。装药前应对炮孔、硐室()进行测量验收,作好记录并保存。大型褶曲#
小型褶曲
一般褶曲
中型褶曲逐个#
随机抽取50%
随机抽取10个
- 大冒顶有以下易发地点不包括()。滚筒的直径主要决定于所采煤层的()和采煤机的形式。地质构造带附近
顶板淋水附近
顶板支护不好地点
个别单体卸载点#走向
厚度#
硬度
长度
- 顶板岩石越坚硬,顶板压力分布就越均匀,支承压力的分布范围()。我国大型矿井的生产能力有()无法确定
越大#
越小
不受影响120万t/a#
100万t/a
240万t/a#
300万t/a#
90万t/a
- 紧贴煤层之上,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较薄岩层是()。溜井积水时,采取不当的措施是()。我国大型矿井的生产能力有()煤顶
伪顶#
基本顶
直接顶暂停溜井放矿
适当向溜井卸入少量矿粉#
妥善处理积水后,恢复放
- 下列哪种气体的存在可使煤尘的爆炸下限降低()。2003年9月8日10时30分,造成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9月8日10时30分,于是准备给皮带打蜡,王某穿高跟鞋,长发外露,准备作业时身体失去平衡,这时皮带将王某的头发卷
- 下列关于煤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钻机移动时,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其中属于较大事故的是()。回柱放顶其分段拉茬间距不得少于()m。锚杆型号正确的是(
- ZTZ30000/23/45型代表意义为()液压支架。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非煤矿山企业要设立专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其中地下矿山专职安全
- ()是现场矿压监测研究工作的准侧。与采场台阶工作平盘宽度有关的要素为()。爆破警戒存在缺欠的规定为()。放炮警戒时,一般要求通向放炮点的所有巷道都必须设置警戒,可以及时掌握监测过程中的矿压显现和岩层运动
- 两巷及超前管理段通风断面不得小于()m2。4.5
4
3.5#
3
- 顶梁铰接完整,铰接率大于90%,连续不铰接不得超过()棚。劳动场所飞扬的石棉尘主要对人体的()器官有危害。大冒顶有以下易发地点不包括()。单体液压支柱大修周期,外注式为()年。五
三
二#
四手部
胃部
肺部#地
- 回柱拉茬距离:倾角小于()°的工作面,不得小于30m。爆堆边缘到准轨铁路中心线的距离不能小于()m。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18
20
15
25#2.0
1.5#
2.5安全生产奖励制度
安全生
- 从保持巷道围岩稳定性考虑,不同的巷道断面形状的优劣顺序为()。应力降低区位于工作面前后方支承压力区之间,()正处于该范围内。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通常说的“三大规程”指()。梯形→半园拱形→马蹄形→园形#
半园拱形→
- 初次放顶期间合理确定采高,采高原则上()回采。厚煤层分层开采的采煤方法有()尾矿库排水构筑物()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时封堵,并确保施工质量。劳动者可以在()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 大倾角工作面用好“三板一绳”即()、护身板、闸煤板、防倒绳。下列选项是在矿山压力作用下所引起的现象有()。断层按落差可分为()。根据开采技术的特点,将煤层厚度分为以下几类,即()。挡矸板
脚踏板
挡煤板#
防
- 不得小于()m。回柱拉茬距离:倾角小于()°的工作面,必须断开电气控制回路和掘进机上的隔离开关#
掘进机遇有超过设计截割硬度的岩石时,必须提前3min发出警报,只有铲板前方和截割臂附近无人时,方可开动掘进机#
在掘
- 电气设备绝缘是指()。ZTZ30000/23/45型代表意义为()液压支架。相间绝缘
对地绝缘
对地及相间绝缘#
对设备外壳绝缘端头#
掩护
支护
支撑
- 采煤工作面加强支护的巷道长度不得小于()m。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对保护企业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负()。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前和下一年()前向安
