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在组织实施销毁作业前,公安机关核实确认实施销毁的安全条件包括()下列行为属于非法运输危险物质(烟花爆竹)有()。A、确认销毁方式#
B、确认销毁场地#
C、确定专业处置单位#
D、警戒是否到位A、无《烟花爆竹道路
- 不适用于水溶解法销毁的爆炸物品是()关于安全评估报告的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黑火药
B、硝酸铵类混合炸药
C、含铝、镁组分的硝酸盐类烟火剂#
D、不含铝、镁组分的硝酸盐类烟火剂A、针对A级爆破工程和环
- 不适和采用用燃烧法销毁的爆炸物品是()。二级营业性爆破作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应不少于()人需要销毁的军用爆炸物品包括()等。运输危险品的汽车司机应有()以上安全驾驶经历。A、各种发射药、火药、延期药、烟
- 爆炸法销毁堆放的爆炸物品时,不同爆炸物品的摆放位置不同,一般原则是()。公安机关在受理爆破作业合同备案时,要对重点信息进行核实,核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为了提高铵油炸药的爆轰感度,可加入()A、体积大的在
- 导爆索、射孔弹、矿山排漏弹、起爆弹等采用小坑内爆炸销毁的数量限制在()公斤以下,其中导爆索不超过()米。民用爆炸物品的封闭式管理制度是指从()等方面对民用爆炸物品进行严格控制限制,同时实施不间断看守,形
- 与爆炸法比较,燃烧法的优点是(),且相对安全。黑火药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场地要求低#
B、安全距离小#
C、操作相对简单#
D、投入较小#A、氯酸钾
B、硝酸钾#
C、硫磺#
D、木炭#
- 导爆索和导爆管可在架子上燃烧,导爆索数量不超过()米;在对民用爆炸物品单位治安检查前的信息收集,应包括()A、100
B、200
C、500#
D、1000A、从业人员的违反犯罪情况
B、被检查单位以往的隐患整改、违法处置记录
- 爆炸法销毁雷管、导爆索、射孔弹、矿山排漏弹、起爆弹、军用炸弹等均宜在()销毁,军用弹药、导爆索等宜()销毁。A、地面
B、坑内#
C、一起
D、单独#
- 燃烧法销场地的施工时,应在()设置半埋入式掩体,开防爆观察孔,用于观察销毁状况。1爆破作业人员违反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实施爆破作业,情节严重的,由签发机关()《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A、销毁点上风向50米外
B、
- 爆炸销毁场地应无妨碍安全作业活动的问题,易于采取防护措施,易于检查发现雷管等细小的未销毁爆炸物品,销毁爆炸点及其周边()米内无易抛掷飞散硬物体、易燃物品、杂草和易燃林木。法律法规中属于()的条款为安全评
- 爆炸法销毁堆放爆炸物品时,宜集中成集团状,长度不超过宽度和高度的()倍,每堆数量符合限量要求。A、10
B、5
C、4#
D、2
- 燃烧法销毁的主要缺点是()。下列哪种形式不是起爆导爆管的方法()炸药爆炸反应属()。A、需近距离点燃风险
B、燃烧转爆炸风险#
C、成本太高
D、环境污染#明火#
雷管
起爆枪
击发火帽化学反应#
物理反应
核反应
- 爆破器材爆炸销毁的场地要求和安全距离要求按照相关规程和规范执行。其中,礼花弹、高空礼花弹的爆炸销毁安全距离不少于()米。具有()情形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检查人员在被允许进入
- 燃烧法销毁爆炸物品时,在下风向应当增大安全警戒距离,特别是与人员集聚地和树林、草坪、易燃易爆场所、重要防火部位,保证安全警戒距离不小于()米。在潮湿含水的炮孔,宜采用具有防水性能的()A、50
B、100
C、200#
- 燃烧法销毁时,摆放需销毁的爆炸物品,应当区分火药、经过钝化的起爆药和烟花爆竹火药及其污染物、导爆索和导爆管、烟花爆竹等4类待销毁的爆炸物品,()。燃烧法销毁的主要缺点是()。A、分散、薄层或少量摊放#
B、用
- 爆炸销毁起爆体应放置在待销毁的爆炸物品的()。与爆炸法比较,燃烧法的优点是(),且相对安全。与销毁单位签订委托销毁合同时,有关条款可参照爆破作业项目合同设置,要明确销毁物品、销毁目标、销毁场地、销毁方式,
- 燃烧法销毁警戒距离可以比爆炸法小,但要考虑燃烧转爆炸的风险。一般不小于()米。完成警戒并确认警戒区内安全后,方可进行后续销毁作业。A、50
B、100
C、150
D、200#
- 爆炸法销毁时,采用起爆方式的基本要求是()。A、起爆体用猛度和爆速较高的炸药制作#
B、起爆体炸药量足以引爆需销毁的爆炸物品#
C、销毁较厚金属壳体的爆炸物品,宜将起爆体制成聚能穴,加强穿透引爆能力#
D、采用导
- 销毁爆炸物品起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需销毁爆炸物数量、种类、销毁场地和器材保障等条件来确定。一般采用()A、导火索起爆
B、电力起爆#
C、导爆管起爆#
D、一次销毁量较大时,可采用延时起爆#
- 爆炸法销毁通常限制炸药销毁数量单响()公斤以下。A、100
B、50
C、40
D、20#
- 爆炸法销毁雷管采取小坑内爆炸销毁时数量限制在()枚以下,生产、经营、使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单位,发现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丢失的,单位应当立即向当地()报告。危险品仓库内应设有灵敏的()。A、5000
B
- 爆炸法销毁过程主要安全风险主要是爆破产生的()。可采用爆炸法销毁的爆炸物品,通常包括()大型焰火燃放场地应满足相应等级要求且(),其他有关要求见《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A、空气冲击波#
