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光缆穿越国道,吊线净高为()米.杆距超过()米属飞线,需加辅助吊线,电杆为加强电杆。A、4
B、5
C、7#
D、8A、100
B、110
C、120#
D、130
- 中轻负荷区标准杆距为()米。按规范,局内光缆预留应为()。墙壁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距屋沿应≥400mm。A、50#
B、60
C、70
D、805-10米
10-20米#
20-25米
25-30米≥250mm#
≥300mm
≥350mm
≥400mm
- 当穿越()米的田坎应做堵塞。道沟开挖(含路面开挖)按测量划线开挖,管道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mm。管道沟开挖应顺直,沟底平整,沟坎、转弯应平缓过渡塑料管道与地下给水管(500mm以上)平行净距为()m?应埋设直
- ()米以上的杆距为长杆档,应做相应的保护。依据《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在城镇及路权资源受限的地区,应考虑面()塑料管道与市外大树平行净距为()m?塑料管道埋深,应根据工程要求及铺设地段的土质和环境条
- 标准杆距为()±5米,无特殊理由不得超过此标准杆距。工程设计必须保证通信网整体通信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设计中应当进行多(),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塑料管道与地下给水管(管径300mm--5
- 对新架空杆路上架设光缆吊线时,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为()厘米。根据《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交接区容量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要求()根据《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交接箱的容量应结合中、远期进入交接箱的电
- 光缆三线保护,两边应各留长()cm。根据《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交接设备的安装方式应根据线路状况和环境条件而定。具备()条件时可设架空式交接箱。拉线距人行道()米内,须装警示装置。角深为()米时角杆
- 硅芯塑料管充气0.1兆帕,并在24小时内气压允许下降不大于()兆帕。根据《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对原有线路设备的利用应符合下列原则()按规范,局内光缆预留应为()。0.01兆帕#
0.02兆帕
0.03兆帕
0.04兆帕管
- 杆距超过()米属飞线,需加辅助吊线,电杆为加强电杆。光缆线路穿越公路时,采用钢管保护时,应伸出路基两侧排出沟外().光缆的配盘步骤正确的有().A、100
B、110
C、120#
D、1302米
1.5米
1米#
0.5米A、光缆配盘应
- 子管在人(手)孔内应伸出的适宜长度,可为().工程设计必须保证通信网整体通信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设计中应当进行多(),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塑料管布放后应使用()尽快连接密封,对引
- 同沟敷设多根硅芯塑料管时,应每隔()米捆绑一次以增加硅芯塑料管的挺直性。塑料管道埋深,应根据工程要求及铺设地段的土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符合长途塑料管道埋深要求的规定,公路(距路面基底)的最上层管面至路面埋
- 8米杆普通土洞深为()m,水田、湿地为1.6m。塑料管道与其他通信电缆及市话管道边线交越净距为()m?A、1
B、1.5#
C、2
D、2.5A、0.1m
B、0.5m
C、0.25m#
D、0.65m表2.0.3长途塑料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间最小
- 杆洞深应符合各类土质的相应要求,其偏差应小于正负()cm。水泥管道弯管道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A、3
B、4
C、5#
D、630米
36米#
42米
48米
- 光缆在承受“长期允许拉伸力”的情况下,光缆延伸率应不大于()。交换局至用户之间的传输损耗应符合()子管在人(手)孔内应伸出的适宜长度,可为().0.10%
0.15%#
0.20%
0.25%交换端局至用户≤6.0dB
交换端局至用户≤7
- 避雷线应用()毫米钢线制成。塑料管道与燃气管(压力小于300kPa)交越净距为()m?人工开槽的石质沟和公(铁)路石质边沟的埋深可减为()米,并用水泥砂浆封沟。硬路肩可减为()米埋设后的单盘直埋光缆,其金属外
- 光缆防雷线应布放在光缆上方()处。光缆的标准盘长是()。管道光缆接头重叠长度一般不小于().角深为()米时角杆拉线应选择比吊线大一级的程式。20厘米
30厘米#
40厘米
50厘米5公里
4公里
3公里
2公里#6米
8米
1
- 管孔穿放子管时,数根子管的总等效外径宜不大于管孔内径的().塑料管道埋深,应根据工程要求及铺设地段的土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符合长途塑料管道埋深要求的规定,穿越铁路(距路基面)的最上层管面至路面埋深应()米光
- 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坡长大于()斜坡地段宜采用S形敷设。30°,20米
20°,30米#
60°,30米
45°,20米
- ()不允许出现眉弯现象。对新架空杆路上架设光缆吊线时,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为()厘米。直埋光缆
管道光缆
架空杆路#
硅芯塑料管道化光缆20厘米
30厘米
40厘米
50厘米#
