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涉密会议、活动应当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涉密会议、活动各方的保密管理职责。()《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丢失秘密文件资料或泄露党和国家秘密,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在公开的科学技术展览
- 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载体外出,机密、秘密级()内查无下落的,应当按泄密事件处理。销毁秘密文件、资料要履行()手续。处理秘密级、机密级信息的系统,系统安全保密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审查系统日志并作审查记录,并配备必
- 各机关单位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对泄露国家秘密尚不够刑事处罚,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给予行政处分:();以谋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的;泄露
- 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传输国家秘密信息,必须使用经中央密码领导小组批准使用的加密系统。()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密规定,携带秘密文件回家,途中文件不慎被盗不能追回。此人的行为属于()新闻出版的保密工作,要坚
- 涉密网络可以处理内部信息,内部网络不能处理涉密信息。()对外经济合作中所提供资料的保密工作,由()具体负责。复制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应当由()批准,并且()保密期限。确保“涉密信息不上互联网,上互联网
- 一贯忠于职守、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其所在机关、单位、上级机关或者当地政府应当依照规定予以奖励。()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情节特别轻微的,可以酌情()行政处分。公务员法规定,不包括()。涉密计算机中的硬盘需要
- 内部网络与互联网可以物理隔离,也可以逻辑隔离;涉密网络与互联网必须物理隔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丢失秘密文件资料或泄露党和国家秘密,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各机关单位加强对计算机信息
- 政务内网是涉密网络,不能将党政机关的内部网络接入政务内网,但是经过审批可以接入政务外网。()机关、单位公开发布信息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军事秘
- 宣传报道和新闻出版的保密审查由宣传部负责,按照《新闻出版保密规定》执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或者指定人员,管理本机关和本单位保守国家秘密的日常工作。在对外经济合
- 移动存储载体不得在涉密网络与非涉密网(包括内部网络、互联网等)之间交叉使用,双向下载、拷贝信心。()对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事项,根据情况变化,可以及时解密的是()。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集成资质
- 移动存储载体在接入本单位涉密网络或者内部网络之前,都应当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军事秘密,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下有期徒刑。保存
- 采购进口的办公设备未经严格技术检查、检测,不得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使用,但碎纸机和复印机可以例外。()为确保涉密信息安全保密,应当严格禁止从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直接向涉密计算机拷贝信息。如果确因工作需
- 严禁同一台计算机既与互联网相连接,又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绝密级文件、资料在哪种情况下可以携带()。保管秘密载体的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秘密载体()。《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必须“保守
- 严格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但是经过审批可以接入内部计算机网络。()销毁涉密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介质,在履行审批和备案手续后,可到保密部门指定的()进行销毁。根据《印刷、复印等行业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暂行管理
- 将手机关机后就不会再发生泄密问题了。()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规定。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选用的硬件设备,应尽量选用国产机型,必须使用国外产品时,
- 照样可以通过放大通信线路中的“串音”和采取语音频谱筛选的办法达到窃听某特定对象通话内容的目的。()公开出版发行的报刊、书籍、影视作品,不得涉及()。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选用的硬件设备,应尽量选用国产机型,必
- 目前,使用从国外进口的手机不安全,有可能被设置后门;使用国产手机比较安全,一般不会设置后门。()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有争议的,在未确定前,应按()进行管理。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单位的()负责本
- 涉密存储载体上的秘密信息,即便覆盖多次,也可以通过“超导量子干涉器件”将其还原出最早存储在上面的涉密信息。()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国家工作人员在外地执行公务中发生泄密事件的,应当及时向当
- 现代万能开锁器能够开启所有传统结构的弹子门锁,因此弹子锁的防盗门基本不防盗。()汇编涉密文件资料,其密级()进行标识。计算机网络的防病毒措施应当包括()等。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
