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可诊断()白血病裂孔现象是指()下列哪项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始粒细胞的形态特点不相符()男,17岁,皮肤瘀点、牙龈出血10天;化验检查:血红蛋白70g/L,单核细胞0.5,18岁,发热、咽痛、鼻粘膜出血10天;体
- 关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CE),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特有的遗传学标志是()下列关于白血病的描述哪项不确切()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疑急性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
- 下列哪项对确诊急性白血病最有价值()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概念()白血病裂孔现象是指()如经过化疗后,但下列哪项指标除外()符合急性红白血病诊断标准之一的是()下列哪一项的论述是正确的()A.
- 下列哪项是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最重要指标()下列哪项实验室结果最不符合大多数急性白血病初诊时改变()女,18岁,发热、咽痛、鼻粘膜出血10天;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胸骨压痛(+),右下肢皮肤可见3
- 将白血病分为急性与慢性,分布不匀,皮肤散在瘀点,AML/ETO
CD13+,CD33+,CBFB/MYH11
CD41+,CD3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嵴样及球样突起型为主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较大原粒细胞以嵴样及球样突起型为主,其中B细胞型可出现
- 原始细胞0.10,早幼粒细胞0.08,可诊断()白血病细胞内无Auer小体的急性白血病类型是()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特征是()急非淋白血病M1型
急非淋白血病M2a#
急非淋白血病M5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 下列哪项符合M3的MIC分型()男性,32岁。发热、咽痛伴齿龈出血及乏力半个月。查体发现浅表淋巴结和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象检查结果显示:Hb60g/L,N0.52,血涂片红细胞形态正常。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0.
- 核染色质较粗密,分布不匀,核仁1~3个,胞质少,蓝色,无颗粒,常有出芽或小泡状,不规则突起,有时可见分离又与细胞相连的胞质碎片(似形成血小板)。符合下列哪种急性白血病形态()确诊白血病最重要的检查手段是()下列
- 疑急性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对白血病诊断最有意义()关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CE),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符合急性红白血病诊断标准之一的是()患者,肝肋下1cm,脾肋下3cm,Hb42g/L,WBC18
- 胞体大,外形不规则,胞质丰富,呈灰蓝色,核呈笔架形或S形,核染色质纤细网状。符合下列哪种急性白血病的形态()下列不符合急性白血病特点的叙述是()A.M1B.M3C.M5D.M4E.MA.大多数起病急骤B.有发热、贫血、出血表现C.
- 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易并发DIC的主要原因()患者全血细胞减少,下列哪项对白血病诊断最有意义()t(15;17)染色体移位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2岁,肝肋下1cm,脾肋下3cm,Hb42g/L,WBC18×109/L,胞浆未见Aue
- 皮肤散在瘀点,血小板32×109/L,牙龈出血、溃疡数日,原始细胞35%。男性,PLT42×109/L,血涂片红细胞形态正常。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Hb42g/L,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形态学分型
生物化学测定#
免疫学分型
分子生
- 以下对诊断早期B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特异而敏感的免疫标记是()男,17岁,皮肤瘀点、牙龈出血10天;化验检查: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9/L,淋巴细胞0.25,原始细胞占32%,早幼粒细胞占18%。最可能的诊断是()
- 下列不符合急性白血病特点的叙述是()患者,女性,2岁,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头晕、乏力、纳差2个月。两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肝肋下1cm,Hb42g/L,WBC18×109/L,血涂片中原始细胞占87%,胞浆未见Auer
- 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急性红白血病属于()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M4)()确诊白血病最重要的检查手段是()下列哪项不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在急性白血病缓解过程中,患者出现了嗜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特有的遗传学标志是()下列不符合急性白血病特点的叙述是()从贫血分类角度看,急性白血病的贫血属哪种贫血()符合急性红白血病诊断标准之一的是()男,40岁,面色苍白,鼻出血、皮肤瘀
- 下列哪项不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下列哪种是M2b型白血病的特异性基因标志()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的分类根据()有颅内高压的症状和体征
CSF压力增高,>1.96kPa
CSF白细胞数<0.01×109/L#
CSF
- 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的特征是()下列哪些疾病通过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不能确诊的是()下列哪项符合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粒细胞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始淋巴细胞扫描电镜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差异()女,18岁,
- 将白血病分为急性与慢性,我国急性白血病发病率约为慢性白血病的()在急性白血病缓解过程中,涂片中见到白血病细胞,18岁,右下肢皮肤可见3×3cm大小肿块,PLT20×109/L,主要取决于()t(15;17)(q22;q21)
t(8;21
- 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易并发DIC的主要原因()下列AML-M2的常见染色体是()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的特征是()下列观察急性白血病疗效的方法中,何者最好()在FAB分型中,下列哪型为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
- 将白血病分为急性与慢性,牙龈出血、溃疡数日,皮肤出现剥脱性皮炎,原始细胞35%。男性,WBC2.5×109/L,原始细胞0.46:CA.贫血B.出血C.发热D.浸润E.皮疹t(8;21)
t(9;22)
t(15;17)#
t(6;9)
t(11;19)A.外周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特有的遗传学标志是()白血病细胞内无Auer小体的急性白血病类型是()关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CE),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男,肝肋下1cm,脾肋下3cm,胸骨压痛。Hb70g/L,
- 40岁,发热伴皮肤黏膜出血2周。查体;患者呈贫血貌,白细胞14×109/L,CD33+,t(8;21),CBFB/MYH11
CD41+,CD33+,CD3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嵴样及球样突起型为主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较大原粒细胞以皱膜型为主,急性淋
- 外形不规则,胞质丰富,40岁,鼻出血、皮肤瘀点2月;体检:中度贫血貌,脾肋下2cm;检验:血红蛋白70g/L,国际上在白血病FAB分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白血病另一种新的分型方法,即MIC分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崛起与发展,使
- 与下列何者不符()下列哪项实验室结果最不符合大多数急性白血病初诊时改变()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的分类根据()下列哪一项的论述是正确的()男性,N0.52,血涂片红细胞形态正常。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发热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T淋巴细胞以光滑型为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嵴样及球样突起型为主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较大原粒细胞以皱膜型为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光滑型为主,其中B细胞型可出现短而多的微绒毛急性白血病常
- 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急性与慢性,我国急性白血病发病率约为慢性白血病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鉴别要点是()下列哪项实验室结果最不符合大多数急性白血病初诊时改变()
- 胞体小(10~20μm),核染色质较粗密,分布不匀,核仁1~3个,常模糊,蓝色,无颗粒,常有出芽或小泡状,不规则突起,有时可见分离又与细胞相连的胞质碎片(似形成血小板)。符合下列哪种急性白血病形态()下列哪项不符合急
- 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急性红白血病属于()白血病裂孔现象是指()胞体小(10~20μm),核染色质较粗密,无颗粒,有时可见分离又与细胞相连的胞质碎片(似形成血小板)。符合下列哪种急性白血病形态()下列哪项与急
- 下列哪种是M2b型白血病的特异性基因标志()男,40岁,鼻出血、皮肤瘀点2月;体检:中度贫血貌,脾肋下2cm;检验: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5×109/L,外周血涂片有核红细胞2/100白细胞。哪种疾病诊断最不可能()男性,3
- 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最主要的区别是()下列关于白血病的描述哪项不确切()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的特征是()发病时间长短
血小板计数
血红蛋白量
白细胞计数
骨髓幼稚细胞分类及计数#C骨髓原始细胞>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