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光缆穿放在钢管、塑料管内时,各类管材的内径不宜小于光缆外径的()倍.根据《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用户主干电缆设计,应对用户发展需要的数量、地点和时间进行分析,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铺设塑料管时的
- 交接区的划分,应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主和所收容的用户数,按()的原则,结合城市规划的居住小区、街坊划分,也可结合原有交接区或配线区、配线电缆的分布和路由走向,根据用户的发展划分、合理分割或合并。交接区划定后,以
- 直埋光缆线路工程中,大地电阻率为()时可不设防雷线。ρ10<100Ω.m
ρ10<200Ω.m
ρ10<500Ω.m#
ρ10>500Ω.m
- 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以()、安全及可靠为第一原则。人孔一般设在管道的中心线上。人孔间的距离应按地形、地物、按设计确定,一般不超过()m塑料管道埋深不满足规定时,应采用()等方式保护。稳固100
120#
150
180钢
- 架空光缆线路杆路的杆间距离,应根据业务需要、地形情况、线路负荷、气象条件以及发展改建要求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电缆线路网设计应考虑线路网的整体性,具有一定的通融性,投资节省,逐步实现用户线路网的()塑料
- ODF机架结构形式可分为()、半分闭式与敞开式。根据《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交接设备的安装方式应根据线路状况和环境条件而定。具备()条件时可设架空式交接箱。塑料管道与地下排水管平行净距为()m?光缆
- 吊线接续的两端可选用钢绞线卡子、夹板或(),两端用同一种方法。塑料管道穿越铁路或主要公路时,塑料管道应采用()或采用定向钻孔地下敷管,并应同时保证其他地下管线的安全。塑料管道穿越允许开挖路面的般公路时,塑
- 一般地锚出土长度为300mm,三条双下地锚出土长度为()。沿靠现有(或规划)公路等交通线敷设,并顺路取直;也可考虑在高等级公路中间隔离带、边沟或路肩上建设。与公路等的隔距不宜超过()m。塑料管道埋深,应根据工
- 9米电杆普通土埋深深度为()m.塑料管道与电力电缆(35kV以下)交越净距为()m?7米水泥电杆在硬土的埋深不小于()。光缆的环境性能应包括()。1.6A、1m
B、0.5m#
C、0.55m
D、0.6m1.3米
1.2米#
1.1米
1.0米高温
- 管道段长应按人孔位置而定。在直线路由上,水泥管道的段长最大不得超过150m;塑料管道段长最大不得超过200m;高等级公路上的通信管道,段长最大不得超过()。在轻负荷区杆距为()吊线采用7/2.2规格钢绞线。250m130米
- 在坡度大于()坡长大于30米的地段应采用堵塞或水泥包封保护。根据《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不宜在()地点敷设水底电缆;塑料管道与煤气、输油管道等交越时,应采用()。塑料管道埋深,应根据工程要求及铺设地
- 架空光缆杆间距离在轻负荷区超过60m,中负荷区超过55m,重负荷区超过50m时,应采用()的建筑方式。用户电缆线路传输设计应满足本地电话传输线路网的()。塑料管道与燃气管(压力300kPa~800kPa)交越净距为()m?塑
- 子管在人(手)孔内伸出长度宜在()mm。依据《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工程设计必须保证通信网整体通信质量,()。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塑料管道与煤气、输油管道等交越时,应
- 纤芯、尾纤无论处于何处弯曲时,其曲率半径应不小于()米。塑料管道与排水沟平行净距为()米?长途光缆塑料管道人(手)孔的设置,应根据铺设地段的环境条件和发展规划等因素确定,并符合以下要求:()埋设后的单盘
- ()是施工图设计获取原始数据最基础的工作。根据《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电缆不宜递减过频,对于下列情况不宜递减()。施工图测量 扩建困难的地区#
管道管孔紧张的地段#
发达地区
对于有发展可能,要求线路设
- 郊区光缆专用塑料管道、配线管道引上或支线可设置()。当穿越()米的田坎应做堵塞。手孔0.4-0.6
0.6-0.8#
0.8-1.0
1.0-1.2
-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地段,人(手)孔建筑应做好()。铺设塑料管时的最小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塑料管外径的()倍。人(手)孔建筑可采用砖砌、混凝土或复合材料,埋式型人(手)孔盖距地面应不小于()。杆距超过()米属
- 通信用塑料管的材料主要有两种,()和高密度聚氯乙烯。光缆吊线应每隔()左右加装绝缘子进行电气断开。水泥电杆的内移值为()。聚氯乙烯2公里
1.5公里
1公里#
0.5公里50~100mm
100~150mm#
150~200mm
200~250mm
- 引入光缆进机架时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直径的()倍。预应力水泥杆一般杆高为()。156m
7m#
8m#
9m#
- 进入人孔处的管道基础顶部距人孔基础顶部不应小于(),管道顶部距人孔上覆底部不应小于0.30m。塑料管道与排水沟交越净距为()米?0.40mA、1m
B、0.75m
C、0.5m#
D、0.65m
- 通信管道与铁道及有轨电车交越时角度不宜小于()。角深为()米时角杆拉线应选择比吊线大一级的程式。60°5m
10m
15m#
20m#