B、爆炸破片和飞散
- 可采用爆炸法销毁的爆炸物品,主办单位对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的安全负责,具体承担以下工作事项()。A、各种火工品,如雷管等#
B、各种炸药#
C、各种炸弹,如炮弹、地雷、手榴弹等#
D、礼花弹#3
4
5
6#应#
宜
不宜
可A、只
- 爆炸法销毁的优点是()。便捷检查方法中的“四算”,针对流向登记制度执行情况,包括核算登记台帐中的出入存算术关系是否准确,以及()燃烧法销毁的主要缺点是()。烟火药中常用的可燃剂有()。依照法律规定,公安机关
- 爆炸法销毁的缺点是()。不适用于水溶解法销毁的爆炸物品是()A、对销毁场地要求高#
B、安全警戒范围大#
C、起爆操作很危险
D、人员、经费、管理等投入较高#A、黑火药
B、硝酸铵类混合炸药
C、含铝、镁组分的硝酸
- 在现场监管中的核实许可信息,包括通过对()的核实,及时发现未经许可从事民用爆炸物品活动的违法、犯罪线索和非法爆炸物品线索,发现许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爆炸法销毁过程主要安全风险主要是爆破产生的()。导爆索
- 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工业炸药及制品、工业导爆索、黑火药地面储存库与雷管库之间最小允许距离不小于()米。具有()情形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10
12#
15
20A、非法制造炸药6公斤的#
- 公安机关组织监督销毁时,应当(),并对运输、销毁现场组织必要的公共安全警戒。A、审查确认销毁设计和组织实施方案#
B、根据必要要求进行安全评估或论证#
C、核实现场施工和销毁作业单位、作业人员#
D、监督爆炸物品
- 爆炸物品的销毁方法可以分为()A、爆炸法#
B、燃烧法#
C、水溶解法#
D、化学分解法#
- 爆炸物品销毁的主要安全风险和事故原因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炸药、发射药、黑火药()克以上或者烟火药3000克以上、雷管()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米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
- 爆炸物品销毁具有更高的公共安全风险是因为()实施民用爆炸物品治安管理的行政许可,要达到下列目的()。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烟花爆竹产品,涉嫌()情形之一的,应予以生产、
- 个人燃放类组合烟花最大单个允许药量为()。被降低资质等级的大型焰火燃放作业单位,()内不得申请晋升资质等级。安全员的岗位职责包括()。A、1000g
B、1200g#
C、1500g
D、2000g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
- 爆炸法销毁的优点是()。安全距离是从燃放点边缘到()等之间的最短水平距离。A、实施过程简捷,销毁能力强#
B、处理彻底#
C、可以远距离操作#
D、作业过程比较安全#A、点火控制区
B、观众区#
C、建筑物#
D、重要场
- 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的安全评价包括()。爆炸法销毁堆放的爆炸物品时,不同爆炸物品的摆放位置不同,一般原则是()。A、安全预评价#
B、安全施工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现状评价#A、体积大的在上,小的或零散的
- 销毁爆炸物品的一般步骤()燃烧法销毁爆炸物品时,在下风向应当增大安全警戒距离,特别是与人员集聚地和树林、草坪、易燃易爆场所、重要防火部位,保证安全警戒距离不小于()米。违反运输许可事项是指违反了《烟花爆
- 需要销毁的军用爆炸物品包括()等。爆破作业项目备案时应当提交《爆破作业项目备案表》,并随附项目所在地公安机关批准确认的()。爆炸物品销毁的主要安全风险和事故原因为()。在搬运、装卸、摆放需销毁的爆炸物
- 应当销毁的爆炸物品包括()。民用爆炸物品从业单位的那些情况可以从视频监控记录中检查确认。()A、确定不再使用的民用爆炸物品#
B、不得使用的爆炸物品#
C、收缴、上交的爆炸物品#
D、因战争遗留在民间未引爆的军
- 不得使用的爆炸物品应当销毁,包括()。危险物质(烟花爆竹)丢失不报,是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违反国家关于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在发现丢失()后,没有及时向当地安监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的行为。A、淘汰报废、变
- 民警进入爆炸物品储存库房前,应当()。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0条的规定,邮寄、携带爆炸性危险物质,以排除有害物质和静电
B、确认鞋底无钉,未穿着化纤等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和帽子,未携带手机等禁止携带物品#
C、查
- 便捷检查方法中的“四算”,针对流向登记制度执行情况,包括核算登记台帐中的出入存算术关系是否准确,以及()爆炸法销毁雷管采取小坑内爆炸销毁时数量限制在()枚以下,运输爆破器材经过人烟稠密的城镇时必须事先通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