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CH50法测定总补体活性的报告方式是()

    CH50法测定总补体活性的报告方式是()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包括()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以下与补体结合试验无关的是()不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Ig是()IgA、IgD和IgE不能与C1q结合的
  • 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具有趋化因子活性的片段是()

    产生具有趋化因子活性的片段是()激活补体系统必须有()溶血反应主要是用来检测()下列关于补体活化的经典激活途径的描述,错误的是()如何确保利用前带原理定量检测补体单个成分的检测质量()由病原微生物等胞
  • 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包括()

    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包括()大多数补体为()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的参与()特异性抗体和补体 特异性抗原和补体 红细胞和溶血素# 加热灭活的病人血清 特异性抗原和抗体M蛋白 α-球蛋白 β-球蛋白#
  • 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识别的亚单位是()

    补体识别的亚单位是()下列哪一项不是测定单个补体成分含量的方法()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是指()由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成分提供接触表面从而启动补体的激活途径是()以下哪一项是C5b的生物学作用()关于补体
  • 梅毒确诊试验为()

    梅毒确诊试验为()补体结合试验结果阴性时出现()补体结合试验的叙述,形成复合物激活补体,出现溶血#WHO推荐:用VDRL、RPR法进行梅毒螺旋体检查的过筛试验,出现阳性者用FTA-ABS、MHATP、ELISA、免疫印迹试验等做确
  • 补体结合试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形成复合物激活补体,出现溶血#特异性抗体和补体 特异性抗原和补体 红细胞和溶血素# 加热灭活的病人血清 特异性抗原和抗体U/ml# 补体血清用量(ml) 补体血清稀释度 OD值 g/dl100%溶血 50%溶血# 40%溶血 20%溶
  • C1多聚体复合物形成时,必须有下述哪种无机离子参与()

    C1多聚体复合物形成时,必须有下述哪种无机离子参与()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具有趋化因子活性的片段是()补体活性片段中过敏毒素作用最强的是()如何确保利用前带原理定量检测补体单个成分的检测质量()由急性炎症
  • 下列补体组分中参与吞噬调理作用的是()

    下列补体组分中参与吞噬调理作用的是()下列补体成分中参与吞噬调理作用的是()CHso试验中,一个CH50U是指()补体大多数为()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病人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以下哪一项不属于MHCⅢ类分子()C1q C1 C
  • 补体成分灭活的标准温度和时间是()

    补体成分灭活的标准温度和时间是()参与溶菌作用的补体成分有()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激活的始动分子是()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目前开展的补体相关试验不包括()以下补体为γ球蛋
  • 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关于补体的叙述,且多属于β球蛋白,补体的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影响,如加热、机械振荡、酸碱、乙醇等均可使其失活;补体系统的各组分在体液中通常以非活性状态、类似酶原的形式存在,才表现出生物活性。考点:补
  • 补体结合试验结果阴性时出现()

    补体结合试验结果阴性时出现()组成人类补体系统的球蛋白组数为()关于补体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血凝 血凝抑制 溶血# 不溶血 沉淀9组# 11组 12组 13组 15组补体大多为糖蛋白,属于β球蛋白 正常血清中补体各组
  • MBL激活途径发生在()

    MBL激活途径发生在()补体活化替代途径开始于()检测总补体活性,而不是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考点:补体系统的活化补体活化替代途径又称旁路途径,它与经典途径的不同之处主要是越过C1、C4和C2,可见轻微溶血和接近完
92条 1 2 3 下一页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