- 进局管道管孔大于48孔时可做()。根据《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架空电缆线路的拉线,应按下列规定选用:()按规范,局内光缆预留应为()。通道线路偏转角小于30°时,拉线与电缆吊线的规格相同。#
线路偏转角大
- 通信管道与电力管线(35kv以下)平行时净距是()米。塑料管道与地下高压石油、天然气管交越净距为()m?塑料管道穿越铁路或主要公路时,塑料管道应采用()或采用定向钻孔地下敷管,并应同时保证其他地下管线的安全
- 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通过时净距不宜小于()米。工程设计必须保证通信网整体通信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设计中应当进行多(),降低工程造价。沿靠现有(或规划)公路等交通线敷设,并顺路取直;也可考虑在
- 架空光缆线路与铁路平行时最小垂直净距是()米。根据《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采用墙壁敷设方式时,其路由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人(手)孔建筑可采用砖砌、混凝土或复合材料,埋式型人(手)孔盖距地面应不
- 普通标石应埋设在光缆的()方。光缆线路穿越公路时,采用钢管保护时,应伸出路基两侧排出沟外().中继段单个熔接点双向平均测试衰耗值在()的不得超过千分之五。正上2米
1.5米
1米#
0.5米0.06-0.15dB
0.08-0.15dB#
- 雷害严重地段,光缆可采用()或无金属构件的结构形式。中继段单个熔接点双向平均测试衰耗值在()的不得超过千分之五。非金属加强芯0.06-0.15dB
0.08-0.15dB#
0.06-0.2dB
0.08-0.2dB
- 光缆线路与强电线路交越时,宜垂直通过;在困难情况下,其交越角度应不小于()度。塑料管道与燃气管(压力小于300kPa)平行净距为()m?塑料管道与地下给水管(管径300mm--500mm)交越净距为()m?塑料管道与地下给
- 强电线路正常运行状态时,光缆金属构件上的感应纵向电动势应不大于()。塑料管道与燃气管(压力小于300kPa)平行净距为()m?墙壁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距屋沿应≥400mm。60VA、0.5m
B、0.8m
C、1.0m#
D、1.5m≥250
- 光缆接头盒在人(手)内,宜安装在()水位以上的位置。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中()及建筑安装方式,应根据工程所经地区的通信业务发展规划,并结合敷设地区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塑料管道与地下给水管(管径300
- 光缆接头损耗采用OTDR仪测量时,应以该接头的()的平均值为准。根据《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用户主干电缆设计,应对用户发展需要的数量、地点和时间进行分析,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如配线方式、路由、对数、芯线递
- 光缆每隔()杆上作一处伸缩预留。塑料管道埋深,应根据工程要求及铺设地段的土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符合长途塑料管道埋深要求的规定,穿越铁路(距路基面)的最上层管面至路面埋深应()米1-3≥0.6
≥0.8
≥1.0#
≥1.2
- 光缆到现场后必须进行()。塑料管道与地下给水管(500mm以上)交越净距为()m?塑料管道与市外大树平行净距为()m?塑料管道埋深,应根据工程要求及铺设地段的土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符合长途塑料管道埋深要求的规定
- 吊线一般应每隔()利用电杆避雷线或拉线接地。根据《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电缆线路网设计应考虑线路网的整体性,具有一定的通融性,安全灵活,投资节省,适应用户的发展和变动,并注意环境美化,逐步实现用户线路
- 引上杆采用钢管保护,高度大于()。塑料管道与地下热力管交越净距为()m?标准杆距为()±5米,无特殊理由不得超过此标准杆距。2500mmA、0.1m
B、0.15m
C、0.2m
D、0.25m#A、30
B、40
C、50#
D、60
- 杆路同一侧架设两层吊线时,两吊线间距为()。塑料管道与地下给水管(500mm以上)平行净距为()m?长途光缆塑料管道人(手)孔的设置,应根据铺设地段的环境条件和发展规划等因素确定,并符合以下要求:()塑料管道
- 直埋光缆防雷线连续布放长度应不小于().水泥电杆的内移值为()。吊线在电杆上的坡度变更为杆距的()时,应加装仰角或俯角辅助装置。2km50~100mm
100~150mm#
150~200mm
200~250mm10%
25%#
30%#
35%#
- 光缆敷设安装过程中最小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塑料管道与排水沟交越净距为()米?光缆在承受“长期允许拉伸力”的情况下,光缆延伸率应不大于()。20倍A、1m
B、0.75m
C、0.5m#
D、0.65m0.10%
0.15%#
0.20
- G.655光纤典型的色散范围为()PS/nm.km。1.3~6
- OTDR的中文名称为()。塑料管道与电力电缆(35kV以下)交越净距为()m?铺设塑料管时的最小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塑料管外径的()倍。墙壁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距屋沿应≥400mm。光时域反射仪A、1m
B、0.5m#
C、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