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至少配备()公告牌,置于()。()标记的容器用于接收除塑料和食品废弃物以外的其它垃圾。对按规定不需要配备《垃圾记录簿》的内河船舶,有关垃圾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于()中,以备海事管理机构
- 船公司应为()、()和()配备专(兼)职环保监督员,负责船上()的管理工作,禁止船员和旅客向江中抛弃垃圾。客船(含旅游船);客货船;渡船;环境卫生
- 油水分离器出水取样结束后,应详细填写(),并在船方的()做好记载,注明取样时间、取样人,加盖监测站取样化验专用章,以避免()。()标记的容器用于接收除塑料和食品废弃物以外的其它垃圾。按有关规定,()应当持有
- 在取样前应对()进行检查,特别是(),详细查验船舶(),将船舶名称、船舶种类、功率、总吨、有无油水分离器及其型号、能否正常运转等情况记入取样记录。船舶主柴油机总功率等于或大于22KW(30马力)但小于220KW的内
- 应用()的墨水进行填写油类记录,并在完成最后一项记录后在保存()年。污油水(污油)舱与用于装载饮用水或锅炉水的清水舱之间应设有()。从事船舶污染物接收、船舶清舱作业活动的单位,必须()。擦不掉;3水密舱
- 如果在油类记录填写时出现错误,应用()将其划去,并使原来的字迹依然(),错误的填写应予以(),并在其下方进行改正。一条直线;清晰可辨;签字
- 有关油类和油性混合物的排放,由于()而造成的油类外溢、货油装卸、航行中货物记录的内部传输、货油船的压载和()等记录均要求记入油类记录簿。船体损坏或裂缝;清洗
- 船舶油类记录簿已灭失、遗失、污损不能再使用而申请核发油类记录簿的,申请人应(),说明原因,经()予以补发。内河船舶污油水(污油)舱均应装设()。提交书面报告;审核后空气管#
测量管#
液位计
油分浓度报警
- 400总吨及其以上的非油驳,其辅助功率在400千瓦及其以上的,应配备()。总长12米或以上,但不满400总吨的船舶应配备()张以上的硬塑质垃圾公告牌,置于餐厅及人员进出频繁的船舶出入口。船上油污应急计划副本1
2#
3
- 油类记录簿的核发由()机构负责(国际航行船舶由长江海事局负责)。对按规定不需要配备《垃圾记录簿》的内河船舶,有关垃圾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于()中,以备海事管理机构检查。船籍港海事管理《航行日志》#
《轮机
- 污油舱(柜)的设计和布置应便于()。按有关规定,()应当持有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的《船上油污应急计划》。清洗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轮#
400总吨及以上的非油轮#
150总吨及以上油驳的拖驳船队#
400总吨及以上的非油驳
- 污油水(污油)舱均应装设(),污油水(污油)舱均应装设()。空气管和测量管;空气管和液位计
- 污油水(污油)管不应通过清水舱。如果不可避免,应设有(),且在清水舱内不应有()。在对油水分离器监督执法监测中,若油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为保证水样能准确反映船舶污染情况,应分阶段取平行双样(同一船舶的两
- 油水分离设备的处理水排出口应位于()以上。若排出口位于()以下,应设置()或可闭式防浪阀。处理水排出口应尽可能远离()。()标记的容器用于接收除塑料和食品废弃物以外的其它垃圾。需记入《油类记录簿》的作
- 油水分离设备和污油舱(柜)均应设有吸入管路,吸入管路应尽可能短,且不应()。兼作他用
- 装有油水分离设备的船舶,应当有该设备()。总长12米或以上,但不满400总吨的船舶应配备()张以上的硬塑质垃圾公告牌,置于餐厅及人员进出频繁的船舶出入口。对于持有《国际防止油污证书》的船舶,在进行《油类记录簿
- 总吨在()及以上的船舶应装有排出物的含油量超过()时能发出报警并自动停止含油物排放的装置。10000;15毫克/升
- 若港口设有污油水接收设备,根据设备的接收能力并经验船部门同意,到港船舶可设置污油水舱(柜),免装()。油水分离设备
- 围油栏按浮沉特性一般分为()。()标记的容器用于接收食品废弃物(包括被这种废弃物污染过的物品)。从事船舶污染物接收、船舶清舱作业活动的单位,必须()。按有关规定,()应当持有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的《船上油
- 船舶主柴油机总功率等于或大于()但小于()的船舶,应至少装设一套额定处理量为0.1米3至0.25米3的小船油水分离设备。总长12米或以上,但不满400总吨的船舶应配备()张以上的硬塑质垃圾公告牌,置于餐厅及人员进出频
- 围油栏按材料一般分为()。在对油水分离器监督执法监测中,若油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为保证水样能准确反映船舶污染情况,应分阶段取平行双样(同一船舶的两个水样),每个样品不少于()ml。金属围油栏
化纤围油栏
PV
- 按有关规定,()须备有海事管理机构签发的《船舶垃圾记录簿》。()标记的容器用于接收食品废弃物(包括被这种废弃物污染过的物品)。某船为500总吨,在长江干线上进行()作业时,需按要求布设围油栏。400总吨及以上