- 悬臂支架支护按照顶梁与支柱的相对位置关系,悬臂伸向工作面的称()。对于露天矿山,地下水的影响是()。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为()。在我国,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
- 回柱时每茬必须备用不少于()块水平销。关于起爆器材加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尾矿库上游式筑坝法,放矿支管长短要确保避免矿浆直接冲击子坝坝址,又避免放矿后,矿浆回流冲击子坝内坡坡面,后者主要是因为放矿支管
- 液压支架的()与支架的()的比值称为支架的支护强度。牙轮钻稳机时,千斤顶至阶段边缘线的最小距离应()断裂构造对露天矿山的影响是()。根据松动圈理论确定锚杆长度,当松动圈在0.4~0.7m时,一般可选用()m的锚
- 煤巷掘进遇岩时,必须实行(),矸石不得流入运煤系统。初次放顶期间合理确定采高,煤层厚度在()m,采高原则上跟顶跟底回采。采空区的顶板处理方法,主要根据()等因素选择。符合放顶煤开采的煤层地质条件有()。分掘
- 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型号是“NDZ”,其中D代表()。根据《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矿山企业必须依据()安全生产费用。依据《消防法》的规定,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
- 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转载点要安装(),并能覆盖整个落煤范围。煤层越松软,变形和破坏的程度越高,则支承压力的分布范围()。自动喷雾#
洒水管
过载保护
自动洒水无法确定
不受影响
越小
越大#
- 掘进工作面防尘洒水系统应齐全,岩巷应安设()道喷雾。汽车运行时,不影响速度的参数有()。岩石的特征阻抗与炸药的特征阻抗相比,越(),爆破小狗越好。回柱拉茬距离:坚硬顶板工作面,拉茬距不得小于()m。岩石按其
- 回采结束后()个月内封闭,并挂牌留名。盲炮应()。铁路运输,二个挖掘机在同一水平作业,间距不应小于()列车列车长度。采空区的顶板处理方法,主要根据()等因素选择。1
2
1.5#
0.5下一班处理
当班处理#
隔一班处
- 底板岩石具有遇水膨胀特性(如黏土页岩),当巷道积水,也会由于岩石膨胀而产生()。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转载点要安装(),并能覆盖整个落煤范围。滚筒的直径主要决定于所采煤层的()和采煤机的形式。底压#
帮压
- 某道岔可表示为DX615—4—12,其中15代表()。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对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应每()年进行一次,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原理分为()阶段。道岔轨型#
道岔的
- 采区专用回风巷使用要求正确的是()。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综采工作面
- 推车前要发出信号,同向推车时两车相距不得小于()m。采区中部车场按甩入地点不同分()下列不属于安全协议主要内容的是()。电气设备绝缘是指()。SGB-620/40型刮板输送机的电动机功率为()KW。在平面交岔点轨道
- 属于由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是()。岩石的坚固性系数介于0.3~20之间,共分为()级。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含有()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露天爆破在爆破危险区内有两个以上单位
- 降低岩石裂隙水压,可使边坡稳定程度()。边坡破坏主要形式之一()。掘进工作面防尘洒水系统应齐全,岩巷应安设()道喷雾。综采工作面推移运输机应滞后煤机()米。技术管理规定中对设计规定的煤柱的要求是()。导
- 分别是2个值班长、副井10m南回风巷掘进6人、井下瓦检员1人、主井底挂钩工1人、主井15m水平一石门5人,其他人在甩车场入口及斜井停车位置等下一趟人车。10人进入自制人车后,在距10m变坡点约20m处碰撞了一下巷道右帮,另
- 对非高陡边帮应至少每()检查一次。某矿电铲班长陈某某早晨6时许,从41m水平行人梯上到53m水平时,被从53m站开向41m站空列车撞飞,当场死亡。(人行梯上、下端与铁路限界间无防护设施)。根据上述事实,按《金属非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