- 淘汰下来的涉密计算机进行格式化处理后,才能够出售或者支援外单位使用。()绝密级国家秘密,()才能接触。()是指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下列行为: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
- 只有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会感染病毒或者受到黑客攻击,手机是不会感染病毒和受到黑客攻击的。()举办各种公开性展览,在展出前应当由()对展品和说明进行保密审核。正确#
错误A、文化部门
B、保密部门
C、主管部门#
- 不能够使用存储载体在涉密网络与互联网等各种非涉密网络之间交叉使用,双向下载或拷贝信息。()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的保密工作部门,在上级保密工作部门的指导下,依照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管理()的保密工作。对于国
- 被安装了后门的手机进行窃照并向外发送信息,必须由手机的持有人在现场操作。()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由确定密级的()标明密级。召开涉及国家秘密内容的会议时,主办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下面
- “一次涉密,终身涉密”在各类存储载体中并不具有普遍性。()凡泄露国家秘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有关机关、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并根据被泄露事项和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予()。《刑法》规定,情节严重的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是一种
- 遥控别人的手机将其变成窃听器,使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依法追究()。紧急情况下向相关单位传递涉密资料时,可通过()方式进行。针对手机的
- 更换了手机通讯卡,并不影响对该手机持有者所在位置的准确判定。()各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依照保密范围的规定及时确定密级,最迟不得超过()《国家秘密载体复制许可证》由()统一印制。使用涉密
- 必须将涉密存储载体上所有涉密信息全部删除后,48岁。反复上腹部不适10年余,与进食及季节无明显关系,查体:消瘦,结膜苍白,上腹压痛。胃镜检查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平坦,黏膜下血管透见,黏液湖缩小。黏膜活检
- 只要在核心涉密场所安装并打开了手机屏蔽设备,就可以将手机带入该涉密场所了。()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原则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应实行()制。密级鉴定工作,是指()。正确#
错误A、领导负责进行管
- 销毁涉密存储载体应当先清除载体中的信息,制订保密技术装备体制标准,在展出前应当由()对展品和说明进行保密审核。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需要变更时,自()起施行。登记涉密计算机硬盘序列号和做出密级标识的目的是(
- 严禁将涉密存储载体接入互联网等公共网络或者在具有无线联网功能的计算机上使用。()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或者无期徒刑。处理()信息的计
- 用手机发送的短信息即便将其删除了,也无法使这些短信息在其相应的服务器中彻底消除。()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进入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或网络中存储、处理、传递涉及()的信息,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信息保密管理实
- 使用无线通信工具不安全,会泄密;使用有线通信工具比较安全,一般不会泄密。()()以下单位不得汇编国家秘密文件、资料。正确#
错误A、县级#
B、市级
C、厅级
- 涉密计算机使用过程中,下列行为存在泄密隐患的是()。制订保密技术发展规划、计划、政策、措施,制订保密技术装备体制标准,并督促有关部门配备达标。这是()的职责。各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依照保
- 涉密存储载体不能够在非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上使用,而非涉密存储载体却可以在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上有限制地使用。()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经过()后方可投入使用。存储过国家秘密信息计算机媒体不能()密级使用。发
- 涉密计算机中的硬盘需要销毁的,应将硬盘进行专业的销密处理,确保信息无法还原。下列处理措施中仍存在泄密隐患的是()。《保密法》立法的依据是()涉密机关、单位收到秘密载体后,由()根据秘密载体的密级和制发机
- 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上将所需数据复制到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下列方式符合保密要求的是()。处理()信息的计算机,要采用低泄射的信息设备,上互联网信息不涉密”,必须对审查上网信息采取()等科学的管理办法。
- 涉密计算机口令字的设置要根据计算机所处理的涉密信息的密级决定,其中处理机密级信息的计算机所设置的口令应符合的条件为()。A、长度不得少于10个字符#
B、长度不得少于8个字符
C、应采用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组合
-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不得在国际联网的信息系统中()。某文件标明“绝密★”,表示密级为绝密,保密期限为()。处理绝密级信息的涉密计算机系统当身份鉴别尝试次数连续达到()次后,系统应自动通知安全保密管理人员,并锁
- 根据《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制作秘密载体应()。《刑法》规定,情节严重的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是一种()行为。实行对外科技交流保密提醒制度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当()对执行情况至少进行一次
- 安全保密产品应具有()认证许可的产品才可应用于涉密系统或重要的信息系统中。制订保密技术发展规划、计划、政策、措施,制订保密技术装备体制标准,并督促有关部门配备达标。这是()的职责。根据《关于国家秘密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