- 按有关规定,()应备有《油类记录簿》第一部分(机器处所油类作业)。需记入《油类记录簿》的作业有()。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轮#
200总吨及以上的油轮#
300总吨及以上的非油轮
400总吨及以上的非油轮#有关油类和油性
- 对于持有《国际防止油污证书》的船舶,在进行《油类记录簿》记载时应同时使用()文字。在对油水分离器监督执法监测中,若油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为保证水样能准确反映船舶污染情况,应分阶段取平行双样(同一船舶的两
- 在内河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一律不得向水体排放()物质。废油#
残油#
含油污水
船舶垃圾#
- 船舶产生的()物质,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后可以向内河水体排放。在对油水分离器监督执法监测中,若油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为保证水样能准确反映船舶污染情况,应分阶段取平行双样(同一船舶的两个水样),每个样品不少于
- 某船为500总吨,在长江干线上进行()作业时,需按要求布设围油栏。船舶主柴油机总功率等于或大于22KW(30马力)但小于220KW的内河船舶,应至少装设一套额定处理量不小于()m3的油水分离器。散装持久性油类的装卸#
散
- 按有关规定,()应当持有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的《船上油污应急计划》。船舶主柴油机总功率等于或大于22KW(30马力)但小于220KW的内河船舶,应至少装设一套额定处理量不小于()m3的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设备应在船
- 内河船舶污油水(污油)舱均应装设()。经核定可载运15人及以上的船舶除需在两舷梯入口处设置金属质公告标牌外,还需在()等处设置公告标牌。空气管#
测量管#
液位计
油分浓度报警餐厅#
驾驶室
船员生活处所
有旅客
- 以下内河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中,正确的有()。()标记的容器用于接收食品废弃物(包括被这种废弃物污染过的物品)。需记入《油类记录簿》的作业有()。在内河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一律不得向水体排放()物
- 油水分离器设备应在船舶长期处于()角度时,仍能正常工作。()标记的容器用于接收食品废弃物(包括被这种废弃物污染过的物品)。以下内河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中,正确的有()。船舶产生的()物质,符合有关规定
- 经核定可载运15人及以上的船舶除需在两舷梯入口处设置金属质公告标牌外,还需在()等处设置公告标牌。按有关规定,()应备有《油类记录簿》第一部分(机器处所油类作业)。餐厅#
驾驶室
船员生活处所
有旅客活动的甲
- 按有关规定,()应配备专(兼)职环保监督管理员,负责船上环境卫生的管理,禁止船员和乘客向江中抛弃垃圾。危险品船
客船(含旅游船)#
客货船#
渡船#
- 按有关规定,()均须备有海事管理机构批准的《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在内河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一律不得向水体排放()物质。400总吨及以上且单次航程超过2公里的船舶#
400总吨及以上且航行时间超过15分钟的船舶#
- 需记入《油类记录簿》的作业有()。有关油类和油性混合物的排放#
由于船体损坏或裂缝而造成的油类外溢#
货油装卸#
航行中货油的内部传输#
- 对按规定不需要配备《垃圾记录簿》的内河船舶,有关垃圾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于()中,以备海事管理机构检查。经核定可载运15人及以上的船舶除需在两舷梯入口处设置金属质公告标牌外,还需在()等处设置公告标牌。按
- 污染物接收作业完毕后,污染物接收处理证明应由()出具。港口作业单位
海事管理机构#
污染物接收作业单位
- 从事船舶污染物接收、船舶清舱作业活动的单位,必须()。()标记的容器用于接收塑料和混有塑料制品的垃圾。以下内河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中,正确的有()。报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
具备相应的接收处理能力#
配备足
- 在长江水系干线超过()总吨的船舶,在进行散装持久性油类的装卸作业时,需布设围油栏。总长12米或以上,但不满400总吨的船舶应配备()张以上的硬塑质垃圾公告牌,置于餐厅及人员进出频繁的船舶出入口。油水分离器设备
- ()标记的容器用于接收除塑料和食品废弃物以外的其它垃圾。对于持有《国际防止油污证书》的船舶,在进行《油类记录簿》记载时应同时使用()文字。红色
绿色
蓝色#船上工作文字
船旗国官方文字#
英文或法文#
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