- 光缆吊线应每隔()左右加装绝缘子进行电气断开。光缆防雷线应布放在光缆上方()处。墙壁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距屋沿应≥400mm。穿越水渠时,采取距水渠底()米深埋,水泥盖板保护,两侧石砌筑加固。2公里
1.5公里
- 直埋光缆一般高差在()及以上时应加护坎或护坡保护。在低于()时不宜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标准杆距为()±5米,无特殊理由不得超过此标准杆距。0.6米
0.8米#
1米
1.2米-10°
-30°
-50°
-70°#A、30
B、40
C、50#
D、6
- 双壁波纹塑料管单根长()米.人(手)孔建筑可采用砖砌、混凝土或复合材料,埋式型人(手)孔盖距地面应不小于()。塑料管道埋深,应根据工程要求及铺设地段的土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符合长途塑料管道埋深要求的规定,半
- 在电杆合力侧的角杆上的吊线,当角深()米时,需做吊线辅助装置塑料管道与地下给水管(管径300mm及以下)交越净距为()m?直埋光缆线路工程中,大地电阻率为()时可不设防雷线。吊线在电杆上的坡度变更为杆距的()
- 余纤在光纤盘片内的曲率半径应()。铺设塑料管时的最小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塑料管外径的()倍。≥10mm
≥20mm
≥30mm#
≥40mm8
10
15#
20铺设塑料管时的最小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塑料管外径的15倍。
- 接头盒内盘留光纤长度应()。人(手)孔建筑可采用砖砌、混凝土或复合材料,埋式型人(手)孔盖距地面应不小于()。3×0.8m
3×0.6m
2×0.6m
2×0.8m#0.6m#
0.5m
0.4m
1m
- 光缆线路穿越公路时,采用钢管保护时,应伸出路基两侧排出沟外().按规范,局内光缆预留应为()。光缆在局站终端形式有().2米
1.5米
1米#
0.5米5-10米
10-20米#
20-25米
25-30米A、ODF架#
B、光纤终端盒#
C、光交
D
- 中继段单个熔接点双向平均测试衰耗值在()的不得超过千分之五。道沟开挖(含路面开挖)按测量划线开挖,管道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mm。管道沟开挖应顺直,沟底平整,沟坎、转弯应平缓过渡在电杆合力侧的角杆上的吊线,
- 按规范,局内光缆预留应为()。塑料管道与燃气管(压力300kPa~800kPa)交越净距为()m?塑料管道埋深,应根据工程要求及铺设地段的土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符合长途塑料管道埋深要求的规定,公路(距路面基底)的最上层
- 水泥电杆的内移值为()。接头盒内盘留光纤长度应()。余纤在光纤盘片内的曲率半径应()。光缆布放过程中及安装后,其所受()等不得超过单盘光缆主要技术性能中的相关指标。光缆线路防强电的措施有()。50~100mm
- 吊挂式架空光缆接头安装,应在间隔水泥电杆()处作固定处理。塑料管道与地下高压石油、天然气管平行净距为()m?对新架空杆路上架设光缆吊线时,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为()厘米。光缆穿越国道,吊线净高为()米.光缆
- 在低于()时不宜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塑料管道与地下热力管平行净距为()m?埋设后的单盘直埋光缆,其金属外护套对地绝缘电阻维护指标应不低于()。管孔穿放子管时,数根子管的总等效外径宜不大于管孔内径的().接
- 管道光缆接头重叠长度一般不小于().塑料管道埋深,应根据工程要求及铺设地段的土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符合长途塑料管道埋深要求的规定,普通土、硬土的最上层管面至路面埋深应()米塑料管道与其他地下通信光电缆同沟
- 墙壁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距屋沿应≥400mm。塑料管道与市外大树平行净距为()m?≥250mm#
≥300mm
≥350mm
≥400mmA、1m#
B、1.5m
C、0.5m
D、0.8m
- 水泥管道弯管道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沿靠现有(或规划)公路等交通线敷设,并顺路取直;也可考虑在高等级公路中间隔离带、边沟或路肩上建设。与公路等的隔距不宜超过()m。30米
36米#
42米
48米A、100m
B、150m
- 终端杆、引入杆及接近局站的()根电杆必须装置自接入地的避雷线。墙壁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距屋沿应≥400mm。五≥250mm#
≥300mm
≥350mm
≥400mm
- C4网光缆线路:基本杆高为()米,平原地带及城域部分基本电杆高度为8米。7
- G.652和G.655光纤在1550nm波长窗口的衰耗分别是()。《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简称本规范)适用于本地的中继和接入线路的新建工程设计,对于()及其它通信线路工程,也可参照执行。四方拉的顺线拉采用7/2.6
- 为统一规格,减少材料的种类,浙江移动的拉线扎把一律采用().塑料管道与地下高压石油、天然气管交越净距为()m?吊挂式架空光缆接头安装,应在间隔水泥电杆()处作固定处理。直埋光缆标石一般分为()。另缠法A、0.
- 管道光缆每个人(手)孔中弯曲的预留长度为()m.塑料管道与燃气管(压力小于300kPa)平行净距为()m?角深为()米时角杆拉线应选择比吊线大一级的程式。0.5-1A、0.5m
B、0.8m
C、1.0m#
D、1.5m5m
10m
15m#
20m#表
- 埋设后的单盘直埋光缆,其金属外护套对地绝缘电阻维护指标应不低于()。塑料管道与电力电缆(35kV以上)平行净距为()m?直埋光缆一般高差在()及以上时应加护坎或护坡保护。水泥电杆的内移值为()。1MΩ
2MΩ#
200